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貧困縣集中教育活動思路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堅持從實際出發,確定教育側重點
教育活動啟動前,認真開展調查研究,充分掌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基本狀況,為教育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針對不同的對象實行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層次、不同行業、不同群體黨員的特點,確定不同的教育側重點,使活動更具有針對性。一是研究分析找問題。農業縣黨員可以分為領導干部黨員、機關黨員、農村黨員三個層次。三個層次黨員存在的思想問題是有差異的,領導干部黨員可能存在不科學決策、思想不夠解放、群眾觀念淡薄、缺乏處理復雜矛盾的能力等方面的問題;機關黨員可能存在黨員宗旨意識淡化,先鋒模范作用不明顯、不善于做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工作作風務虛等問題;農村黨員則可能存在綜合素質偏低、組織觀念淡薄、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差等問題。針對三個層次黨員的思想問題,進一步篩選出哪些是主要問題、關鍵問題、普遍問題、個別問題、亟待解決的問題,把問題找準后才能選好教育的側重點。二是結合實際定內容。想收到教育效果就必須對癥下藥,切不能“一個方子抓藥”,集中教育活動除上級規定必學篇目外,要根據不同思想狀況的黨員因人施教、因問題施教。領導干部黨員的教育內容要較多一些,層次也要深一些,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黨風廉政建設、領導藝術等,機關黨員則側重大局意識、團結意識服務態度、等,農村黨員就需要進行學習黨的基本知識與學習政策法規、農村黨員迫切需要的實用技術、技能等。三是靈活多樣選方式。要確保教育對象都能取得成效,就應針對不同層次和不同問題的實際,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堅持學習形式靈活多樣,貼近實際。做到領導干部“先學”、工作骨干“深學”、機關黨員“多學”、基層黨員“互學”、流動黨員“促學”、生活有困難的黨員“助學”、離退休人員中的黨員和行動不方便的黨員“送學。領導干部黨員這個層次可采取自學原著做筆記、中心組學習會、集中討論談體會、民主生活會等形式;機關黨員這個層次則可以采取集中學習、專題培訓班等;對農村黨員,要采用溝通引導、參觀學技、結對幫學等方式進行學習。
2堅持統籌兼顧.合理安排教育時間
每次集中教育活動都強調了與當前工作“兩不誤、雙促進”地處理工學矛盾,取得了較好效果。避免工學矛盾的有效辦法就是集中教育的時間統籌兼顧,合理安排。一是條塊結合。集中教育活動一般都是以當地黨委這個“塊”為主,即縣委、鄉黨委都負責轄內各級黨組織的活動開展,有利于加強領導、統一管理、整體推進等。應以塊為主,條塊結合的辦法處理工學矛盾,在業:籌部門、窗口部門等進行上下聯動的“條”主管,如各級學校統一由教育部門統管集中教育活動,時間、方式、內容上都進行統一,時間不耽誤正常教學為:宣。鄉、村兩級黨組織可在縣委的領導下統一安排在農閑時節進行。縣直機關部門則以“塊”為主,由縣委統一安排和推進,但也應利用相對空閑時間進行。二是長短有別。集中教育是否取得成效不完全取決于時間的長短,在不背離教育活動整體部署情況下,根據不同參學單位的工作及集中教育內容等實際來確定集中教育時間。一般來講,縣直機關單位的時間要長,鄉鎮機關次之,村級最短;領導層黨員長些,黨員次之,農村黨員最短。這樣,才能讓不同層次的黨員、不同類型的單位集中精力開展好集中教育活動。三是自由選擇。集中教育活動應在時間選擇上給予更多的自由空間,允許選擇在上班時間、白天進行,也可選擇在周末,晚上進行,還可以選擇假期、假日進行。這樣,便于參學單位根據工作實際、學習內容和黨員情況靈活選擇,確保工作和學習“兩不誤、雙促進”。
3堅持統一與創新,設計教育載體
集中教育必須堅持把中央的精神不折不扣貫徹下去。活動的總體要求、總體目標、主要內容、階段性任務和方法步驟,不變通、不走樣。另一方面,又要結合實際來開展活動。特別是在活動載體上大膽創新,以增強活動的針對性、適用性、實效性。一是相同系統相同載體。選擇活動載體應一個系統盡量確定一個“自選動作”,并以上級主管部門的為主。像教育系統開展集中教育活動時,各中小學都應圍繞教育主管部門選定的“自選動作”來開展,不再開展其他的“自選動作”。各村、社區、居委會開展的“自選動作”也應以鄉鎮黨委選擇的活動載體來開展。二是“規定動作”規定要靈活。為確保集中教育活動不走樣、不出偏差,在環節上,程序上、內容上、形式上都規定得相當細致。因此,“規定動作”必須明確但不宜多,且要靈活,“規定動作”里面也要有些自選內容。規定標準不能變通,但“規定動作”要有彈性。三是“自選動作”自選需切題。“自選動作”必須圍繞“規定動作”來確定,特別是要圍繞活動主題來確定。同時,“自選動作”是體現創造性、操作性、地方性的載體不能照搬照抄別地的經驗和作法,要有地方特色,要有推而廣之的經驗總結。
4堅持寬嚴結合。制定教育標準
每次集中敦育活動都嚴格按照“集中學習時間不能少、具體程序和環節不能減、工作質量不能降、活動效果不能差”的“四不”標準進行督促檢查,確保了教育活動質量檢查標準必須明確且易于操作。一是驗收細則必須便于操作。每次集中教育活動必須要有一個相對量化的驗收細則,驗收細則也需要便于操作、易于比較、易于考評。如在學習動員階段,要嚴格按照“七有四落實”(有學習計劃,園地、資料、記錄、制度、紀律、心得體會;組織領導落實、學習人員落實,學習時間落實、考勤制度落實)和“五個堅持”(堅持學習培訓簽到制,點名制、通報制、提問制、筆記抽查制)的要求開展好集中學習活動。二是驗收標準必須有所側重。對不同層次黨員和黨員不同的思想狀況的教育,其達到的目標不能一概而論。驗收標準應有所側重,一方面要側重集中教育要解決的問題,如縣直機關重要是看工作作風,農民黨員重要是看帶頭致富能力。另一方面要側重“規定動作”的主要環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主要是看黨員的思想認識是否提高了,人民群眾真正得到了哪些實惠等。三是教育標準必須量力而行。教育標準只要解決需要解決且能在集中教育活動期間能解決的主要問題就行了,切不可人為地夸大抬高教育目的,避免造成形式主義、弄虛作假。什么問題都解決點皮毛也不行,反而會造成深層次、癥結性的問題觸及不到、解決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