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多媒體技術應用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概述
小學語文學科的特點和多媒體技術的專長決定了兩者結合的可行性。語文是一門基礎性學科:從學科作用來看,小學語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從學習過程來看,小學語文具有實踐性和累積性特征;從學習內容來看,小學語文具有廣域性和開放性特征。多媒體教學信息容量大,交互便利,呈現形式多樣,不受時空的限制。通過多媒體演示教學,可以使學生獲得真實的體驗和感性的認識,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突破學習難點。多媒體技術引入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可以打破諸多傳統課堂的限制,創建一種全新的教學環境,對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2001年6月,教育部頒發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要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012年版的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應繼承語文教育的優秀傳統,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應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并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代科技手段的運用,使學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學習效率,初步獲得現代社會所需要的語文素養?!庇纱丝梢?,多媒體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整合也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語文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
二、多媒體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優勢
(一)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濃厚的學習興趣是高效學習的前提和基礎。在小學語文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像、聲音、視頻等創設新鮮活潑、富有情趣的教學情境,從感官和思維上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每一位學生都能迅速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來。如《桂林山水》一課的教學,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配音朗讀,自己想象桂林山水的樣子;接著播放動態視頻,讓學生通過直接感官來欣賞真實的桂林山水的壯美;最后引導學生在讀、議中品評山水的美麗,使學生整堂課都沉浸在一種賞心悅目的美景之中。具體、形象、直觀的學習內容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氣氛中,學生敢想、敢說、敢做,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展示自我的機會。
(二)充分展現教學的過程,解決重點、突破難點
小學生年齡小,理解能力差,教師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機械講解、生搬硬套會讓學生逐漸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導致學生逐漸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多媒體技術可以激活小學語文課堂,使小學生不僅掌握基礎知識,還能理解重點、難點問題。如《火燒云》一課的教學重點是感受火燒云顏色的多種多樣和變化。學習課文內容之前,教師可先用多媒體播放火燒云的圖片,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火燒云顏色的多種多樣和形狀的千變萬化。然后,教師讓學生分小組在課文中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例如,紅彤彤、金燦燦、半紫半黃、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黃、茄子紫……最后引導學生從豐富多彩的圖片中,找到相應的顏色。這種形象、直觀的課堂教學方式,在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的同時,教學難點也迎刃而解。
(三)創新了教學方式,提高了學習效率
小學生生活閱歷少,理解能力有限,課文中涉及的很多情境從未見過,因此學生很難通過教師的講解想象出真實的場景。在傳統的教學手段感到鞭長莫及的時候,多媒體教學手段卻顯得得心應手。借助多媒體教師可以將學生想象不出來的情景真實地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例如,在《兩只鳥蛋》的教學中,一年級的學生對于“兩只鳥蛋就是兩只小鳥”感到難以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觀察鳥媽媽孵蛋一直到小鳥破殼而出的經過,學生了解了小鳥是由鳥蛋孵化而出的,知道一個鳥蛋就是一個生命,所以要愛護每一個鳥蛋。因此相對于傳統的課堂,多媒體技術能還原課文中的情景和意境,降低了學習難度,提高了學習效率。
(四)充實了課堂教學內容,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語文學科涉及范圍廣,信息含量豐富。小學語文課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而借助于多媒體則可以將一些與課文內容有關的圖像、視頻、文本等信息資源引入課堂,從而充實課堂的內容,開闊學生的視野,拓展思維的廣度,讓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如在《蝙蝠與雷達》的教學中,因為學生的知識面有限和相關專業知識的欠缺,導致學生對這類科普性的文章盡管有濃厚的學習興趣,但理解起來卻非常困難。所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相關的圖片、音樂、視頻等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同時還能認識到:很多動物是人類的老師和朋友;人類通過研究動植物獲得啟發,發明、創造出了很多對人類生產和生活具有重要價值的東西。
三、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多媒體課件喧賓奪主,忽視語文學科的本性
多媒體作為一種輔助性的教學手段被引入小學語文課堂,目的是為了幫助人生閱歷不深的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在更大程度上實現三維教學目標。但是在當前的小學語文課堂上,部分教師過度關注多媒體技術,忽視了語文學科本身的意義和價值。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部分教師制作的課件中充斥著大量的圖片、音樂、視頻等,通過多媒體將豐富多彩的信息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有些教師甚至用多媒體課件取代教材,整堂課都在給學生播放媒體資料,表面上學生學得津津有味,實際上學生并沒有學到多少東西。
