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園林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園林工程技術專業開展校企合作的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要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重點。通過實行校企合作的新型人才培養機制,調動行業企業的積極性,建立健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辦學機制,制定促進校企合作辦學法規,推進校企合作制度化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校企合作,是世界發達國家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成功手段。在日本,企業眼中的教育是職業教育;在德國,企業手中的教育是職業教育。可以預見,隨著我國教育體制的改革,校企合作機制將會得到進一步完善。在國家政策的指引下,校企合作將成為園林院校專業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2.1開展校企合作,讓專業適應社會與市場需要,實現“雙贏”
高職院校通過園林企業反饋的意見及人才需求動向,結合市場的供求關系,加強學生的實操實訓,有的放矢地培養園林人才。另外,校企合作,實現學校與園林企業的信息及資源共享,學校利用園林企業提供的實踐設備及實操場所,園林企業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實現學校理論學習與企業實踐融通的機制,實現學校科研和企業技術應用的優勢互補機制,實現節約成本的校企“雙贏”模式。
2.2開展校企合作,提升教師實操能力
教師是提高學生素質的最重要因素,學生素質的高低是其是否能順利進入企業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建設高職園林專業師資隊伍時,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安排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到企業參與實踐工作,從而提高教師的專業素質,間接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
2.3開展校企合作,建設特色高職園林專業
校企合作,是一種注重理論學習與實操聯系,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及關注市場動向的校企聯合培養體制。校企合作,走在市場前沿,掌握市場的最新動向;貼近生產前線,掌握最先進的生產技能。培養學生能更快更準更強地適應崗位是校企合作的追求目標。通過校企合作,建設創新的人才培養方案、創新的辦學體制及創新的實訓手段。因此,校企合作是高職院校建設特色園林專業的重要方法。
3高職院校園林專業開展校企合作的主要模式
3.1參觀實習模式
參觀實習模式是教師根據課程需要,安排學生到行業企業中學習參觀,由企業提供實習基地及設備,并由企業專家進行生產教學實踐指導的模式。目前高職園林專業課程的實習主要以參觀公園、參觀園林工地及參觀苗圃生產基地為主。
3.2校園產業模式
學校結合校園建設或校園產業園區的開發,出資建設園林項目。企業承接校園園林工程項目后,安排園林專業學生參與園林工程的建設。通過企業專家及學校教師對學生進行園林設計、施工、概預算等具體工作的雙師指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
3.3企業頂崗實習模式
高職院校在大三的人才培養模式上,主要實施企業頂崗實習模式。由校方推薦或學生自己尋找頂崗實習的園林企業,學生進入企業中參與各項工程的設計、施工、管理、栽培和養護等工作。通過一年的頂崗實習模式,讓學生在畢業前直接與工作單位對接,提前掌握企業的工作模式,提高實踐能力,增加工作經驗,拓展人際脈絡,為學生畢業踏上工作崗位提供充分的準備。
3.4訂單式校企合作模式
訂單式培養,是學校以企業用人協議為依據,以企業的用人要求來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其最終目的是要實現對口培養。訂單式培養的人才培養機制,打破以往注重知識傳授的傳統模式,把學習目標與工作要求結合起來,把理論的實用性與實踐的要求相結合,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工作過程的演練。
3.5工學結合校企合作模式
高職園林院校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需要請企業專家進行綜合指導,以改變現有的人才培養方案,使培養學生的過程,成為既培養學生的學歷教育,又成為培養學生參與社會職業資格培訓的過程。學生在學校的學習過程中,利用一部分時間參加企業的工作,加入實踐生產,使學習與工作成為共同體,從而培養出既掌握一定理論水平,又掌握一定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
3.6“校中廠,廠中校”的校企合作模式
校中廠是由學校提供相應的工作場所,以低廉的租金吸引園林企業進入學校開展生產,園林企業為學生提供相應的工作崗位,并對學生進行技術指導。廠中校是學校直接在企業建立培訓教學基地,相關的課程實習實訓在企業中完成,并由企業的專家擔任課程的兼職教師。“校中廠,廠中校”的校企合作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增強學生的實操能力,對高職院校園林專業的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
4結語
校企合作,是學校提高學生實操技能的一種新型合作關系,園林高職院校加強與企業的合作,開展適合學校的校企合作模式,以提高高職園林專業學生的應用技能。
作者:周羅軍 單位:廣東科貿職業學院環境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