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加強鄉村和諧社會建設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鄉村和諧社會建設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加強鄉村和諧社會建設

      從當前農村狀況看,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不發達的階段,農村尤其落后不發達,而且這種落后不發達,表現在政治、經濟、文化各個方面。嚴重的問題是,日益突出的城鄉二元結構,各種社會矛盾的凸現,農民為近三十年的改革發展所承擔的代價與得到的補償不對等,形成制約農村和諧發展的重大社會問題。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城市規模急劇擴張,房地產業快速發展,財富日益向城市集中,使一些農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生產資料,農村出現地力衰竭、生態退化、勞動力素質下降等現象。農村群體性事件、上訪等有增無減,加劇了社會矛盾。從農村深層次問題看,一切國家在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變過程中,農村社會的轉變始終具有關鍵意義。理論研究表明,一切國家的社會轉型都要調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關系、國家和民間社會的關系以及勞動與資本的關系。調整這三方面的關系在很大程度上與解決農村問題密切相關。由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農村長期的落后貧窮,多年積淀的“熟人關系”社會結構,農民兼業者與資本的矛盾等成為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制約因素。

      從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現狀分析,在充分肯定總體和主流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分析我市的情況,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強”。近年來,一些經濟強村、樣板村在發展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制約監督機制,重扶持、輕管理,使個別強村的黨支部書記在成績面前變得昏昏然,失去群眾信任,導致由富變亂、由亂變窮的惡性循環。二是“弱”。部分村經濟發展緩慢,集體經濟實力不強,村黨組織凝聚力、影響力弱。三是“亂”。少數村黨組織處于癱瘓狀態,干群關系緊張,正常工作無法開展,影響了農村穩定大局。四是“低”。部分農村干部文化素質偏低,思想觀念陳舊,缺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在新情況、新問題面前不知所措。所以,農村和諧社會建設面臨的問題很多,任重而道遠。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農村和諧社會建設離不開黨的領導。農村基層組織能否充分發揮作用,關系到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成敗。

      適應建設農村和諧社會的要求,不斷創新基層組織工作機制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農村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必然會越來越多,這就要求黨在領導建設農村和諧社會中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不斷創新基層工作機制,增強基層組織的能動性和適應性,正確處理好組織和諧、文化和諧、利益和諧、人際和諧、環境和諧的關系。

      創新思路,形成建設農村和諧社會的新理念首先,工作機制上從“兩張皮”向一體化轉變。克服就黨建抓黨建的做法,實行“一崗雙責”制度,做到黨建工作與創建和諧社會工作目標同一、工作同向、考核同步,使黨建融入和諧社會建設的實際工作之中。其次,工作力量上從單線推進向齊抓共建轉變。以基層組織為核心,把農村群團、中介等各類組織凝聚到創建和諧社會的目標下;以黨員為骨干,把農村各類人員納入到創建和諧社會的活動中;以黨建工作對和諧社會建設的廣泛覆蓋為目標,整合農村各類資源,不斷擴大農村黨組織創建和諧社會的影響力、駕馭力和帶動力。其三,工作重點上從單一管理向全方位服務轉變。基層黨組織和黨員要推動和諧社會建設,就必須抓住服務群眾這個中心,通過服務來強化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實現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協調。要把服務群眾作為農村黨建工作與和諧社會建設的最佳結合點,把那些“政府不好管、企業管不好、群眾管不了”的公共事務作為農村黨建工作的切入點,充分發揮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努力拓寬服務內容、提高服務水平,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其四,工作方式上從封閉集中向開放民主轉變。實行黨務公開、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構建黨員、群眾廣泛參與的大黨建格局,保障黨員、群眾的民主權利得到有效落實。

      創新設置,提高建設和諧社會的能力要完善基層組織網絡,建立黨支部、村民黨小組、一般黨員三級基層黨組織網絡和管理、服務平臺,形成黨建聯抓,共建堅強堡壘;經濟聯幫,共謀發展大計;治安聯防,共保一方平安;衛生聯管,共創美好家園;服務聯手,共筑民心工程;教育聯辦,共育時代新人的“六聯共建”機制,使農村黨建工作橫到邊、縱到底、覆蓋全面,形成建設和諧社會的合力。

      創新載體,激發建設和諧社會的活力豐富多彩的活動是黨建工作創新的主要形式,更是激發創建和諧社會活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廣泛開展“黨員志愿者活動”,形成“一個黨員一盞燈、一支黨員志愿者服務隊一面旗”的示范效應,使黨組織和黨員的形象在群眾心中亮起來;還可以開展“一站式”服務,各村普遍建立社會服務站,實行“首接責任制”、“輪流值班制”,積極拓展服務空間,延伸服務內涵,大力開展文化、科技、醫療、咨詢、扶貧幫困等服務,使村民老有所樂、少有所學、幼有所托、殘有所助、貧有所濟、病有所醫、難有所幫。其它像“零距離訪談”、“黨員談心室”、“情感小屋”等,也是傾聽群眾心聲,了解群眾需求的好方法。

