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醫藥學科建設論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醫藥學科建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中醫藥學科建設論文

      1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現狀

      自1989年北京中醫藥大學等6所高等中醫藥院校的6個中醫藥學科被批準為原國家教委重點學科點以來,截至目前,共有覆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794個學科建設點被確定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重點學科,中央財政共投入4.1796億元建設經費,主要用于“十一五”期間非中央直屬單位臨床類學科建設。其中東部地區共有384個學科建設點,中央財政投入經費1.9947億元;中部地區217個學科建設點,中央財政投入學科建設經費1.4584億元;西部地區193個學科建設點,中央財政投入學科建設經費1.2665億元。

      2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存在的問題

      2.1學科研究方向同質化現象較突出

      通過對794個中醫藥重點學科研究方向的整理匯總,共形成2779個研究方向,最多的為6個研究方向/學科建設點,最少的為3個研究方向/學科建設點。名稱相同、建設單位不同的學科點在研究方向上存在雷同現象,導致不同專家就同一個問題重復研究,造成教學資源、科研資源和醫療資源的極大浪費,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中醫藥學科建設進程,特別是教育教學改革、科研發展和創新人才培養。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各個學科建設點各自為政、自成體系,缺少同一名稱學科的頂層設計和交流與合作機會,不利于學科資源的科學配置。

      2.2學科發展不平衡問題有待改善

      學科發展不平衡問題主要體現在區域間不平衡、區域內不平衡和單位內不平衡。區域間不平衡導致東、中、西部學科發展不協調,區域內不平衡導致同地區不同單位間發展不協調,單位內不平衡導致基礎、中藥、臨床發展不協調。優者更優,劣者更劣,使中醫藥重點學科在區域間、區域內、單位內的發展出現“馬太效應”。

      2.3產學研結合和成果轉化能力不強

      中醫藥重點學科在我國高等中醫院校、科研院所、中醫醫療機構建設中已經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在學科建設機制創新以及成果總結和轉化方面仍待進一步加強;在團隊、平臺等資源整合,以及運行和目標管理等方面仍需加大改革力度;對階段性成果需進一步系統整理提煉總結形成新學說;需進一步完善創新管理協調機制,加強政策引導和激勵,推動產學研結合,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加大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力度。

      2.4高層次人才培養有待加強

      高層次人才是提升中醫藥臨床療效和服務能力,推動中醫藥知識創新、技術創新,高層次人才培養是學科建設的主要任務之一。然而,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遴選確定的794個中醫藥重點學科中,僅有“十一五”期間的170個中醫臨床重點學科中央給予了經費支持,其余的624個重點學科到目前為止均無中央經費支持。經費的不足導致中醫藥重點學科人才培養特別是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無法有效落實。

      3基于“群”的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研究

      學科群是知識經濟時代產業發展和學科發展的必然趨勢,是科技創新中攻克醫療難題的基本手段,是建設國家中醫藥創新體系、大力提升中醫藥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的有效途徑。隨著疾病譜的變化和醫療模式的轉變,以攻克和掌控某一疾病為導向,融臨床、基礎、中藥,匯東、中、西部地區中醫藥重點學科為一體的中醫藥學科群建設顯得日益重要。

      3.1厘清內涵和外延,明確學科群定位

      內涵和外延是對學科群的闡述和定位。內涵是學科知識體系中最本質的內容,即反映學科群的本質屬性;外延則是內涵的拓展,即學科群建設的范圍。不同的層面和環境,學科群的內涵和外延又有其特殊的規定性。目前,我國中醫藥重點學科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學術水平、學科隊伍、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條件建設和管理水平等6個方面。基于某一疾病或研究而形成的中醫藥學科群,其內涵在于整合優勢資源、創新知識、促進學術發展、提升臨床療效,圍繞學科群內涵建設而開展的學科隊伍建設、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基地條件建設、管理的改革與完善及社會服務等則構成了學科群建設的外延。

      3.2整合學科優勢資源,突出中醫臨床服務功能

      中醫藥重點學科作為整個學科群的龍頭,其總體目標是推動以臨床療效為核心的中醫藥學術水平的提高,最終目標是為了提高學術水平,而衡量學術水平的核心是臨床療效,因此,重點學科建設必須緊緊圍繞提高臨床療效進行。中醫藥學科群的建設,有利于學科資源的合理配置,減少重復建設和浪費,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資源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各類資源的互補共享,促使各學科間以強扶弱、以老促新、以快帶慢,縮短學科間的差距,進一步體現學科群的特色與優勢,使學科逐步呈現均衡發展的態勢,以“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作攻關”的方式組織起來,以創造更高的臨床和科研價值。

      3.3培育中醫藥領軍人才,推進中醫藥團隊建設

      人才是學科群建設的核心和關鍵,學科團隊主要由學科帶頭人、學術帶頭人、后備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四類人才構成。學術帶頭人是本學科學術造詣較高的老中醫藥專家或擔任領導職務的原學科帶頭人,主要對學科建設進行學術指導。學科帶頭人是一個學科的核心和領導者,肩負著引導和帶領學科發展的重任。加強對中醫藥重點學科帶頭人、后備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干的持續培養,使其早日成為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中醫藥領軍人才、中醫藥骨干師資和中醫藥骨干人才。同時,通過中醫藥領軍人才建設,形成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和相對穩定的學科團隊,從而推動中醫藥學科群建設。

      3.4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提升學科科研水平

      學科群跨越了一級學科甚至學科門類的限制,將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相結合,具有相關學科各種背景的人才形成合力,發揮資源共享和群體攻關的優勢,做到人才、資源、技術和信息的集中優化,為協同創新奠了良好的基礎,協同創新促進了科研工作的深入和拓展,提高了承擔綜合性重大科研項目的能力,并有目的、有計劃地產生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使整個學科群的科研水平實現較大的跨越。

      3.5構建學科群數據庫,以適應大數據時代需要

      大數據時代的到來,為中醫藥學科群建設帶來了契機,伴隨著健康服務業發展的不斷深入,應充分發揮社會資本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以794個中醫藥重點學科為基礎、以服務大眾為根本、以利益共享為導向構建中醫藥網絡服務平臺,該平臺可分為3個入口,分別為管理人員入口、醫生入口、患者入口。堅持自愿原則,中醫藥網絡服務平臺可對794個中醫藥重點學科預留接口,通過網絡平臺,可實現學科與學科之間的互通,諸如探討疑難雜癥、召開網絡學術會議、經驗交流等。同時中醫藥網絡服務平臺對患者開放,可實現網上問診、預約掛號等功能。通過學科群數據庫的建設,能夠極大的提高不同地區、不同大夫解決疑難雜癥的效率,進一步提高中醫藥學科的服務能力、服務水平和服務效率。由此可見,中醫藥學科群是中醫藥學科發展的必然產物和內在要求,建設學科群是學科間建立有機聯系,大幅度提升中醫藥學科整體實力的有效途徑。

      作者:司建平 單位:河南中醫學院

      精品亚洲综合在线第一区| 亚洲麻豆精品国偷自产在线91|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又大又粗|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18禁亚洲深夜福利人口| AV激情亚洲男人的天堂国语|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 亚洲精品伊人久久久久| 亚洲三级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91| 亚洲人成综合网站7777香蕉 | 亚洲精品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色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vr |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不乱码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亚洲GV天堂无码男同在线观看| 亚洲av午夜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免下载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久久久青草青青亚洲国产免观|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亚洲AV观看|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亚洲一区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日本一线产区和二线产区对比|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99小说| 国产亚洲精品岁国产微拍精品 | 鲁死你资源站亚洲av| 亚洲一区二区高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