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為了提高園林專業學生的現代化軟件應用能力,文章首先闡述了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教學現狀,然后提出了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最后論述了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改革路徑。
關鍵詞: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設計軟件
信息化時代,各種現代化設計軟件在設計行業中大放異彩,以無與倫比的便捷性和驚人的效果表現,受到設計師的青睞。以園林設計為例,從AutoCAD軟件應用于園林設計開始,設計師便從繁重的手工制圖中解放出來。結合Photoshop、3DMAX、SketchUp、Lumion軟件的使用,設計師感受到了更為快捷、方便的設計體驗,制作出了畫面更優美、效果更絢麗的景觀作品。現代化的設計軟件必將改變傳統的園林景觀設計手段,那么高等院校的教學應該如何應對呢?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又該如何改革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基于上述問題,本文進行以下探索。
一、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教學現狀
(一)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的應用軟件
當前園林設計領域傳統的設計軟件為AutoCAD、Photo-shop、3DMAX和SketchUp[1]。由于3DMAX較難,后期處理復雜,過程繁瑣,耗時費力,在園林設計領域逐漸被SketchUp所取代。Lumion軟件以其簡單易學、素材豐富、效果逼真、所想即所得的優點迎合了市場“短、平、快”的需求,迅速在景觀設計界風靡,越來越多的高等院校已經開設了相關課程。
(二)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師生對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的認知存在誤區。在當前的教學中,部分教師和學生對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的認知還存在誤區。師生過分依賴設計軟件,認為只要學會了幾個繪圖軟件,就能成為優秀的景觀設計師。有些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與園林專業的基礎知識和后續課程建立聯系,這種情況以AutoCAD、Photoshop軟件相關課程居多。學生對學習軟件與學習專業課之間的關系認識不到位,部分學生錯誤地認為只要學習好了軟件,就能“縱橫”于園林行業。其實軟件只是一個工具,學習軟件是為了利用一個比較好的工具來減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繪圖品質、同信息化時代接軌;學習專業課是為了提高設計能力、培養設計思想、激發設計靈感。因此,學生不能只專注于軟件的學習,忽略專業基礎知識,更不能割裂軟件學習與設計類課程的聯系。學生要處理好“設計能力—設計思想—設計手段”的關系。2.課程時數少,不能滿足學習要求。目前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有“計算機輔助制圖”“3D及圖像處理”“效果圖制作”,這三門課分別承擔了AutoCAD、Photoshop、SketchUp和Lumion軟件的學習,總學時為80學時。在有限的課時內,教師需要把軟件的命令、操作技巧講清楚,并且還要讓學生在園林設計中學會靈活運用,難度非常大。由于課時所限,授課教師若想將自己的設計心得、繪圖經驗傳授給學生,則必須講得快,可一旦講快了,學生就接受不了,消化不了;如果授課教師講得慢,學時又不夠。3.課程考核方式單一。“計算機輔助制圖”“3D及圖像處理”“效果圖制作”這三門課的考核結果雖然采用結構式成績,即考勤、作業和期末成績之和,但這個結構成績還不夠科學,比較單一,沒有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體現出來,評價缺乏過程體現。
二、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鑒于上述問題,課程教學改革首先應明確教學改革的目的是使學生所學最終能與社會接軌,畢業后能夠從事園林設計工作和繪圖工作。所以教學改革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緊隨時代潮流。在教學中,實踐與理論要同時抓,即教師在實際案例中不僅要講解繪圖方法與技巧,還要講解設計理論,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
三、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的教學改革路徑
(一)根據市場需求,篩選設計軟件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的設計軟件版本會不斷升級,新的設計軟件會不斷涌現,篩選與社會發展匹配的軟件就非常重要。對于軟件的篩選,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與新興市場相匹配,對于市場主流設計軟件,高校應該及時跟進;二是所選軟件要精,不能太多,且各個軟件之間有較好的兼容性。例如,AutoCAD軟件可升級為天正AutoCAD,Photoshop、KetchUp、Lumion軟件則要及時更新版本。每更新一次軟件,繪圖的效率和效果都會大幅度提高。另外教師要及時關注VR技術、GIS、參數化設計在園林中的應用,考慮將其納入課程教學中。
(二)優化教學內容,注重應用性、銜接性和前沿性
傳統的教學中,各軟件教學之間缺乏聯系性,教師上課所用實例也較為零散。在教學改革中,教師可以采用套圖進行綜合訓練,讓學生選取同一個場地進行設計,在“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中運用CAD綜合訓練平面設計圖的繪制;在“3D及圖像處理”課程中使用Photoshop、SketchUP軟件進行平面效果圖、景觀節點效果圖、三維模型制作的訓練;在“效果圖制作”課程中繼續完善各類效果圖、三維模型;最后在Lumion軟件中完成動畫的渲染。教師在選擇設計場地時,要合理把握場地的復雜程度,難易適中,既要保證訓練的質量,又不能使學生產生畏懼,同時設計理念要緊隨時代潮流,具有前沿性。
(三)優化教學方法,注重綜合能力的提高
教師應將案例教學法、模塊教學法貫穿于教學全過程。在各軟件的基礎訓練階段,將所繪圖形與園林實景對應起來,培養學生“圖紙———實景”的轉化能力,提高空間想象能力和空間尺度的把控能力。在各軟件的綜合訓練階段,學生應由一個統一的綜合性場地完成四種軟件的制圖訓練。在教學中教師還應采取模塊化教學模式,即三門軟件課程同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組成一個模塊,綜合考慮園林規劃設計和園林工程設計的實訓內容,突出設計軟件的工具性作用。
(四)優化學時配置,保障設計軟件教學效果
由于過去設計軟件類課程的教學時數少,軟件種類多,學生不能充分學習和訓練相關技能,在本輪人才培養計劃修訂中,學校增加了設計軟件類課程的學時。“計算機輔助制圖”課程由原來32學時增加為48學時,“3D及圖像處理”課程由32學時增加為48學時,“效果圖制作”課程由16學時增加為24學時。學時的增加,保障了設計軟件教學效果。授課教師不僅能夠更細致、更深入地講授每一章節的知識點和繪圖技能,還能傳授自己的設計經驗、設計體驗。
(五)優化課程考核體系,突出過程性考核
針對當前課程考核形式單一,缺乏過程性的問題,教學改革設計了“平時考核+課程作業+期末考試”的考核方式,強調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平時考核”包含考勤、平時作業、設計小組討論案例的活躍度等環節。課程作業為每個階段教學任務完成后教師要求學生完成相應的作業任務,期末考試以機考為主,現場完成考試。通過考核方式的改革,使得學生的理解能力、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得到全面提高。總之,針對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教學改革中通過對設計軟件的篩選、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體系的優化,以增強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目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新的設計軟件也會不斷涌現,尤其是VR技術與園林設計的結合,會帶來革命性的改變,計算機輔助設計類課程應該與時俱進,及時更新相關軟件,順應時展。
參考文獻:
[1]劉聘.風景園林專業計算機輔助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科技視界,2017(29):62-64.
作者:李光耀 程朝霞 單位:運城學院生命科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