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增值企業內部審計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加強內部審計人才培養的力度
企業應當明確內部審計工作對人才的能力要求和職業道德要求,在招聘和培訓人才的過程中注重對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豐富的工作經驗的人才進行招聘和培養,做到在實際的審計工作中熟練掌握專業標準,精準運用相關準則和技術,使審計理論和內部審計實際工作緊密結合在一起。與此同時,內部審計人員在協調能力、理解能力、溝通能力上要不斷提升自己,在面臨會計政策變更、服務對象轉變、生產經營規模擴大等問題時能夠及時應變。企業應該選擇適合內部審計工作的人員進行指導和引領,使這些人才能夠獲得快速成長。不同級別的內部審計人員應該選擇適當的培訓方法和指導模式,制定與之相適應的進修和再教育計劃,使得審計人員的整體結構得到優化和提升。在此,筆者認為企業應該針對內部審計工作建立有效的績效考核制度和激勵制度,不斷提升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對內部審計人員的工作進行績效考核,并根據考核結果進行客觀、準則的激勵能夠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挖掘內部審計的人員的潛力。內部審計績效考核和激勵制度能夠使得企業對工作人員的素質和能力有客觀、準確的認識,通過定量和定性的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素質最終能夠獲得質的提升。現代內部審計工作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在于培養具有競爭力、專業性過強的審計團隊,只有內部審計工作人員的素質達到了和內部審計工作相適應的要求,企業才能夠對生產經營過程中的效率進行審查,也才能夠實現企業增值。
二、重視內部審計的增值作用
企業應當重視對企業經濟績效的評價,內部審計工作的基本目標在于對已經完成的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客觀的評價。內部審計人員通過對行業內部相關的法律法規、經營政策、行業數據等資料進行收集,向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工作流程了解,運用調查表法、記述法或者流程圖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流程進行正確的了解和掌握,對若干的控制點進行測試和監控。對資料進行分析的過程中我們能夠了解到企業是否獲得了預期的經濟利潤和經營效果,以此來評價經濟績效的完成程度,提出改進措施和建議,以便更好地實施內部控制,使企業邁向健康發展的道路。企業要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質量審核作用。企業的正常運行和發展離不開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管理和監督,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要環節在于其在控制評審過程中的質量監督作用的發揮。企業要委派專人對內部控制、監督檢查、內部審計質量考評制度的審核工作進行負責,及時獲取審計證據,做好事中控制工作。企業還要重視內部審計工作的細節管理作用。一直以來,內部審計工作的本質在于內部控制評審工作,內部審計在企業中作為一種獨立的職能存在,它能夠審核和記錄企業內部關鍵流程和關鍵點,通過測試關鍵流程和關鍵點是否符合工作要求,企業能夠評價內部控制制度的發揮效用。在這個過程中,內部審計工作應當發揮主導的作用,外部審計工作的很多理論和原則可以用于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去。內部審計人員應當確定各項內部控制工作的工作原則,并將內部控制工作和相關的認定聯系起來,這就要求審計人員重視對概念等細節的理解!制定審計計劃,完善審前調查,編制實施性操作性強的審計實施方案,加強審計工作底稿的質量控制,按照內部審計準則的要求,取證要符合充分性、相關性和可靠性。最重要的是有充分適當的審計證據來支持審計結論,在內部審計結束時應對實施階段取得的審計證據進行綜合整理,對審計報告的結論和事實依據進行復核,確保內部審計報告結論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并針對審核檢查出的問題及時制定糾正措施,對改正過程嚴格進行跟蹤檢查和控制。
三、實現內部審計工作在風險控制、公司治理領域的增值作用
企業要在內部審計章程中列入風險管理的內容。內部審計部門受企業高層領導當局的指導,企業內部審計部門的工作宗旨、原則和方針都要以書面的形式正式的確定下來,并獲得高層管理當局的授權審批,內部審計章程應當將參與風險管理的權利寫入到內部審計章程之中,便于內部審計人員在風險管理過程中提出自己獨立的建議和意見,提升內部審計人員對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為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更重要的保障。企業應當不斷優化內部審計人員的人才結構,并建立完善的人才流動制度。內部審計工作人員不僅僅應當具備會計專業知識,更當對經濟學知識、計算機知識、管理學知識、舞弊檢查知識有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內部審計部門采取人才流動制度能夠使得人才獲得全方位的發展,不斷提升內部審計人員把握風險管理的能力。
四、總結
內部審計部門要加強與治理層、管理層、外部審計人員的溝通,企業組織在本質上是一種受托責任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內部審計職能應當滲透到各個層次的受托責任關系中去。內部審計工作應當和董事會、高級管理層、中級管理層、客戶和供應商、外部審計人員取得及時的聯系,對各個層次的工作質量有整體的把握和了解,能夠有效處理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之間的沖突,充分利用外部審計人員工作的專業背景,進行信息共享,相互促進工作開展。
作者:朱浩單位:江蘇永鋼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