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才培養模式下園林專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培養目標
以實訓基地建設為依托,拓寬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渠道園林專業是一個實踐性很強的專業學科體系,在探索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園林專業教學機制過程中,應堅持以實訓基地建設為依托,不斷拓寬人才培養渠道:一是要加強學校內部的園林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與現代園林科技發展水平和市場需求相匹配的園林專業教學、科研、生產、實習基地,引進現代園林生產科研的設施設備;二是要加強與地方園林花卉企業的合作,建立校外教學實訓基地,聯合開展園林生產科研活動,建立和完善校企互利共贏的人才培養模式,為學生的實習就業搭建廣闊的平臺;三是利用校內外的綠化養護工作和綠化工程,為培養學生的現代園林工程規劃設計、施工及管理等綜合應用能力提供實踐條件。通過依托實訓基地,實現園林專業教學的“產—教—學—研”的有機融合,不斷拓寬培養渠道,逐步探索出“教學實訓—生產科研—實習就業”一體化的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
2培養措施
2.1以教學改革為基礎
創新人才培養方式課程在教學改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園林專業的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是園林專業人才培養的關鍵問題。在園林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建構過程中,堅持以課程改革為基礎,不斷優化人才培養的內容。結合專業特點及實訓條件,發展基于生產流程的生產式教學模式;劃分實訓土地,責任到人,形成“責任田式”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融入城市園林綠化工程建設,提升學生創業能力,發展“創業式”教學模式。
2.2優化教學資源分配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專業設置上,我校通過廣泛的社會調查和嚴謹的論證研究,在教學課程設計上,根據專業特點,重新調配課程設置和課程內容;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增設了實訓項目,逐步形成基本實踐操作技能、專業技術應用技能與綜合實踐能力有機結合的實踐教育體系;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引進高新技術人才,聘請園林專業的高級技術人員為專、兼職教師,構建學校與社會雙向的專家技能型人才流通渠道和交流平臺;對現有的專業教師進行崗前培訓,鼓勵專業教師從事園林生產經營活動和承擔園林科研課題,把園林理論知識和科學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并通過技術推廣和產業示范作用來擴大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強化技能訓練,通過在崗培訓、高校深造、企業實訓等途徑來強化教師的專業技能,增加“雙師”型教師比例。
2.3加強實訓項目基地建設,促進產學研相結合
2.3.1校內實訓基地及實訓室配置
按照課程改革及職業崗位能力的培養要求,以現有實驗實訓條件和師資力量為基礎,學校對校內實訓基地進行改造和擴建,改善現有實驗實訓條件。根據校內實訓實習的需要,建立了品種園、苗圃園、組織培養研究中心與園藝植物標本室、園藝植物保護實訓室、花藝設計實訓室、植物生理實訓室、栽培技術實訓室和制圖實訓室等多個實訓室,滿足學校每年招收園林綠化專業學生實驗、實訓的需求,能夠支持本專業技能課程“理實一體化”教學及生產性實訓等實踐教學需要。
2.3.2校外實訓基地
校外實習基地為學生提供了教學實習和頂崗實習場所,學校積極與園林企業展開深度合作,簽訂合作協議,按學生人數,確定了學生與企業比不低于10∶1的簽約實習企業,滿足了學生的校外實訓要求。校外實習基地建設遵循以下原則:專業基本對口,能夠滿足園林綠化專業學生教學實習的需求;按就近就地、相對穩定、節約開支的原則選址,至少要在3年內保持相對穩定;應能滿足一定數量的學生進行教學實習所必需的學習、工作、生活條件;有一定數量的具有較高專業技術水平和較豐富教學實踐經驗的兼職指導老師。
2.4堅持能力本位
德育先行針對中職學校學生生活和學習行為的現實特點,以及學生畢業后面對的就業競爭形勢,陜西省榆林林業學校在園林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過程中,始終堅持“能力本位,德育先行”的教育教學指導思想。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在實習和實訓中進行熱愛生活、崇尚勞動的實踐教育,在日常生活中開展品格和言行養成教育,使學生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事。
作者:馬曉梅單位:陜西省榆林林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