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數學說理課堂教學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數學是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對于學生發散思維、提高能力起著積極作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普遍以知識傳輸為主,而這一形式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因此,學習效果不佳,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說理,通過說理的方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以及記憶。在說理的過程中,學生需要組織語言、找到支撐語言的理論,從而在說理的過程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能力。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側重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以此來明確學習的價值,感受學習的作用。說理課堂是一種新型課堂模式,側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因此,在說理課堂中,教師可以應用多種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說理,在說理中體會數學的魅力。構建說理課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總結經驗,激發學生的說理主動性,使學生在說理中構建思維體系、知識體系。
一、小學數學教學現狀分析
1.忽略素養培養
以往,應試教育的影響力相對較大,在應試教育中,無論是家長還是教師,對學生的成績關注度相對較高,認為只有成績能代表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在教學當中針對學生知識傳授的重視度較高,學生的成績逐漸提高,教師會給予相應的表揚,反之亦然。在此背景之下,教師忽略了數學素養的培養,數學素養是學生綜合發展的基礎,對于學生掌握數學本質起著積極作用,然而教師以成績為主,因此數學素養的培養工作存在諸多不足。
2.課堂氛圍枯燥
對數學教學而言,其具有明顯的規律性、嚴謹性,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講解的內容偏理性,教學氛圍枯燥。對小學生而言,學習興趣不足,往往容易受到周圍環境的影響,加之教學氛圍枯燥,致使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效不佳。此外,教師在教學當中需要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為了確保教學任務的有效完成,教師會過多地講解理論知識,以此方式開展教學,學生的學習無疑是枯燥乏味的,在此基礎之上,學生的思維以及能力并未得到提高,教學成效將止步不前。
二、小學數學說理教學的意義
1.有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靈活性
受以往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在教學當中以理論傳輸為主,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在學習的過程當中,學生緊跟教師的步伐,在學習時并未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學習處于迷茫狀態,因此,學生的學習靈活性較差。基于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中構建說理課堂,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說理,在說理的過程當中,學生需要將事件的流程、內容等闡述清楚,并利用所學知識佐證自己的理論,在說理的過程當中,學生需要相互辯論、相互分析,不僅可以理清學生的學習思路、解題思路,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說理的過程中明確知識體系,提高學習效率。
2.有助于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對小學生而言,其語言表達能力欠佳,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接受知識的能力較強,但是并未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說理,不僅可以充分彰顯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可以引導學生在說理的過程中做好語言組織工作,并在組織語言、表述語言的過程當中提高表達能力,使學生將自己所思所想,以清晰的語言表達出來,并在表達的過程當中拓展思維。在說理課堂中,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交流,學生的語言表達積極性有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也將逐漸上升。
3.有助于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展
對教育而言,意在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對學生的思維以及素養進行啟發,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提高推導能力、思維能力、判斷能力等,在說理教學當中,教師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在思考的過程當中利用語言將思索內容表達出來,在表達的過程中需要有理有據,內容清晰。首先需要明確表達的內容、表達的目的以及表達的結果,通過清晰的邏輯思路,引導學生了解數學的魅力,并在說理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使學生樹立自信心,明確說理的價值,感悟說理當中的成長。
三、小學數學說理課堂的教學策略
1.活躍課堂氛圍,創造說理條件
對于小學生而言,其喜歡新奇有趣的事物,往往易受這類事物影響。基于此,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營造活躍、輕松的教學氛圍,通過良好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學習知識,并在學習的過程當中提高素養。小學數學教師在構建說理課堂之前,應創設相應的說理條件,可以從良好的教學氛圍入手,通過良好的氛圍引導學生在課堂中積極說理,主動說理,從而在說理的過程當中掌握知識的本質。例如,在講解《三角形》這節課程時,學生將學到三角形的定理,即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在教師講解定理內容時,學生未必完全理解定理的含義,部分學生選擇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但是遺忘速度較快,并且難以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踐當中。基于此,教師可以在講解這節課程時,利用多媒體視頻將定理內容以生動形象的方式呈現在學生眼前,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在視頻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提出相應的問題,如兩邊之和小于第三邊,此時的三角形是否成立?并引導學生結合本節課程學習的內容進行說理,大部分學生認為如若兩邊之和小于第三邊,此時難以形成三角形,教師引導學生在說理的過程中闡述自己的所思所想,并利用知識輔助自己的理論,在學生說理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積極互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三角形的理解,而且使學生積極投入說理當中,在說理的過程當中總結所學知識,從而明確三角形的定理。
