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審美教育在漢語文學教學中的開展探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漢語言文學教學是我國高校教育教學課程體系的重要學科之一,是對高校學生進行素質教育和人文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既是新時期高校素質教育和學生全面教育的重要要求,也是漢語言文學學科本身屬性特點和學生審美情趣能力培養、文化素養提升的重要措施和方法。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傳承著我國優秀的文化,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是當前漢語言文學展業教學的研究熱點和重點。基于此,該文對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開展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和探究,以期為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工作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素質教育;文化傳承
漢語言文學教學是目前高校教育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學生人文素養進行教育和培養的重要學科。漢語言文學作為我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和文化內涵的精華,在新的發展時期,承擔著更加重要的教育教學任務。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既是新時期高校學科素質教育改革和創新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對學生的審美情趣、人文素養和精神文化素質進行培養的重要手段,面對著越來越復雜的經濟社會發展趨勢,通過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是新時期漢語言文學教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1審美教育相關內容簡述
1.1 審美教育的內涵
審美教育主要是指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升,而審美能力則是對審美感受能力、鑒賞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創造能力等相關能力的總稱。其中審美感受能力是開展其他能力的重要基礎,是整個審美過程的出發點,作為審美教育的最基本內容,審美感受能力主要是指對審美主體的感官美感獲得方式和方法進行培養的教育。鑒賞能力則是在感受基礎上產生的對“美”進行辨別、理解和評價的能力,辨別能力則是審美教育的重要和關鍵環節。想象能力是指通過對將外部感知的“美”與自身的知識、能力、經驗等要素結合起來產生的精神美感受。審美創造能力則是在以上能力的基礎上通過實踐創造和創新的“美”,審美創造能力是審美能力的最高層次,同時也是審美教育最終要達到的目的。
1.2 審美教育活動
從上述審美教育的內涵可以看出,審美教育活動主要是指審美能力的培養活動。而審美能力的培養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對學生的審美欲望、審美理想進行培養,審美欲望是刺激學生開展審美活動的重要推動力,而審美理想則是激發學生審美創造能力的主要動力,這兩者是審美教育活動的重要環節。其次,要對學生的審美心理進行培養,優秀的審美心理素質能夠指導學生對“美”進行科學的感性認知、理性認識,并且能夠在審美想象和審美情感教育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最后,審美教育作為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模式和內容,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化特點,要發揮學生在審美教育中的個體差異性,創造出新意美,在審美教育活動中對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優勢進行充分的發揮。
1.3 審美教育開展的重要意義
審美教育活動的重要意義和作用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審美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個體競爭力,審美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情感教育的一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開展審美教育就是對學生的情商進行培養的教育活動,而情商則是指導學生獲得更好發展的關鍵要素,通過審美教育能夠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進行充實和完善,在學生良好心態培養和個體綜合競爭力提升方面能夠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審美教育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塑造和健全人格,審美教育活動能夠對學生的心理功能產生積極影響,通過審美能力培養、道德意志力培養以及邏輯思維能力構建等活動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系統的審美心理結構,促使學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塑造。另外,審美教育還能夠幫助學生擺正心態,正確面對困境,現代社會的發展在學生群體中產生了較為嚴重的功利主義和投機主義,社會發展氛圍比較浮躁,在這種發展背環境背景下,審美教育能夠還原教育教學活動的本質,幫助學生更好地擺脫物質、功利的影響,有利于學生摒棄功利之心,更加純粹、自然地參與到教育教學活動和自我發展過程中,通過對真、善、美的鑒賞、想象和創造,實現理性思維的構建和倫理認知結構的完善,促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面對困境,坦然生活。最后,審美教育活動的開展還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培養自身的獨立人格,在高尚情操培養方面也能夠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
2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漢語言文學教學是我國語言歷史發展教育的一個重要學科,經過不斷的改革和完善,新時期漢語言文學在保留我國傳統文學特色的同時又加入了新時展的特征,漢語言文學教育的目的是豐富學生的文化精神,對學生的人格和品格進行塑造和培養,同時促使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教育。但是當前漢語言文學教學中仍然存在著一些需要優化和改進的問題。首先,在漢語言文學教學課程設置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開設的與漢語言文學有關的課程比較少,而且漢語言文學教學的方式和方法也相對比較落后,很多漢語言文學課程教學內容的挖掘停留在教材的表面,沒有對學生開展有效的審美教育,同時也無法有效地對學生的專業素質、人文素質進行科學的培養。其次,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理念比較落后,這主要體現在漢語言文學教學活動的考核評價模式方面,目前大部分高校在針對漢語言文學教學進行教學評價的時候,大都還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測評,這就直接導致了漢語言教學只關注理論教學、缺乏實踐教育,學生和教師只關注教學和學習結果、忽視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等問題的存在,整體的教育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另外,很多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認同感不強,沒有認識到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重要意義,這些情緒和認識缺陷都導致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學習的興趣不高,消極情緒比較嚴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了漢語言文學教學目的的實現。
3漢語言文學開展審美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
