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財會專業會計電算化教師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中等職業學校會計電算化教學形式
制約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會計學是一門實用性、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其核心課程會計電算化是融合了會計學理論、信息技術、網絡技術、計算機技術等,所以這門課的學習很注重應用實踐能力的培養。而中等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就是側重于職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其教學目標就是突出人才培養的應用性和針對性,其任務應是培養學生掌握會計電算化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實踐操作技能。但電算化現在的教學形式制約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一方面,會計電算化教學改革涉及到較多的相關課程,所涵蓋的專業知識包括財務管理知識、會計知識、網絡知識、計算機知識等。所以這門課大多數時候放在最后一個學期或相關課程結課以后才能開設,這也是大多數教師在教授這門課時,不得不采用邊復習邊學習的教學方法。如果學生的基礎較為薄弱,那么教師整體就很被動。另一方面,在信息與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使得會計電算化面臨著越來越快的技術更新和操作系統更新,傳統職業學校的電算化教學模式已經不適用于新的環境了。例如,當前的中等職業學校發展狀況各不相同,一部分學校受設備條件的限制,授課的方式還是采用面授的形式,而不是上機型的實踐指導方式,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機械式的操作規則,這種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另一部分學校雖然采用了多媒體教學,學生也可以當堂練習軟件的操用,但是實驗材料基本上就是教材配套的實驗資料,缺少符合實際需求,適合企事業應用的實驗、實習資料。網絡技術在會計電算化中的應用更是微乎其微,電算化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今后學校的教學形式將主要應用校園網和互聯網的方式,中等職業學校的電算化也應該積極適應這種變化,廣泛地開展網絡教學。
2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現狀:
教師能力極力制約著會計電算化的發展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實踐性極強的專業課程,它是融會計學、管理學、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為一體的邊緣學科。會計電算化教學對教師的綜合知識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會計學與計算器畢竟是兩個跨度很大的學科,長期以來,很多學校缺少綜合能力較強的專業課指導教師,不能將會計學與計算器相融合,這就使得會計系列課程的內容與計算器課程的內容相脫節,這樣就極大的阻礙了會計電算化教學的深入發展。因此,培養和引進具有復合型知識結構的教師已成為會計電算化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注重會計電算化專業課教師綜合能力的培養,強化其教學的綜合能力
3.1教師職教理論水平的培養
一是要積極組織教師參加新會計制度、新會計準則等會計理論的學習,及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二是要鼓勵教師參加會計人員繼續教育;三是積極與當地的財政局、會計師事務所、尤其是財務軟件有限公司緊密合作,采取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對教師進行會計理論了短期培訓。
3.2教師專業技術水平的培養
一是積極采取措施,鼓勵教師深造,提高教師學歷層次;二是采取多種激勵機制,鼓勵教師參加教研與科研,培養和提高教師的教研、科研能力。
3.3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
一是重視“雙師”素質教師隊伍的培養,鼓勵教師參加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并支持教師到企業、到會計師事務所兼職。這樣教師可以將自身的實踐經驗帶到教學中來,為專業教學提供了豐厚的知識積淀,同時使專業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二是采取教師之間的相互聽課制度,使教師在相互聽課的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提高教學能力。三是采取以老帶新、優秀教師說課及上公開課的方式,讓優秀教師傳授教學經驗,以便教師共同提高教學能力。
3.4教師教學手段的培養
中等職業學校不單要重視學校教師的整體質量,更要充分考慮到教學設備投放的整體質量和效益,還要加強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和具體操作環節的培訓,提高其直接應用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比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法、實驗操作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還可以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相結合的方式。可能的情況下,教師要充分利用現場教學法,積極引導學生思考,活躍課堂教學秩序,充分提高上課學生的學習興趣。會計電算化是一個復合型專業,作為一個邊緣學科,其理論性和實踐性都結合的相當緊密,尤其在現代會計電算化普及程度相當高的情況下,其實踐性越來越重要,對于中職學校而言,如何發展會計電算化專業才更為合理,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電算化人才,使其能夠適應經濟的快速發展,適應入世以后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已經成為一道課題擺在了中職學校的面前。這就要求我們有一個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以激起學生濃重的認知興趣,培養出會計電算化專業技術應用型人才,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作者:張秀蘭單位:內蒙古扎蘭屯林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