(二)人機對話取代師生互動,忽視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
傳統的語文課堂倡導“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教師和學生在一種平等、合作、民主的氣氛下進行教與學的雙邊的、互動的活動。有些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注重多媒體技術,與學生的交流都要通過多媒體進行,長此以往學生的注意力減退,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率下降。教師必須明確,學生在課堂上需要的不僅僅是課本知識,更需要教師的關注和認同。哪怕是一個鼓勵的眼神或者一句贊美的話語都會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溫暖,終生受益。多媒體的過度使用,會阻礙師生間情感的交流,流失語文課堂中最美好的東西。
(三)多媒體材料泛濫課堂,忽視了學生
閱讀能力的培養語文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的行為,應該引導學生鉆研文本,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當前部分小學語文課堂,生字的認讀、詞語的含義、語句的辨析、文章誦讀等都運用多媒體。閱讀是學生與課文的對話,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名家的誦讀取代教師的范讀和學生的朗讀,學生沒有了閱讀和思考的時間,導致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都停留在膚淺的層次上。教師在設計課件時,要為學生預留閱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感悟文章的優美。
(四)多媒體課件過于具體、形象,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
有些小學語文教師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制作的多媒體課件過于形象、具體,將原本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才能獲得的知識都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來。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完全依賴教學課件,教師講什么就聽什么,教師播放什么就看什么,不再動腦思考問題。學生的思維需要廣闊的空間,而過于形象、具體多媒體素材會將學生的思維限制在條條框框里,不利于學生獨立地思考問題。
四、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改進策略
(一)樹立正確的多媒體教學觀念
相對于傳統的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能將知識形象化、直觀化,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恰當運用需要教師不斷加強教育理論和教學技術的學習和研究,樹立正確的多媒體教學觀。教師要摒棄形式主義、拿來主義和趕時髦,不能以課件的大小作為好壞的評判標準,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要把主要精力集中放在重點、難點的突破上,切忌面面俱到。小學語文教師要始終明確,小學語文課堂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課堂,多媒體只是輔助性的教學手段,切勿讓多媒體課件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喧賓奪主。
(二)對小學語文教師加強培訓,提高運用多媒體的能力
小學語文多媒體課件的制作過程中要注重突出語文的特色,要注重學生想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要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要讓形式為教學內容服務。所以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要加強對小學語文教師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理論水平和課件的制作、應用能力??筛鶕W校實際情況,采用培訓與自學相結合的方式,制定出科學合理的培訓方案。在實踐過程中,因教師的水平不同,可分層次開展培訓和考評,還可以通過上公開課或者作品的展示交流等形式,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三)正確處理好如下兩對矛盾關系
1.要正確處理制作與借鑒的關系
多媒體課件的制作費時、費力,且需要相關的計算機軟件方面的專業知識。一個優秀的多媒體課件往往要多個教師共同完成,要花費幾天甚至幾周時間,對于正常的課堂教學來說,這種做法顯然是不足取的,也是不適用的和不切合教學實際的。為了講求效率完全借鑒別人的成果,不加篩選和修改的使用,就會被別人的思路牽著鼻子走,喪失自己的特色。所以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制作過程中,在借鑒別人優秀成果的同時,一定要堅定自己的教學思路,保持自己的特色。
2.有效協調傳統與現代的關系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不能讓現代多媒體取代傳統的粉筆和黑板,多媒體的使用是為了輔助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但多媒體不是提高教學效果的唯一途徑和手段。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師生突然而至的靈感,都不能立即添加到課件中,從而產生諸多的遺憾。而粉筆和黑板卻能彌補多媒體的這種不足,可以隨寫隨看,容易控制課堂的節奏,板書內容的增刪也很方便。正所謂“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語文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選擇和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將現代媒體和傳統手段綜合運用才能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五、結語
在小學語文課堂應用多媒體教學能夠化抽象為形象,化靜態為動態,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同時提高學習的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盡管多媒體教學相對于傳統的教學手段具有無法比擬的優勢,因其在具體的課堂教學應用過程中仍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為部分小學語文教師所詬病。但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普及卻是大勢所趨,作為小學語文一線教師我們都應加強自身的學習,盡快掌握此教學手段,優化自己的課堂教學過程,讓多媒體技術更好地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服務。(本文來自于《學周刊》雜志?!秾W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黃曙光鄭彩娟單位:山東省茌平縣棗鄉街小學海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