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的廣泛應用,也使信息技術運用逐步滲透到小學美術教學中來。在美術新課標背景下,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輔助美術教學也成為小學美術教師關注的新課題。文章簡述了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的含義以及二者整合的必要性,然后就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教學路徑進行了探討、分析,希望能對小學美術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美術;信息技術;學科整合
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在教學氛圍營造、效果優化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小學美術新課標指出,在信息時代,借助互聯網技術和資源進行美術教學,是教師的一個重要任務。改革傳統的教學方式,借助信息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和手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則是素質教育的要求。這些,都為小學美術信息化教學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教學實踐中,一些小學美術教師都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方面進行了積極的努力和嘗試。
1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的含義
顧名思義,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就是將信息技術、資源和美術教學內容結合起來,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構建有效的學習方式,實現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教學優勢互補,提高教學效率。信息技術與美術學學科整合的重點是,信息技術服務于學科教學,那種因為在教學中使用了信息技術而抹殺學科教學特點的做法,只能說是與教學目的相背離的。將信息技術應用到美術教學中去,是美術教學的新趨勢。2001年,國家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指出:“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實現教學內容呈現方式變革,為教學提供環境和工具支持,是現代教育努力的新方向”。這也為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指明了方向。因此,近幾年來,我國各級學校在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實踐與研究方面,都做出了努力,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也成為教學改革的新趨向。
2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的必要性和作用
美術是一門視覺及造型藝術,小學美術雖然內容簡單,但是它卻是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的主要途徑,也是德育的重要工具。長期以來,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美術教學根本不受重視。近年來,雖然廣大師生對美術教學的關注度不斷提高,但是,一些教師在美術教學上至今仍未樹立正確的教學觀,教師在教學中仍舊處于主體地位。一些教師在教學上采用的仍是傳統的灌輸式、欣賞式教學手法,學生在教學中地位被動。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既影響了小學生的學習熱情,還阻礙了小學生美術繪畫能力提高。信息技術是一種集文字、圖片、聲音、動畫、錄像等多種傳播媒介于一體的綜合性技術,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具有互動性強、資源共享度高等特點。將信息技術用到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徑地展示知識,創設一個優質視覺環境,還可以為教師和學生知識傳遞、有效互動、情感交流、審美提供橋梁和渠道,這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探索美術、表現美術、創造美的興趣,還能促使學生主動去構建知識體系,真正達到美術美育教學和學生能力培養的綜合目的。
3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教學路徑和方法
3.1運用信息技術,生動進行教學內容呈現
過去,在信息技術進入到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之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常用、能用的教學資源和工具無外乎教材、一些簡單的實物等,許多美術教師最常用的教學方式就是口頭講述和圖片欣賞。這樣的美術教學,不僅教學內容老化,手法單一,而且教學氛圍枯燥,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教學,使傳統的美術教學面貌得到改善。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網絡和現代多媒體(白板)設備,教師就可以將一些教學素材裝進U盤或網盤,帶到課堂教學中來。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就可以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將一些畫家的背景資料、與教材內容有關的素材通過放大、拖拽、克隆、移動、聚光、書寫、標注等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如此這般,學生雖然身在課堂,但是他們學習的內容、他們的想象力卻能突破時空限制,這必將有效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課堂教學內容的生動呈現,是建立在教師信息素養良好、信息技術運用經驗的基礎上的。鑒于此,小學美術教師要認識到自身在教學方面的不足,樹立終身學習理念,針對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進行教學反思和總結,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利用課余時間認真學習信息技術,掌握現代化多媒體(白板)課件的制作,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和操作能力,以確保自己的專業發展能力能滿足小學美術信息技術教學需要。
3.2發揮技術優勢,營造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
