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農業生產率變動及影響探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業生產率變動及影響探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農業生產率變動及影響探析

      1遼寧農業勞動生產率變動趨勢分析

      反映農業勞動產出效率的最直接指標是農業勞動生產率.本文選用農業勞動生產率指標,即勞均農業產出作為遼寧農業生產力水平的研究對象,通過計算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歷史變化趨勢,直觀反映遼寧農業發展變化狀況.本文以第一產業為農業產出值(GDP1),以全社會從業人員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L1)為農業就業人數.用平減指數對(GDP1)進行調整,則農業勞動生產率公式為:LDT1=GDP1/L1.按照上面公式得到可比價格的農業勞動生產率及其變動趨勢。1985年一1988年,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較快.按照可比價格計算,3年間年均增長率為14.9%.這一時期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普遍推行并發揮作用的時期.全省農村形成了以集體統一經營和家庭分散經營的雙層經營體制.這一時期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1985年的118.1億元增加到1988年的227.4億元,年均增長15.5%.糧食產量從1985年的976萬噸增加到1988年的1307.2萬噸,年均增長10.1%.農民人均純收人從1985年的485.7元增加到1988年的699.6元,年均增長13%,恩格爾系數從1985年的51.6下降到1988年的48.5,生活質量明顯提高.1988年~1992年,農業勞動生產率增長緩慢.4年間農業勞動生產率年均僅增長2.5%.這一期間,農民對土地的投入逐漸減少,影響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了穩定土地承包關系,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農業發展的政策與文件.這些對穩定農村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這一時期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1988年的227.4億元增加到1992年的330.1億元,按照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3.9%.糧食產量從1988年的1307.2萬噸增加到1992年的1568.7萬噸,年均增長4.7%.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88年的699.6元增加到1992年的995.1元,年均增長9.2%,恩格爾系數從1988年的48.5上升到1992年的51.7,與上一階段比較農民生活水平增長緩慢.1992年一1996年,農業勞動生產率出現了較快增長.4年間農業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16.6%.1992年9月,國務院了《關于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決定》,明確提出要以市場為導向,繼續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加快高產優質高效農業的發展.1993年7月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用法律的形式確立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導地位,將土地承包期再延長30年.這一期間,鼓勵農業發展的政策、法律的出臺促進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1996年一2003年,遼寧農業勞動生產率出現負增長,由1996年的16.02萬萬人,減少到2003年的13.O4萬元/萬人.這一時期從國際環境看,1997年發生了東南亞金融危機,對我國及遼寧經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從國內環境看,在控制通脹政策的慣性作用下,出現了產品供過于求,農產品出現結構性過剩,內需不足,市場物價持續回落.這一時期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1996年的804.74億元增加到2003年的1215.0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年均增長一0.03%.糧食產量從1996年的1660.1萬噸增加到2003年的1498.3萬噸,年均增長一1.46%.農民人均純收入從1996年的2150元增加到2003年的2934.2元,年均增長4.5%,恩格爾系數從1996年的56.5下降到2003年的43.2,說明這一時期居民的消費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2003年一2009年,這一時期農業勞動生產率在2003年~2004年的快速增長后,2005年、2006年經歷了徘徊階段,從2007年開始又進入快速增長時期.這一時期國家加大了對農村的扶持力度,把“三農”問題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各地加大了對農業的投人,農業勞動生產率顯著提高.2006年~2009年,農業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10.7%.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從2006年的1738.1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2704.6億元,年均增長10.9%.糧食產量從2006年的1767萬噸增加到2009年的1591萬噸,年均增長9.7%.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6年的4049.4元增加到2009年的5956元,年均增長13.3%,恩格爾系數從2006年的41.2下降到2009年的36.7,居民的消費結構和生活水平發生了顯著變化.

      2農業勞動生產率影響因素分析

      為了分析影響勞動生產率的因素,構建了勞動生產率決定模型.模型中,因變量為勞均農業產出,自變量包括:人均耕地面積;灌溉率,即有效灌溉面積與耕地面積的比重、勞均化肥施用量;結構調整系數,用林牧漁三業的產值與農業總產值的比率加以表示;機電灌溉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比重等,原始數據略.采用應用面板數據(paneldata)計量模型對原始數據作實證分析.將勞均農業產出(y)作為被解釋變量,人均播種面積(X1)、結構調整系數(X2)、勞均化肥施用量()、灌溉率()、機電提灌面積占有效灌溉面積比重(X5)作為解釋變量.考慮到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的數量級差距較大,我們對模型中的被解釋變量進行對數變換.則模型的形式為:LnY=OL+盧lX1+盧2+盧3X3+盧4+5X5+s運用這個公式,我們可以分析模型中5個自變量對因變量的影響程度.通過SPSS統計軟件對上述數據做回歸分析,估計模型的參數。