審美教育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開展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傳承我國傳統文化是漢語言文學教學的重要理念,通過漢語言文學教育完成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提升是漢語言教育要達到的最終目的。審美教育在漢語言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對學生的漢語言文學閱讀、寫作能力進行提升,而且還能夠對學生的人文素養進行培養,在學生高尚精神、高品質人格培養方面能夠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漢語言文學學科的特性為審美教育活動的開展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內容中蘊含著豐富的審美教育素材和內涵,這些大量的審美教育素材為審美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在漢語言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文學表達方式、文章結構等進行分析,然后讓學生根據自身的生活實踐經驗欣賞文章中的美,鑒賞文章中的美,然后引導學生充分地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創作出新的文章,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全過程的培養。在審美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審美教學內涵的內化活動,讓審美成為指導學生學習活動、思想活動和人際交往活動的重要理念基礎,通過審美教育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素質培養。
4漢語言文學教學開展審美教育的方式和方法
針對漢語言文學教學的特點以及審美教育的要求,在新的發展時期,為了提高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的效果和質量,對學生進行全面的培養,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開展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活動。
4.1 充分挖掘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素材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開展審美教育,最首要的就是要對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素材進行挖掘和分析,這既是開展審美教育的重要基礎和條件,也是審美教育能夠成功開展的重要前提。首先,漢語言文學學科本身就是一種“美”,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收納了大量的經典文化,蘊含著豐富的人文情感教育素材,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學科教育的本質、特點、內涵和目的等進行充分的認知,讓學生對漢語言文學教學有正確的認識。其次,在漢語言文學教學內容上來說,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全方位的賞析,分析、掌握作者在課文中所應用的創作藝術手法,拆分、認知文章的邏輯結構,了解、體會作者通過字詞、結構傳遞出來的思想和情感,這些都需要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通過了解、認知、思考、內化的過程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引領學生對文章的形式美、表現美、意境美和情感美進行體會和學習。另外,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要對文章中的藝術境界進行挖掘和分析,文學本身是一種很重要的藝術形式,漢語博大精深,字詞的運用、排列和組合以及詞句的邏輯結構排列都是作者思想、情感和意識的表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學會體會文章的魅力,感悟文學藝術的美感和內涵,進而對學生的審美感受、審美品味和審美意向進行培養。
4.2 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針對學生對漢語言文學學習認同度不高的問題,教師要在漢語言文學教學過程中采取措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通過興趣推動學生更好地參與到漢語言審美教育當中。新時期大學生的獨立性、自主性很強,并且視野相對比較開闊,新事物和新知識的接受能力也較強,對很多知識具有強烈的學習欲望,教師要緊緊把握當代大學生的群體特點,通過漢語文文學本身的魅力對學生的學習探究欲望進行刺激,引導學生對漢語言文學的“美”進行分析和探究。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就是要了解學生的興趣點和愛好點,這是審美教學活動開展的重要環節,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了解,才能夠在審美教育中采取針對性強的措施。例如有的學生偏愛漢語言的字詞結構,有的學生偏愛文章整體呈現的邏輯美感,有的學生則對作者的創作背景和要抒發的情感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師要對此進行掌握。其次,在興趣刺激方面,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也就是要將漢語文文學審美教育活動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系起來,通過聯系實際加深學生對文學作品的探究欲望,提高文學作品的感染力,進而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
4.3 創新和改革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的方式方法
創新和改革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的方式方法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首先,要對漢語言文學教學課程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在課時設計方面,要適當地加大審美教育的時間,改進過分注重知識點記憶、古詩詞講解的做法,將大量的審美內容加入、融合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審美教育的重要地位,引導學生觀察美、欣賞美、感受美、評鑒美、想象美;在教學內容設置方面,要盡量地選擇符合學生審美實際和審美觀念的、具有較高審美教育價值的文學作品。其次,要對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文學作品從本質上來說是作者內心情感和思想的一種表達,不同的人對作品“美感”的體會是不同的,因此在審美教育過程中,討論教學方法的應用能夠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通過討論教學,學生能夠充分的表達自身的想法、交換意見,激發學生對作品美感研究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且通過討論,還能夠對作品的“美感”進行全面的認識。另外,在審美教育過程中,還應當充分發揮單篇作品教學的系統性、整體性和綜合性優勢,對個別風格突出的單篇作品進行綜合審美教育分析,幫助學生構建審美心理結構,單篇重點審美教育方法的應用還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通過多篇文章的審美教學逐漸提高學生的審美品味,健全學生的審美能力。
5結語
審美教育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應用和開展,既是漢語言文學學科教學本身的要求,也是提升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對學生進行全面素質教育的重要措施。教師要重視審美教育的重要意義,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挖掘漢語言文學審美教育的素材、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和模式,對學生開展全方位、多層面的審美教育,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為學生完美人格、獨立品質以及個體競爭力的培養和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君玉.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J].才智,2012(7):292.
[2] 李晶晶.論審美教育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5(2):118.
[3] 王俊玲.論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2):147-148.
[4] 李莉.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應用效果[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443.
[5] 陳琳.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有效開展[J].時代文學(下半月),2015(5):129-130.
[6] 李心暢.談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西部素質教育,2016(2):6
作者: 徐春霞 單位:濰坊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