      創新制度,形成和諧社會建設的持久動力建設農村和諧社會,核心是要通過改革創新,加快建立健全一種不斷解決矛盾和化解沖突、促進農村和諧發展的制度。建設和諧社會如果不落實到制度上,就缺乏永久的根基和不斷推進的持久動力。從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層面分析,這些制度應包括這樣“四關”:一是選人關。選拔有能力的人領導建設和諧社會,為建設和諧社會奠定扎實的組織基礎。二是用人關。不和諧不一定都表現在劇烈的沖突上,但劇烈的沖突必然表現為不和諧,在用人上要特別強調班子內部的團結。三是教育培訓關。要緊密結合基層工作實際,通過教育培訓,不斷提高基層組織成員的致富、帶富能力。四是監督考核關。要把村干部的施政行為全過程置于群眾的有效監督之下,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為建設和諧社會奠定良好的群眾基礎。

      充分發揮基層組織的作用,著力推進農村和諧社會建設

      農村和諧社會建設,有許多繁難的任務擺在我們面前。基層組織在農村和諧社會建設中,要根據總書記闡述的“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這樣六個基本特征,加大力度,努力工作,切實發揮應有的作用。

      推進農村經濟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發展是建設農村和諧社會的基礎。發展包括經濟政治文化全方位的發展。這其中,推進農村經濟發展,改變農村貧窮落后面貌,夯實建設農村和諧社會的物質基礎,是首要的大問題。基層組織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大政方針,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發展的全局,實現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緊緊圍繞農民增收這個中心,堅持“多予、少取、放活”,以“三化”(農業市場化、農民科技化、農村城鎮化)促“三農”,以“三減”(減少農業勞動力、減輕農民負擔、減除農村發展障礙)促“三增”(財政增長、農民增收、就業增加),不斷豐富農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要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穩定家庭承包經營的基礎上,引導農民聯合起來,發展合作經濟組織,尤其是發展專業性合作經濟組織,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按照市場需求,形成一、二、三產業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經濟格局,走出一條適合農村特點的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高產、高效農業發展的新路子。

      積極推進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目前,農村和城市社會事業發展相比,農村的公共設施、教育文化、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方面存在著巨大差異,應加大對農村社會事業的建設。在鄉(鎮)黨委的領導下,逐步完善多元投入的社會事業發展機制,保持政府投入穩定增長,引導社會投入持續增加,促進公共服務投入向農村社會事業傾斜,使改革發展成果惠及農村社會成員。要加大教育投入,構建健康協調、優質均衡、可持續發展的農村教育體系,提高教育質量,保證農村孩子完成學業。要加快建立完善以最低生活保障為主、社會互助為輔、優惠政策相配套的社會保障和農村衛生工作力度,對農村老黨員、部分弱勢群體實施定額補助。要加強農村文化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唱響主旋律,提倡多樣性,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為建設農村和諧社會提供輿論支持。

      推進農村民主法制建設,保持農村社會穩定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保證,對于調動人民群眾和各方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保障社會和諧至關重要。堅持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與依法治村有機結合,推動農村民主法制建設,是農村和諧社會建設的有力保障。實現農村社會的穩定是我們黨的農村工作的重要任務。歷史經驗證明,農村不穩定,整個社會就失去了穩定的基礎,建設和諧社會就無從談起。基層黨組織要把農村穩定工作切實抓在手上,善于運用政策、法律、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調解等辦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明之以利,處之以法,協調利益關系,理順群眾情緒,化解群眾怨氣,有效解決矛盾,保持農村社會的穩定。

      推進農村生態家園建設基層黨組織要把生態家園建設提到重要的議事日程,制定科學規劃,采取有力措施,加大投入力度,大力推進生態建設。要大力搞好綠化,開展植樹造林,增加林木覆蓋面積;要加強對礦產資源的保護管理和合理利用,嚴禁亂采亂挖;要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水資源管理制度,節約利用資源;要治理污染源污染物,合理處理農村“三大堆”(柴堆、糞堆、垃圾堆)問題;要積極發展循環經濟,大力宣傳循環經濟理念,制定相關的目標和政策措施;要啟動農村小康環保計劃,推廣適應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要求的生產生活方式,緊緊圍繞現代化新農村建設的要求,為人民群眾創造更加美好潔凈的生產、生存環境。

      總之,建設農村和諧社會是一項艱巨復雜的系統工程。完成這一任務,關鍵在于改革完善黨的領導,建立健全黨的農村工作機制。基層黨組織在農村和諧社會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如何發揮這種作用是一篇大文章。本文論述尚顯粗淺,我們還應結合工作實際,不斷進行深入研究探討。科

      作者:李慶福單位:中共章丘市委黨校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 亚洲精品无码少妇30P| 婷婷亚洲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偷自成人网第页色|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观看青青| 亚洲欧洲校园自拍都市| 亚洲男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影院 | 亚洲成在人天堂一区二区|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综合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不卡|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看| 亚洲中文无码av永久|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在线电影|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老司机亚洲精品影院无码| 亚洲国产av美女网站|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影院相关影片|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xvideos亚洲永久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