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基建工程內部審計問題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經濟的發展給教育帶來了改革的勢頭,而做為教育先驅的高校,更是無可避免的要進行教育革新和擴招,面對著逐年增加的學生,使高校基本建設問題成為了近幾年社會的熱點,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反腐倡廉工作提上了日程,做為焦點的高校基建工程內部審計也被推到了浪頭,雖然在工作中也取得一些長足的進步與發展,但也出現一些相關審計問題,如何找到問題所在,掃清困難,排除障礙,是擺在我們面前亟待解決又迫在眉睫的問題。
關鍵詞:高校基建工程內部審計內審問題
高校內部審計是一項相對很特殊的內部管理方法和控制手段,其審計的目的就是在監督、監管和審核下,讓其它建設部門和別人把某項建設或是某一部分工作按照制度和規章的規定做好,落實。按照國家相關法律和法規規定,高校內部的審計人員有依法審核本校內基礎建設項目的責任和權利,但往往高校的側重點是教學和科研,對于基建工程的審計工作經驗不足,實踐能力不強,內部審計人員又少,審計力量薄弱,雖然在整體工作中也既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很多不良現象也相繼滋生,高校這塊圣潔的土地也未能幸免,尤其是高校的基本建設工程更是炙手可熱爭搶之地,在不同程度上給高校基建工程內部審計制造了障礙,使之也出現了不同的問題。
一、目標定位問題
高校建設項目內審主要是為了保障和促進建設項目可以按照規定和程序,高質量、高效率、有速度地進行。但在內審之中高校往往會把工程項目的造價與內審工作相結合,混淆了效益和造價,質量與工速之間的概念,而且也把內審工作標的定位偏差,在整個高校基建內審工作中建設項目本身的質量審查是一方面,更為重要的是對于高構基建管理工作的審查,以及管理質量和效果的審查才是重要的方面,而當前的基建內審往往只把審核的工作重心放在了工程質量和決算的審查上,勢必會擾亂高校基建工程內審工作的定位方針,內審定位偏離,掃尾也會導致審計人員工作方向錯亂,審計職能作用缺失,審計形式單一,更不用談審計工作之后,如何提出客觀的、指導性及建設性建議了。
二、獨立缺乏問題
高校的審計機構和部門一般成立都較晚,甚至有一些高校還沒有自己相對獨立的審計部門,即便是部門的設置,但是就高校基建工程這方面往往就沒有專門的科室和專屬審計人員,筆者為了調查這一現象,隨機對全國的100所高校進行抽查,選取了其中的50所學校做為對象,通過這一調查,筆者發現幾個問題,有一些很著名的高校審計部門在網上的主頁都不存在,更不用說如何對外公開審計數據和結果了,甚至有一些高校雖然設置了審計部門或處室,但是往往會與政府的紀檢機聯合辦工,再者,一些相對較小的,或是知名度不高的高校,其自己專有的審計部門的比率就越小,和政府紀檢機構合辦的比例就越大。這些現象不僅僅使高校自己的審計工作不能相對較為靈活的開展,有時還會和其它聯合辦工單位的審計工作混淆,再加之政府紀檢單位的審計工作本來就業務繁重,往往對于高校基建工程這邊的審核工作就會拖延和放緩,時效性就相對較差、工作效率也不會很高。
三、審計環境問題
目前,我國建筑市場非常繁榮,并且發展也基本成形,由業主、承包商、監理這三大建筑工程主體組成。面對著如繁雜的建筑行業市場,高校基建工程內部審計和管理也形成了對這三方有針對性的監督和審核系統,像建筑、學校管理、社會監理、審計部門以及其它外部系統等五大系統,而這五大系統就構成了高校基建工程審計工作的主要大環境。當下,這一環境卻不容樂觀。首先是高校監管不完善,部門人力薄,審計任務重,監管不能全面顧及,所以導致了一定程度上的建設質量問題和管理疏松問題,再加之一些審計人員專業性不強,責任心又差,人浮于事,審計只走走形式,看看表面,更有甚者職業操守低,與施工方相互勾結,使審計結果虛假。其次,建筑市場紊亂,大部分的建筑行業都呈現出低糜肯瓶頸態勢,同業間競爭惡劣,壓價造價,在一定程度上給工程的質量造成了隱患,間接地損害了高校師生的基本利益。最后有一些社會監理單位或是監理機構資質不全,而國家對這方面要求又沒有提上日程,大部分監理公司都是掛靠單位,監理市場混亂,監理人員參差不齊、松散、素質不高,也給本來就不樂觀的內審環境又雪上加霜。
四、制度缺失問題
制度永遠都是實踐的方向和指示旗,只有健全的制度才能確保前進的正確性和時效性。可是當下,我國高校基建工作內部審計制度不健全同,缺失現象嚴重,使本來就是新生事物的高校基建內審方向盲目。筆者對述抽選的50所高校,再次進行調查,發現無論哪所高校者相應的制訂出符合本校特點的一些內審規章制度,但就統計來看在全程跟蹤,質量監控,審計公示等方面制度還相對薄弱,再加之,高校的這些工程內審制度的制訂一般都以國家的審計制度和上級部門的要求而草擬出來的,其系統性、客觀性和獨特性有隙可尋。
五、審計質量問題
最后,內審工作的優劣程度、規模范圍、側重重點、客觀科學、真實正確、完整全法等因互都決定著整個高校基建工程內審工作結果。而目前我國高校基建工程審計質量問題卻不容忽視。首先是內容不全面,重點太局限,工程建設一般包括著像招標、立項、規劃、設計、施工管理、收工結算等等過程,但往往高校通常會把收工結算做為重點進行審計,只注重資金的流向和材料的使用,其它過程和審計步驟并沒有列入重點審計項目。再者,審計工作前,資料收集不全面,資料正確性和真實性也有待考查,審計計劃也不完善,后期跟蹤不及時等問題也層出不窮。
參考文獻:
[1]霍志杰.內部審計質量控制與操作規程[M].天津:天津大學,2008
[2]孫建瑞.高校基建工程審計方式的三個轉型[J].中國內部審計,2006
作者:郭曉東 單位:吉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