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思政課教學模式創新實踐探索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新媒體的產生,構建了虛擬的第二生存空間,不僅突破了傳統的社會群集方式以及信息交流途徑,也使信息傳輸變得更加多樣化[1]。同時,伴隨著新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以微博、微信以及短視頻等為主導的新媒體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與工作的影響越來越大,與此同時也影響到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理念以及道德觀念的形成。因此,高職院校必須要正視新媒體帶來的挑戰,發揮新媒體教育平臺優勢,加強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效果。
一、新媒體時代高職思想政治課程特點
(一)思想政治課教學平臺范圍更廣在新媒體背景下,得益于互聯網的公開性與共享性,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資源的選擇性更多,教學平臺所覆蓋的范圍也更加廣泛。加強互聯網技術在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推動了傳統教學方式的變革與創新,不再局限于單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參與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積極性明顯得到提升[2]。在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巧妙地設置網絡教學課程,不僅能夠強化學生的學習質量,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同時也能夠突破傳統教學中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逐步提高高職院校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引入新媒體技術,教師也能夠掌握新媒體應用方面的知識與技能,熟練運用互聯網教學平臺,有助于強化教師的綜合實力。
(二)思想政治課教育內容多種多樣在以往的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教學內容不僅較為深刻與抽象,同時還非常煩瑣,給學生學習帶來了較大障礙,也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然而在新媒體背景下,這樣的現狀得到了改變,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優勢,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同時還可以實現生活中的典型事件與課本理論知識的相互結合,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知識的主觀能動性,增加學生對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和領悟[3]。此外,許多互聯網平臺上的信息都處于時刻更新的狀態,教師可以此為基礎將時事政治引入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通過對熱點事件的講解和討論,聯系思想政治教學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知識點。
二、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面臨的困境
(一)教學理念轉變不及時。新媒體的迅速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創新與改革帶來了良好的機遇,推動了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的進一步發展,為更好地改善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效果提供了有力幫助。然而,現階段許多思想政治教師的教學理念還停留在傳統教學思維中,在實際開展教學過程中不習慣、不情愿應用新媒體技術,尤其是一些從事多年教學工作的教師,對新媒體的應用有著較強的抵觸情緒。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造成實際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與新媒體融合不緊密,無法充分發揮出新媒體優勢,難以有效提升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效果。
(二)教師媒介素養與水平不高。在將新媒體應用到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時,擁有優秀的媒介素養與較高的水平顯得十分重要,是確保新媒體教學順利開展的重要基礎[4]。然而,許多思想政治教師的媒介素養不理想,一些從業時間較長的老教師不能夠很好地掌握電子信息設備的使用方法。此外,盡管青年思想政治教師對信息檢索比較熟悉,能夠從新媒體平臺上發現優質的教育資源,但是對電子信息設備的使用也不熟練,再加上教學經驗不足,也難以自主完成教學內容與資源的篩選[4]。
三、新媒體時代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模式創新實踐
(一)創新教學理念與思維。為了確保新媒體與傳統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建立緊密的聯系,促使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品質的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師應當創新教學理念與思維,跳出傳統教學思維的束縛。教師在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重視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要從以往的教學主導者轉變為引導者、輔助者[5]。并且,教師需要提高對新媒體的認知程度,熟練運用新媒體豐富當下的教學資源,并不斷優化和改進教學模式,從而確保思想政治課程創新改革工作能夠順利實施。此外,教師還需要認真全面地了解新媒體的特征,充分發揮出新媒體的優勢,并在基于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創新時,重點關注教學資源拓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強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信息交流等,促使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能夠取得良好的改革效果。
(二)創建線上教學平臺。將互聯網融入教育中,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有了更多的自主選擇權,思想政治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個變化,發揮互聯網教學優勢,構建一個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思想政治課程交流平臺,廣泛收集和整理互聯網中豐富的教育資源,結合現代化最新的教育思想與時事政治,不斷完善和補充思想政治互聯網教學平臺內容。隨著線上教學平臺的建設完成,給學生學習帶來了非常大的便利,學生可以在任意時間任意地點開展學習活動,利用好碎片化時間,學習更多的思想政治知識[6]。比如,教師可以在思想政治課程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方式,將課堂教學過程錄制成微課視頻,并將該視頻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上,學生可以在課后空閑時間學習視頻中的知識。不僅如此,也可以將這種教學方式拓展到課前復習、課后鞏固等環節,從而彌補了傳統教學中受限于時間與空間的問題。
(三)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思想政治課程教學內容必須隨著社會的改變而做出變化,然而由于思想政治課程教材更新速度較慢,無法確保課程教學內容的實效性。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要充分發揮新媒體平臺優勢,依托于新媒體,從中挖掘出多種多樣的教學內容,極大豐富和拓展思想政治課本知識,彌補傳統教材內容由于過時產生的不良問題[7]。例如,教師可以基于新媒體發掘出當下最新的時政新聞與熱點事件,將當下社會發展狀況與思想政治教學內容聯系起來。此外,教師也可以基于校園官方微信公眾號,將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與時政新聞等推送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接觸更多課本以外的知識,有效拓展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范圍,讓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領悟思想政治課程知識。此外,在基于新媒體開展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時,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深入剖析事件本質,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能夠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提高教師的媒介素養與應用水平。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課程教學環境發生了較大的改變,對教師的教學能力與技能水平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是思想政治課程教學開展的重要人物,他們的綜合素養直接關系到課堂教學與學生學習的效果,因此應當要重視提高教師的媒介素養與應用水平。一方面,高職院校要定期組織教師參與新媒體教學方面的主題培訓,增加教師對新媒體教學的認識,讓他們能夠正確理解新媒體教學特征及優勢。并且,在熟練掌握相關信息檢索知識以后,還能夠善于從新媒體平臺上挖掘有價值的信息,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改善思想政治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師在課后空閑時間也要主動學習新媒體教學方面的知識,并注重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新媒體技術,通過大量的實踐總結,不斷改進和完善自身的新媒體應用水平,逐步增加教師自身的媒介素養,從而更好地將新媒體技術與思想政治課程教學融合起來,充分發揮新媒體技術優勢,為逐步提高思想政治教學品質提供幫助。
四、結語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互聯網、新媒體與思想政治課程教育的聯系越來越緊密,也是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方式改革的重要轉變方向,思想政治教師需要充分認識新媒體時代的教學變化,在實際開展教學活動中加強新媒體的應用,逐步提高自身的媒體素養,保障思想政治課程教學改革的順利進行。同時,學校也要加強思想政治教師的培訓與學習,并給改革創新中表現優異的教師一定的獎勵,提高教師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決心。
作者:陳燕萍 單位:武漢鐵路橋梁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