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行業辦學類大學生就業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大學生就業壓力來源
1)社會因子-高校仍在擴招,而社會對畢業生的吸納能力卻沒有跟上,加之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畢業生在進入社會后面對信息的快速更替自我角色轉換不及時而倍感壓力山大。相比而言,社會節奏較慢地級城市和縣級城市的就業壓力會小很多。2)學校因子-企業在招聘畢業生時,常常要綜合考慮學校的實力、知名度、影響力等,行業類院校因為學校資源和專業設置等的限制,求職范圍有限。加上學校怕丟掉自己的特色優勢,而不敢進行專業調整,使得學校專業設置落后。3)家庭因子-行業類院校進入門檻較高,社會也普遍認為行業類院校的畢業生就業前景好很多,這樣就使得家長對子女有一種較為強烈的投資回報預期,無形中加大了畢業生在求職時的心理壓力。另外調查顯示,家庭收入偏低也是大學生心理壓力來源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就業壓力的疏導途徑
能否有效緩解就業壓力主要是取決于壓力應對方法,北京青年壓力管理服務中心聯合新浪推出的“中國大學生就業壓力調查”連續五年都一致顯示畢業生在應對求職壓力時更偏向消極的方式。提高畢業生求職時應對壓力的積極性,成為政府、學校、家長及畢業生本身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
1.政府政策。增大社會對畢業生的吸納能力。直接措施-國有企事業單位、社會服務事業單位增加對畢業生的需求量。間接措施-快速發展經濟,事實證明,經濟的發展可以產生更多的就業崗位,增大對求職者的需求量,能夠有效緩解我國就業壓力。據調查顯示,在3%的GDP增長基礎上,GDP增長速度每提高2%,失業率就會隨之下降1%,相反,GDP增長速度每降低1%,失業率便會隨之上升1%。在未來15年左右,保障我國GDP每年7.5%以上的增長速度可以十分有效的緩解就業壓力,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其次,要鼓勵勞動密集型產業、非公有制經濟和中小微企業的發展,保障就業需求增長的原動力。
2.學校對策。以市場為導向,圍繞學校的主干優勢學科實現行業特色型高校的多學科協調發展,具體可以建立人才反饋機制,具體了解用人單位對人才的需求,靈活設置專業課程,增加專業設置與市場需求的契合度,如海關學院設立法律學科,肯定比不過中國政法大學,但是海關學院可以側重于海關法、稅法等,體現自己學院的特色。另外,每到畢業季學校可以開展“專場招聘會”,引入就業壓力管理EAP模式,加強就業指導,可以有機結合就業課程、社會實踐、現場模擬等多種方法,加深畢業生對就業系統的了解。
3.家庭觀念。行業類院校門檻高,子女在行業類院校就讀,父母就會自然而然形成一種優越感,自己的孩子接受的是“精英教育”,造成其對子女的就業期望過高,比如,很多家長會要求孩子,偏遠地區不能去,私企不能去,薪資低了不能去等。父母的就業觀念和教育方式會直接影響到畢業生就業心理的形成,縮小了大學生的就業面,人為地增加了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和就業壓力。家長應轉變這種就業態度,主動關心孩子就業期間的心理狀態,并及時疏導給予其信心,鼓勵孩子多嘗試,腳踏實地,行行出狀元,不要好高騖遠。
4.自身努力。畢業生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身心全面發展,才能真正解決就業壓力問題。首先,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取向,將就業理想與現實社會接軌可以幫助畢業生順利融入社會,主動完成社會角色的轉變,樹立“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就業觀念;其次,對自身有個全面的評估,結合就業形勢,以變化、發展的眼光制定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這可以讓畢業生正確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爸袊髮W生就業壓力調查”顯示,衡量壓力大小的三項指標中,行為和情緒體驗指數均無明顯變化,但2013年的生理體驗指數達到了6.12,相比往年有顯著的升高,這也提醒畢業生在調節情緒的同時也要提高身體素質。
作者:歐陽夢單位:上海海關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