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電子商務正在快速發展著,在國際貿易中也被廣泛使用,傳統方式受到較大沖擊,逐漸推向無紙化發展。而電子商務既給國際貿易帶來了發展,又帶來了一些挑戰,我國加入WTO后,對外貿易在經濟發展中地位逐漸提高,如何面對電子商務與WTO帶來的挑戰,這不僅關系中國企業的前途,也關系我國經濟發展的趨勢。
一、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1.積極影響。
1.1簡化貿易的流程。
在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技術可以簡化貿易的流程,網上訂貨、促銷、談判等都是國際貿易中新的使用形式。商務技術中EDI發展較成熟,EDI整合信息技術與社會化服務,將電子數據進行交換,在貿易的運輸、商檢、結匯、保險等過程中降低人力、財力、物力的使用,減少交易的成本和流通的費用,提高國際貿易發展的節奏,這種電子交換,可以突破地域的限制,讓全世界以信息技術為連接形成一個大市場,加快全球經濟的發展,增強各國之間的貿易連接與合作。
1.2改變國際貿易管理模式。
電子商務以信息技術為中心,使用信息技術能夠改變傳統格局,提供給貿易市場信息,增強國家之間貿易資源的合理配置,發揮市場的作用。利用EDI,可以將信息、商業、資金、物流整合進行經營管理,改變傳統貿易中、經銷、寄售的方式,減少交易中的時間、空間、物質的限制,加快國際貿易管理上的改變。
1.3促進國際貿易多元化。
電子商務的應用,使得大量虛擬企業出現,虛擬企業利用信息技術將單個企業整合為組織,進行分工合作、優缺互補、共享資源、利益均沾,完成單個企業無法完成的市場功能;可以減少中介貿易企業,經銷商與消費者直接聯系,對中介外貿企業具有較大的沖擊,電子商務運營商的出現,也為國際貿易的發展搭建了平臺;可以將中小企業作為國際貿易的主體,傳統貿易中,受到海關限制,只有實力強的大型企業和國有企業能進行國際貿易,而電子商務降低了國際貿易的標準,讓中小企業都可以使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有利于國際貿易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1.4改變國際貿易監管形式。
電子商務可以將國際貿易推向無紙化和網絡化的方向發展,改變了政府監管國際貿易的形式,在海關進出、海外退稅、申請進出口許可證、外匯核銷、商品進出口檢疫、海關統計、商品配額招標等都是用電子技術,增強了監管的效率。
1.5促進技術、服務貿易的發展。
在電子商務的影響下,國際市場不斷提高虛擬化,信息是重要的交易因素,用信息資源代替物質資源,將國際市場建成虛擬電子市場。技術貿易正向知識型和信息型方向進行發展,技術貿易得到長久發展,對各國技術與產業結構的升級有著重要影響;服務貿易也在不斷的發展,特點是管理咨詢、教育、醫療、法律等國際服務貿易都在迅速發展著。
2.消極影響。
2.1造成稅款流失。
電子商務的擴大增加了交易的數額,也會使得企業出現避稅的行為,避稅的形式較多,就會造成稅款流失,主要原因有:電子商務交易中有虛擬化與無紙化的特點,經營貿易的國家、地點、收入來源地還都不確定,就增加了稅務機關稅收的難度,對國際稅收的管理也難以確定,容易出現國際之間稅收的沖突,也可能出現避稅的現象;電子商務的發展也使得一些計算機進行機密,也增加了稅收機關掌握和收集納稅人交易情況的難度;稅收工作的改進落后電子商務發展的速度,可能出現缺少稅收征管的現象,也就導致稅款的流失;電子商務降低中介機構地位的同時,使得中介機構減弱代扣、代繳、代收的作用。流失稅款就會減少國家的收入,雖然各國已經重視該問題,但還沒有真正制定解該問題的措施,這不僅要加強信息基礎的建設,還要將海關、銀行、外匯管理部門進行連接,加強國際間立法、監察的合作,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稅款流失的問題。
2.2加劇馬太效應。
發達國家意識到電子商務對經濟的影響,加快信息技術與信息產業在各行業內的應用,制定全球電子商務的框架、標準、協議等,爭取在國際經濟中搶占先機,增加與發展中國家的距離,加劇了馬太效應。發達國家利用完整的信息設施、先進的技術,使得貿易逐漸向電子方向發展,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速度遠差于發達國家,電子商務可能會給發展中國家帶來后來居上的趨勢,但是也增加了參與國際貿易的標準,反而惡化發展中國家的貿易現狀。
二、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的應用現狀
1.各國的電子商務水平。
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走在發展的前列,非洲也開始發展電子商務,但整體發展的水平較低,巴西、墨西哥的電子商務普及較快。我國電子商務發展雖然剛剛起步,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只出在傳統階段,但我國電子商務發展比較迅速,交易額每年都在穩定增加,前景較好。商務部《電子商務“十二五”發展指導意見》中指出,我國2015年使用電子商務的比例會達到80%,使用電子商務進行國際貿易占我國貿易總值的15%。總之,國家之間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中存在不同,就會導致國際貿易發展不均衡,相對來說,發展中國家還處于劣勢地位。
2.EDI技術。
發展信息技術是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的關鍵因素,EDI是信息技術應用國際貿易中并結合貿易實務的產物,產生于二十世紀中期,經歷出現、發展、成熟三個時期,隨著互聯網安全性不斷升高,可以用互聯網作為EDI傳輸的平臺。
3.國際貿易的法律法規。
電子商務的法律是國際貿易的基本保證,如果沒有完善的法律法規,就會使得交易過程中風險增加。貿易的雙方都會使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利益,這就不能避免出現不法分子,破壞交易的規則,所以必須要完善國際貿易的法律法規,規范電子商務的發展方向、范圍、戰略,健全法律法規會對貿易市場產生積極影響,才能維護國際貿易中電子商務的正常發展,更好的維護雙方的利益。
4.信息基礎設施。
國際貿易中應用電子商務最基本的就是信息技術,而信息技術的設施也逐漸被重視,美國與歐洲國家推廣電子商務的同時也在建設信息設施,在日本、新加坡、日本等不僅有高質量的電子商務活動,還具備高水平的信息設施,使得二者同時發展。
5.物流環節。
其他國家的物流發展較快,而我國物流行業剛剛發展,還是處于分散、多樣的管理,可能涉及交通部、鐵道部、民航、農業部等部門,各個部門有交叉,而物流管理中還存在部門分割、板塊分割等問題,在物流的硬件上,裝備設施功能單一,還不能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為了改善物流的現狀,加強建設基礎設施的同時,也要引進競爭體制,提高物流的服務水平和質量,各個交通部門也要發揮作用,從而提高物流的效率,也可以建設物流中介機構,將中介實現電子化,建設電子物流網和資金網。
三、結語
隨著計算機與互聯網的快速發展,使得電子商務對國際貿易產生許多影響,對國際貿易的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各國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呈現不同效果,而我國要學習發達國家的經驗,改善我國電子商務中的問題,增強電子商務在國際貿易中的應用。
作者:陳生旺 單位:西安思源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