      3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對策建議

      3.1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一是加快發展非農產業,實現農林牧漁協調發展.改革開放以來,遼寧林、牧、漁業發展迅速,林牧漁業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從1978年的20.9%上升到2009年的60.4%,農、林、牧、漁的產值構成由1978年的79.1:2.2:14.3:4.4調整為2009年的33.8:2.6:43.3:16.3,牧業、漁業發展發展很快,同時農林牧漁服務業有了很大發展,由2003年的33.3億元增加到2009年的107.8億元.今后遼寧在協調發展農林牧漁的同時,結合遼寧實際,進一步挖掘漁業與牧業資源,根據漁業發展規劃,充分發揮沿海漁業資源豐富的優勢,提高漁業資源的附加值;二是優化農業內部結構.改革開放以來,遼寧主要農產品產量在發展中結構不斷優化.糧食產量不斷增加,由1978年的1117.2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1860.3萬噸,2009年減少到1591萬噸,其中主要是玉米產量下降較多.棉花、麻類產量銳減,棉花由1978年的23372噸較少到2009年的956萬噸,麻類由1978年的14994噸減少到2009年的9噸,主要是由于產量較低,農民種植棉麻的面積縮減.蔬菜產量則從1978年的652萬噸增加到2009年的2604.4萬噸,較好的滿足了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對蔬菜的需求.伴隨耕地面積的不斷減少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遼寧應該進一步優化農產品種植結構,一方面,在保障糧食穩定生產的同時,調整糧食生產結構,減少大宗糧食的生產,增加雜糧的生產,滿足居民對健康食品的需求.另一方面,增加油料、蔬菜等經濟作物的生產,這不僅可以增加農民收入,還可以滿足城市化進程中消費者對相關商品的需求.

      3.2推進科學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一是走高產、優質、高效、環保之路.在耕地面積日趨減少的情況下,為了滿足社會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必須轉變發展方式,走集約化發展道路,通過積極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新品種,大力推廣先進農業適用技術,實現良種、良技、良好相配套;二是做到科學施肥,提高土壤效力.為了提高產量,農民更多的選擇增加化肥使用量.然而,在一定的技術條件下,農業存在邊際報酬遞減,同樣的產出,需要投入更多的化肥,這不僅會降低土壤肥力,同時也會增加農民負擔.而科學施肥不僅會減少投入,還會保障土壤肥力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為此,各級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應該下放到基層,通過技術指導,提高農民科學施肥的能力.

      3.3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加強農村水利設施建設,提高灌溉效率,增強預防自然災害的能力.改革開放之初,家庭聯產承包經營制度提高了農業生產率,增加了農民的收入.然而,農田水利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無人問津,原有的水利設施因無人管理處于棄用狀態,農民常常因為澆灌不及時遭受自然災害之苦.為此,應采取有效措施、多渠道籌集資金加強水利設施建設,保障農業的可持續發展;二是提高機電灌溉水平和灌溉效率.實證分析表明,機電灌溉率是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的主要因素.因此,在加大農業投入的過程中,應該通過提高機電灌溉率提高灌溉的效率,采用節水灌溉措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

      3.4完善和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提高公共服務水平一是要全面貫徹落實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確保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落實到位,建立健全財政支農資金穩定增長機制,切實改善農民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生產生活條件;二是制定各種優惠政策,積極引導大城市工業生產能力和物流、中介等服務業向縣域延伸,促進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擴展.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形成多元投融資機制.動員社會各界力量,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三是構建現代農業服務體系,積極推進農業標準化生產和信息化服務.重點支持一批大型農產品加工銷售龍頭企業,培育農產品優質品牌.努力用先進的技術設備裝備農業,加強農業綜合配套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科技開發和應用水平.

      久久亚洲AV无码西西人体|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国产成人亚洲影院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 亚洲av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色4444在线观看|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毛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高清漫画| 亚洲视频2020| 亚洲色图古典武侠|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秋霞影院|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资源在线软件| 亚洲国产亚洲片在线观看播放| 亚洲大尺码专区影院|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国产综合AV在线观看| 亚洲高清毛片一区二区|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色欲色欲天天天www亚洲伊| 爱情岛论坛亚洲品质自拍视频网站 |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 亚洲精品制服丝袜四区| 国产亚洲人成网站观看| 亚洲丁香色婷婷综合欲色啪|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 在线观看亚洲AV每日更新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亚洲熟妇丰满多毛XXXX| 亚洲电影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电影院|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v| 亚洲性日韩精品国产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