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問題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問題研究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高校教育事業迅速發展,而建設高質量的高校教師隊伍這一任務取得了巨大的成績。在新世紀,我國的教育觀念快速發展更新,各種教育體制變革不斷推進,全面實施完善的高素質高校教育的任務還十分艱難,而有效的促進高校教師的專業發展,特別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更成為提高高校教育質量,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關鍵。高校教育,育人為本,師德為先。然而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是師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具有重要影響。文章通過拆分高校教師職業道德體系的結構,分析現有評價體系的現狀和缺點,從而建立科學并且有效的評價體系。

      [關鍵詞]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

      1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

      根據國家教育部出臺的《高等院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關于教師職業道德可以總結為八個方面和五大關系,其包含的八大方面:教師職業理想,教師職業責任,教師職業良心,教師職業作風,教師職業紀律,教師職業技能,教師職業榮譽,教師職業態度。五大關系分為:教師與學校的道德建設,教師與學生關系的道德建設,教師與同事關系的道德建設,教師與同行業者關系的道德建設。通過幾十年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摸索,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形成了相對完整的教育評價體系。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隸屬于教師評價的一個方面,它是促進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水平的完善和提高,不以獎懲為主要目的,以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價值判斷為核心,通過上述的五大關系可知評價主體為教師、同行、學生,客體為學校等。由于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分為八個方面,因此評價的手段也具有多樣性。評價的方式應該有嚴格的標準和規范,將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置于專業規范之中,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才能擁有全面的評價,否則,會削弱評價的整體嚴肅性。在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建設中,最為重要的實踐環節就是教師職業道德評價,而科學有效合理的職業道德評價能夠正確的引導高校教師的道德行為,同時保證道德評價的信度與效度,全面發揮道德評價的功能,有助于高校的整體師資建設,促進高校更好地向社會輸送全面的人才。

      2高校教師道德評價體系面臨的問題

      2.1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主要采取第三方的方式進行

      所謂第三方評價即為社會或者他人評價,而忽略了個人作為職業道德主體的自我評價。同時,在第三方評價中的社會評價,高等院校所組織的考核單位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傳統風俗以及社會輿論等對教師的道德評價有限。在這種形式下,教師個體只能被動接受,[1]從而會讓教師產生抵觸情緒,最終影響評價結果的科學性。

      2.2評價的內容不準確

      關于“德”的評價包括黨和國家的路線、政策、方針以及學校各種規章制度的遵守情況。然而從教師整體專業發展來說,對于教師的評價主要是德、勤、能、績、廉等方面,但高校進行評價的重點都是關于科研成果和教學。評價的指標主要就是遵紀守法、教書育人、愛崗敬業等方面。例如“全面貫徹黨的方針政策、自覺遵守規章”等,可以看出指標的設計往往進行大量的理論性描述,評價沒有進行二級三級指標細分。絕大多數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考核反映的是教師的部分行為,高校重視科研工作和教學工作等指標的外在性量化,輕視道德,重視業務量。整個過程缺少對學生培養質量的長期跟蹤考核和觀察,沒有辦法從本質來考察教師的道德現狀。不能充分考慮和尊重差異性,評價內容整齊劃一。不能很好體現時代性、地域性以及學校和教師的特殊性。[1]

      2.3評價的程序不合理

      大部分高校都是采取從上而下的程序進行。具體分為:一是教師自我評價,填寫考核表總結;二是360度測評,同事、學生、領導考核小組打分;三是根據排列出來的總分比例,確定教師評價等級;四是由學校審核結果,最后將考核結果存入檔案。從管理的角度講,這樣的評價具有全面性,但會導致評價程序的復雜和瑣碎,在具體操作中顯現出問題。現有的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主要包括考核領導小組評價、教師之間互評、學生評價和教師個人評價幾個部分,分別賦予權重比例分值,采用年底一次性打分的方式進行。這種考核方式大多數都是在學期開始或者學期結束,通常會與學校安排的期末考試和年終學術任務一起進行,這時高校教師因忙于應付,所以考核工作隨意性較大。

      2.4評價的結果相對比較性差

      高校對于教師職業道德的評價往往是抽象的、定性的,對于教師的思想表現、工作任務、工作實績等情況進行具體量化的衡量缺少體現,所以評價結果相對比較性較差,極易出現“千人一面”的通病。并且,實行的群眾監督評議制很難落到實處,只要不發生嚴重的過失行為,干與不干、干得好與干得不好沒有什么可比較的差別。根據《高等學校教師職業道德修養》可知“實現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理想要求與高校教師個體全面發展相統一”。我們應該綜合發展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道德發展學等學科的相關理論,從評價的實質意義上追溯教師職業道德的真正意義,不僅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提高教師的工作熱情度和工作技能,還要激發教師的思想認識,提升個人的全面技能和素質,實現人生價值。[2]

      3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的構建

      3.1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層次

      3.1.1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原則的評價

      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職業情感:這種情感即為對高等教育事業的事業心、責任感以及熱愛之情。[3]對于職業情感的評價主要是靠個體評價,即道德自律;另一方面,教師職業理想:指教師對于教育工作的選擇以及在工作上達到何種成就的向往和追求。即為教師對于教育事業的抱負和志向,我國高等教師的職業理想為“獻身高等教育事業,不停探索改進個人實際、實用、實做的素質,為我國培養更多更好的全方面發展的人才”。教師職業理想屬于教師的內在行為,所以要采取自我評價。