小學生具有想象力豐富、求知欲旺盛等特點,但是,由于心智發展不成熟,小學生也具有貪玩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等特點,這也給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小學美術是一門集知識性、趣味性、開放性于一體的學科,它在學生個性發展、思維拓展等方面有著顯著作用。教學實踐證明,良好的課堂氛圍,能促使學生高效學習、積極思考、主動探究,能夠增強課堂教學的活力,因此,在美術教學中,課堂氛圍是一個不應該被忽視的因素。不過,由于傳統的美術課堂重灌輸輕理解、重分析輕欣賞、重答案輕思維,所以美術課堂教學氛圍非常的枯燥無趣,這也使得美術教學無法在一定范圍內營造一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小氣候。在信息技術被應用到美術教學中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靈活應用信息技術創設富有趣味的知識情境,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高教學效率。如在(浙美版)小學五年級美術上第3課《童謠童歌》教學中,教師可以多媒體為媒介,選擇一些兒童喜歡的童謠童歌等,制作一些配有童謠童歌(兩只老虎、蕩秋千、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微課件,然后在課堂上播放課件,帶領大家一起哼唱,或者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一下對童謠童歌的體會,這樣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和視聽刺激中,讓學生欣賞到美術的色彩之美,感受童謠童歌的音律美和文學美。
3.3巧用信息技術來激趣
興趣的力量是無窮,興趣也是促使人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學習、工作的主要動力。小學生雖然心智發展不成熟,但是一旦他們有了學習興趣,他們就能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就能自覺克服一些困難。相反,沒有學習興趣,學生根本沒有探究真理、主動學習的欲望。因此,在新課標推動下,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成為教育者的共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在美術教學中,教師可以信息技術為工具,抓住一切機會,增強教學的靈活性、針對性和趣味性,以合理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的審美素養和能力并重發展。如在(浙美版)小學四年級美術上第1課《臺燈設計》教學中,教師可以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制作相應的多媒體課件,展示一段有關現代臺燈、仿古臺燈、歐式臺燈、中式臺燈、護眼臺燈等各色臺燈的視頻影像,讓學生感受臺燈造型的多樣性和照明、裝飾功能。在借助多媒體技術的交互式教學平臺進行簡單的繪畫,直觀展示一個臺燈的制作過程,帶領學生運用畫、剪、繞等方法,使用彩色鉛筆、畫筆、膠水、紙筒、紙板等材料制作一個臺燈,使學生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當然,教師還可以應用微課的形式展示一下臺燈制作過程,然后讓學生自由分組,以“創意臺燈設計”為主題,進行臺燈設計和制作,在知識設想與轉化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學習的樂趣。
3.4以信息技術為支撐,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讓學生在充分自主的探究性學習過程中獲得知識與技能,是美術新課標改革的一個重要方向。圍繞這一點,許多教師以探究學習為基點,提出了許多問題,并就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了探究。小學美術探究學習,關鍵是將課堂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更多看、多想、多動手的空間、時間和機會,讓學生既掌握了一定的知識也獲取了學習方法。現代化信息技術的應用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手段和形式,在自主探究教學中有著顯著優勢。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和網絡獲取各種教學資源,然后將這些資源用到美術課堂教學中去,為學生獲取知識、學習提供一個廣闊的空間。此外,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學習任務,或者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從網絡上查找一些資料,獲取知識,這樣同樣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也可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如在(浙美版)小學四年級美術上第2課《水資源》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節水教育,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下利用網絡搜集一些有關水資源破壞和保護的信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利用紙板、彩色紙、繪畫工具、剪刀等制作一個保護水資源的海報,并將學生的制作成果拿到課堂上展示,以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使學生由被動學習朝著主動學習的方向不斷前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科資源整合和教學,能有效提高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效率。因此,廣大小學美術教育工作者對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學科整合教學給予重視,并積極探討美術信息化教學內容和方法,以優化美術課堂教學效果,提高美術教學效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豪.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教學的探索[J].新課程(小學),2017,(3).
[2]胡政麗.小學美術教學與信息技術學科整合的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8).
[3]陳蕾.用信息技術輔助小學美術教學[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4,(9).
作者:林大汕 單位:福建省福州市鼓山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