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情景化教學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情景化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本文闡述了情景化教學的重要性,從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探討有效應用情景化教學的具體策略,旨在為我國的中學語文教學提供理論幫助。
關鍵詞:情景化教學中學語文教學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課改和素質教育提高了對學生能力培養和價值取向的重視程度,這就要求中學語文教師采用科學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科目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創設情境進行語文教學能夠激起學生的好奇心,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因此,分析我國中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有效應用情景化教學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一、中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落后。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目標主要為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教學內容主要為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在落后的教學觀念的指引下,初中語文教學重結果,輕過程。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推行,使得初中語文的教學觀念有了一定的進步,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提高了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但是,這遠遠達不到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只有教師需要樹立與時俱進的教學觀念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初中語文教學效率。
(二)教學方式不合理。
語文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初中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語文學習積極性應該很高,但實際情況是,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單一,課堂氣氛沉悶,學生的積極性較低。灌輸式教學模式多為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被動學習,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記憶教材知識,即使掌握了做題的方法,也沒有深入理解題目的內涵。這種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要想提高中學語文教學效率,必須改進教學方式。
(三)創設情景形式化。
情景化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法之一,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但是我國的初中語文教學創設情境形式化,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創設的情境與課本內容的關聯性低;情景脫離生活實際;情景缺乏感染力,學生的積極性不高[1]。情境的創設應該隨著課堂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而改變,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中學語文教學中進行情景化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更新情景化教學理念。
傳統的中學語文教學效率不高,阻礙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教師首先要更新教學理念,將情景化教學有效地落實到中學語文教學中。首先,教師要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圍繞學生進行情景化教學的設計,避免情景化教學流于形式。其次,響應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號召,將培養學生的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作為教學目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步驟。最后,更新教學內容,通過創設情境對課本知識進行外延,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堂內容。例如,學習《五柳先生傳》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搜集與作者陶淵明有關的小故事,以視頻和文字的形式展示給學生,要求學生總結小故事的寓意,這樣既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又鍛煉了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還拓展了課本內容,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課本知識。
(二)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能否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學生能否有效學習的重要條件,融洽的師生關系能夠保證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反之,師生關系不融洽,會引發學生對于學習的抵觸心理。這就要求教師在情景化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興趣特點,將學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首先,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很多困難,部分學生在困難面前容易產生焦躁不安的情緒,甚至對語文學習失去興趣,這就要求教師及時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提高學習積極性,例如,學習《出師表》時,學生不了解整篇文章的意思,背誦很吃力,會產生負面情緒,這時,教師可以通過播放紀錄片展示當時的社會背景,同時帶領學生解讀文章的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其次,教師要在課堂上加強與學生的交流,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不可將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學生[2]。最后,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不歧視、不放任,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于學習水平較差的學生采取鼓勵策略,引導其樹立自信心。只有師生之間建立融洽積極的關系,學生才會積極參與到情景化教學中。
(三)科學創設情境。
創設科學、合理的情境是初中語文情景化教學的核心內容。在進行情景化教學時,教師應該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學生的興趣為出發點,結合課本內容創設情境。例如,學習《智取生辰綱》這部分內容時,大部分學生對故事情節比較感興趣,而對于作者施耐庵的生平事跡的興趣不濃厚,因此,教師可以拿出10分鐘左右的時間,播放與這部分內容相關的電視劇。其次,創設的情境要聯系實際。情景的創設是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若創設的情境與生活實際相脫離,則會大大削弱情景化教學的效果[3]。例如,學習《故鄉》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事先調查各個學生的戶籍所在地,收集各個學生的家鄉的圖片,再將作者所描述的故鄉的圖片展示給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會產生思念家鄉的情感,和作者產生共鳴。最后,創設的情境要與課本知識緊密相連。在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能力是情景化教學的目標,因此,教師創設的情境要以課本為根據,對課本知識進行拓展。
(四)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資源。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情景化教學需要借助多媒體等工具創設情境。利用多媒體進行情景化教學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媒體、電子白板等工具不僅能夠展示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的信息,還能夠與網絡進行連接,及時搜索各種信息。教師要求掌握多媒體的操作技術,在課堂上把握創設情境的時機,利用多媒體等教學工具從聽、說、讀、寫各個方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拓寬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全面發展。總之,情景化教學是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教學方式,要求教師樹立先進的教學觀念,拓展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創設合理、科學的情境,才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充分發揮情景化教學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孟祥桃.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6):121-122.
[2]李梅.情景教學法在中學語文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J].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2015,(4):178-179.
[3]楊柳.走入意境:中學語文閱讀教學新路徑[J].語文學刊,2012,(22):76,120.
作者:劉彥玲 單位:吉林市龍潭區缸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