      3.1.2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評價

      第一,愛崗敬業。愛崗即用一份熱忱的心來對待自己的本職工作,敬業即一絲不茍、認真嚴謹的態度來做好工作。只有做到先愛崗敬業,才能勤勤懇懇,一絲不茍,為高校做出貢獻。第二,心系學生。高校教師在高校里直接面對的人群就是學生,而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極為重要。師生關系的和諧、愉快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反之亦然。這就要求必須做到認真負責的對待每一位學生,既不放任不管,也不苛刻要求以平等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并且理解學生。第三,教書育人。在教書上,要不斷豐富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和理念,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為己任。在育人上,積極的引導學生保持陽光的心態,了解學生的情感狀態和思想,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第四,創新精神。“創新作為活動主體的人所從事的產生新思想,創造新事物的活動,其根本的特征是變革、超越和進步”。[4]第五,社會責任。高校教師的社會責任是高校的發展方向和社會使命所決定的,高校教師的首要社會責任就是文化傳承。文化傳承就是需要教師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立足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研究項目;其次要主動融入地方社會公共服務體系,開展市民講臺,專題講座,與社區互動關注熱點難點;最后還應該走入家庭,開展更多的道德修養教育。第六,樂于奉獻。樂于奉獻的精神就是讓自己的付出大于回報。在社會教育活動中,要求高校教師為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貢獻自己的青春、力量。“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高校教師應當做樂于奉獻的楷模。

      3.1.3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范疇與評價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的范疇主要包括:高校教師職業道德義務、職業道德良心、職業道德榮譽和職業道德幸福。一是高校教師的道德義務主要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責任,它是由高校教師的規范和道德原則所確定的,這種義務主要是需要自覺地去履行,沒有強制性。義務也需要監督和評價,這時義務就能夠分為他律性和自律性,他律性的評價主要是社會評價,自律性的評價主要依靠教師主體自身的意志。二是教師的職業道德良心是指教師在社會活動過程中積極履行義務所形成的特殊道德責任感和道德的自我評價能力,教師的職業道德良心在教師職業勞動過程中和道德生活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它貫穿于教學中的各個階段,成為思想和情操的精神支柱。這種自我評價始終會受到教師本身道德水平的不同的影響。三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榮譽是高校、社會及個人,對教師職業道德履行情況的肯定以及贊賞。四是高校教師職業道德幸福感為教師在從事教育的活動中一種自我價值的實現、一種目標達成的意識體現。這種幸福感是道德他律和自律共同施以作用而產生。

      3.2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具體方法

      3.2.1評價體系設計的途徑

      第一,層次分析法。建立評估指標的層次結構(將有關的各個因素按照不同屬性自上而下地分解成若干層次),其次構造判斷矩陣,計算權重向量,最終進行一致性檢驗。第二,德爾菲法。首先組成專家小組,按照課題的知識范圍,確定小組成員,一般不超過20人。其次向專家提供預測問題,所需相關材料,接著由專家做出問題答復。再次根據各個專家所接拿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預測意見,并說明是如何根據材料做出自己的預測。最后將各個專家第一次預測的結果匯總,制成圖表后進行對比,再分發給各個專家,讓其互相比較不同意見,做出第二次預測。經過三四輪的匯總反饋以后,致使每個專家的意見趨于一致。

      3.2.2評價程序

      首先要對評價指標進行一定的簡化,在分析借鑒總結的基礎上,適當對評價標準進行最優處理。其次需要加強校園網絡信息化的建設,強化完善網絡考評系統,利用校園網的平臺,在網上進行360度考核。

      3.2.3評價方案的制定

      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方案制定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需要解決教師道德評價的有關部門職責權限劃分不清的問題。通過制定評價方案,確定道德評價工作的主要部門和次要部門,將具體的工作安排到各個部門里。將教務、網絡信息中心等部門的評價標準進行整合,避免相同工作沖突,影響效率。[5]第二,教師道德評價中要充分考慮指標細化、評價原則和內容等,不能單單只重視指標,要有完備的方案。第三,充分發揮前饋控制、同期控制和反饋控制的作用,降低突發情況的概率。總之,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的體系完善是一個連續的過程,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評價體系和機制也應該與時俱進,這樣才能全面并且高效的發揮評價的功能,引導高校教師向更高層次的職業道德方向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德銘.高校教師職業道德評價體系構建問題研究[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3(5).

      [2]王光彥.試論高校師德評價體系的構建[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3]王光彥.現行大學教師績效評價制度的反思與改善[J].中國高等教育,2012(4).

      [4]童夏雨.高校師德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未來與發展,2014(6).

      [5]蘇亞民,董銀紅.論民族高校教師績效考評機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1(22).

      作者:張凱杰 單位:東北林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最新亚洲成av人免费看|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午夜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偷av男人的天堂|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ⅴ|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久久九|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夜夜亚洲天天久久| 亚洲欧洲综合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 | 亚洲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不卡久久|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日本va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亚洲邪恶天堂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无限乱码一二三四区|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人成网站色7799| 亚洲成年人啊啊aa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2020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在人线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