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作文教學中學語文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師傅領進門”是學生寫作的關鍵
1.思想上,易化寫作
在學生剛剛接觸作文時,教師就要先讓學生在思想上放下包袱,告訴學生,寫作不是一件難事,并不可怕。寫作就是要把我們心里所想的用文字表達出來,這些話要調整,讓它有條理,接下來,教師可以出示一兩個話題,讓學生圍繞所給的話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對學生的表現教師既要充分肯定又要適當點撥。然后讓學生把自己剛才所說的話寫在紙上。讓他們在進行簡單的寫作嘗試后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寫作的興趣。
2.實踐上,讓學生去觀察生活,認識生活
生活是寫作的源頭活水。作文教學首先重在觀察生活、認識生活,只有深入生活,才能反映生活。教師可布置相應的寫作內容然后帶領學生去觀察。初春,我帶領學生走出校園,讓他們去觀察初春的原野,然后把自己所看到的,當時的感受寫下來。同學們很興奮,在田野里跑呀跳呀,像出籠的小鳥,盡情地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盡情地欣賞大自然。那時,田野里的麥苗剛返青,小草也只是星星點點。可是在學生們的筆下,這里的一切都活了起來,如詩如畫的美,那跳躍的文字就像美妙的音符奏出春天的旋律。可見這不是單純的描寫,字里行間已融入了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二、幫助學生審題、構思、立意
拓寬學生思路,發展學生的發散思維幫助學生審題、構思、立意的過程,實際上是幫助學生解決“如何寫”的問題,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多種方式配合運用的思考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回顧范文、剖析比較、形象聯想、實物啟示、討論爭議、口頭作文引路等方式,讓學生自己考慮怎樣根據題目的要求去具體寫及如何寫好的問題。中學作文多以命題作文為主,不管學生有沒有這方面的體會也要去寫。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打開思路。此時,教師有兩個工作要做。
1.讓學生學會審題
審題,是寫作中最關鍵的一步。文不對題是寫作的大忌,審題失誤,作文就會南轅北轍。首先要審“準”題,定準思路,有的放矢。這是審題能力的基礎層次。中考作文命題看似復雜,難以把握。其實,只要我們審準題目、材料和作文要求,就可以準確把握命題的意圖。審題時,我們還要讓學生明確題目對作者所選材料在時間、空間、數量、對象以及內容上有哪些限制。如果搞不清楚這些范圍,忽視了題目對某方面的限制,作文時就很容易走題。
2.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學會積累素材
《語文課程標準》也把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作為一項重要的學習目標。只有多讀書,才會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學生的自覺性差、約束力差,培養學生的良好讀書習慣語文教師責無旁貸。教師可安排讀書作業,除了教材里的文章,學生每周要抄錄一篇課外閱讀,并寫讀后感,(假期,閱讀量加大)。可以每周安排一節欣賞課,讓學生互相欣賞,既擴大了閱讀量又起到了督促檢查的作用。長期堅持,學生的讀書習慣也就養成了,視野隨之開闊了,思路也就打開了,寫起作文來就不犯難了。
三、注重作文的評改工作
作文評改是作文教學的重要環節,作文評改不僅是對學生習作內容的總結評價,也是對學生作文進行總結,進行更有針對性的細致指導,從而讓使學生重新認識自己的寫作,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好的評改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通過教師的評改,學生的自改與互改,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寫作經驗,樹立寫作信心。所以評改工作必須落到實處。傳統的作文教學“中心明確,層次分明,語句通順”等形式化的評價方式,語言生硬模糊,對于學生來說很難把握其作文的優點和不足之處。對于教師的“評”,學生是怎樣看待的呢?其中的不足,學生是否改正呢?教師更無從知曉。因此,要想讓學生知道如何“改”,教師先要做到認真“評”不能用空話、程式化的套話,要細評,做到從“小”到“大”。比如從書寫卷面的角度下評語:“你是本次作文中書寫最優秀工整的,繼續努力。”從思想內容方面下評語:“能從生活的小事出發,寫出自己的所感所想,這種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習慣會讓你受益匪淺的!”從語言特色的角度下評語:“你的語言很有個性,清新優美,讀你的作文,真是一種享受。”葉圣陶先生指出:“‘改’的優先權應該屬于作文的本人,所以我想,作文的教學要著重在培養學生自己改的能力。”對學生而言,修改作文的過程就是提高能力的過程。因此,我們要把評改作文的權利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作文評改的主人。
四、多褒揚,少指責
由于學生本身的素質、個性差異,必然導致層次水平不同的作文,學生很在乎教師的意見,每個學生都愿受到重視,所以教師對學生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從而激發他們的寫作興趣,這種興趣便能化為推動學生繼續作文的動力。
作者:董永鳳單位:河北省黃驊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