2.創新教學形式,激發說理興趣
對小學數學而言,其是教學體系中的重難點,教學內容與學生活潑好動的性格存在較大差異,因此,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創新教學形式,引導學生積極說理。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積極學習體驗,而且可以讓學生在諸多教學形式當中發現數學的魅力,感悟數學的學習價值,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這節課程時,教師將引入量角器,并明確角的計量單位是度,再引導學生利用量角器確定角的度數,在這過程中,學生需要明確角的大小與兩邊岔開的大小有明確的關系,然而與兩邊的長短沒有關系,為了引導學生直觀地了解本節課程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畫圖軟件,用畫圖軟件畫出三角形,確定三角形的角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利用鼠標將兩邊的長度拉長,此時,角度并未發生相應的變化;當教師利用鼠標縮小兩邊分開的距離時,此時角度發生了變化。在教師示范的過程當中,學生將對決定角大小的因素有相應的認識。在這之后,教師利用鼠標畫出三個角,三個角的角度有所不同,兩邊的長度也存在明顯差異,此時,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排序,由大到小,在排序結束之后,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排序的結果,并說出排序的依據,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需要理清思路,結合教師之前講解的內容,佐證自己的結論,針對學生的排序結果,其他學生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見,并相互探討,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對角的大小有更深刻的認識,從而為后續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3.組織辯論比賽,梳理說理思路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若教師單純地講解知識,學生的遺忘速度相對較快。因此,教師可以在教學當中引導學生積極交流,主動探索,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辯論賽,在學生相互辯論的過程當中,引導學生梳理思路,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學習《四則運算》這節課程時,學生將了解到混合運算中的運算順序,并明確運算過程中小括號發揮的作用。在這節課程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在黑板中列出相應的習題,85-10×7+25,(85-10)×7+25,教師引導學生計算結果,在學生計算結果的過程中,將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在學生得出結果之后,由組內成員相互探討,教師給出計算題之間的區別,在組內確定好區別之后,由各個小組開始辯論,在辯論的過程當中,學生將對括號的作用有更深刻的認識,明確在混合運算當中應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如若存在括號,則需先算括號里面的式子,在學生相互辯論的過程當中,不僅可以加深理解,梳理了說理思路,而且掌握了四則混合運算的規則,并且印象深刻。
4.創建觀察過程,引導有序說理
在教學當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讀懂教材中的內容,在此基礎之上進行記憶以及理解。數學包括諸多圖象,在學生學習當中需要觀察圖象,通過觀察找出規律,從而總結相應的解題技巧。例如,在《圖形的運動(三)》這節課程當中,學生需要理解旋轉的意義,明確旋轉的特征以及性質,在這過程當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對圖象進行觀察,并充分發揮想象力,結合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推理,從而利用語言將旋轉這一過程描述出來,通過學生的描述增強學生的空間感。在生活當中圖象是不斷變化的,變化的圖象,不僅會給帶給學生新鮮感,而且可以使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針對本節課程的內容,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出示風箏、國旗、秋千的運動軌跡,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在觀察的過程中,分析教師出示的課件中三類事物的運動情況,并利用自己的語言說出運動的方向以及運動的類型等。在學生說理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想象身邊與之運動軌跡類似的事物,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開發學生的思維,而且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將所學知識與生活中的事物有效結合,從而加深學生對旋轉的理解,使學生在學習旋轉的過程中,將旋轉與生活中的事物有效結合,從而明確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了解數學學習的價值。
四、結束語
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的背景之下,教育工作者側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當中需要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并了解知識的本質,從而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在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教師構建說理課堂,引導學生針對事情的起因進行分析,并結合自己的理解進行表達,在說理的過程當中,學生需要對事情給出判斷,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研究,進而得出相應的結論,這一過程較為復雜,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知識系統化,使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達成素質教育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桂香.小學數學說理課堂教學策略初探[J].第二課堂,2021(06):19-20.
[2]潘少強.深度學習下的小學數學說理課堂探究[J].考試與評價,2021(02):40.
[3]張德金.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數學說理課堂的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0(09):131-132.
作者:方海英 單位: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區第二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