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系統安全性復合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闡述現代安全系統工程理論,比較系統安全分析方法,提出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方法,并利用此方法對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三部環境力學試驗大廳可能發生的安裝工人高處墜落事故進行安全性分析,找出導致事故發生的因素,揭示各因素之間的關系,制定事故預防措施及建議。
關鍵詞: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高處墜落事故
1系統安全性分析的背景
安全是人類生產、生活中永恒的話題。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生產活動也日益頻繁,這其中就不可避免地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這迫使人們開始研究事故,特別是工業革命以后,人們在工業生產實踐中不斷摸索,研究事故發生及預防的規律,找出了許多闡明事故發生機理和事故預防措施的理論,形成了一個新興學科──安全科學。
安全科學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科學,對于工業生產來說,人們通常用系統的觀點和角度來研究安全問題,這樣便能多方面綜合考慮系統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及導致事故的可能性。錢學森教授說過,極其復雜的研究對象稱為系統,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機整體。針對工業生產中的系統安全性問題,人們提出系統由4M(人(man)、機(machine)、環境(media)、管理(management))構成,在特定的系統中,這四個因素同時發生問題將導致事故的發生。
系統安全性研究最早開始于美國。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美蘇爭霸,由于美國為了超過蘇聯而采取所謂研究、設計、施工齊頭并進的方法,結果發生了四次重大事故,造成重大損失。后來美軍以系統工程的方法研究導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于1962年提出了“武器安全系統標準”。1969年7月美國國防部發表了安全系統工程程序標準MIL-STD-882,首次建立了安全系統工程的概念。
在企業中,人們逐漸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并加大資金投入來預防事故的發生,從長遠發展來看,企業必要的安全投入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企業的安全工作也應由被動變主動,由從事故后果找原因到預先分析系統內各因素,并制定預防措施,所以系統安全性分析是安全工作由事故出發型向事故發現型轉變的必然結果。
2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方法概述
系統安全性分析是運用概率論、數理統計、數理邏輯等數學方法,根據事故教訓、生產實踐經驗、科學試驗資料等對系統可能造成的事故,造成事故的各種因素及他們之間的關系進行定性或定量的判斷,并依據判定結果來確認系統的危險狀況是否處于規定指標之下的研究過程。
系統安全性分析的方法和種類很多,每種方法各有特點,有的側重于定性分析,有的側重于定量分析;有的運用邏輯歸納,有的運用邏輯演繹;有的分析系統不安全因素,有的分析危險因素之間的關系。目前,國內外已正式發表的系統安全分析方法就已達四十多種,其中理論比較成熟,使用比較廣泛的方法有危險性預先分析(PHA),安全檢查表(SCL),故障模式及影響分析(FMEA),事件樹分析(ETA),事故樹分析(FTA),因果分析和可操作性研究等。
本文提出的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法就是在總結各種安全分析方法的基礎上,先用危險性預先分析法找出系統存在的危險因素,再利用事故樹分析法定性和定量分析各事故致因因素之間關系及與頂上事件的關系,最后以安全檢查表的形式總結和落實系統的危險因素,從而達到控制不安全因素的目的。
3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應用——三部六室力學環境試驗大廳安全性分析
3.1概述
三部六室是導彈力學強度和環境試驗綜合研究室,承擔著航天科工集團三院所有研制的飛航式導彈的強度和環境試驗工作。主要試驗區是力學環境試驗大廳,可以進行全彈級別的振動環境試驗、振動特性試驗和靜力強度試驗等大型試驗。
六室是三部安全生產重點控制單位,擁有許多大型試驗設備,如11噸振動臺,地坑(用于做爆炸分離試驗)、10噸天吊、高低溫試驗箱等。試驗現場環境復雜,危險因素較多,突發事件不易控制。由于各級領導對安全生產工作十分重視,及在各級管理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積極配合下,三部安全生產管理部門制定和審訂了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和安全管理規定,在控制危險、有害因素和預防事故方面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六室已連續十幾年沒有出現重大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但這并不能說明六室存在的不安全隱患都得到了控制,對一些可能發生的事故,認識得還不夠全面,措施還不夠完善,制度還不明確,分析得還不透徹,尤其是一些發生概率低,但后果是嚴重的事故。
由于導彈產品在做振動環境、振動特性和強度試驗的過程中,需要外力吊掛并處于彈性狀態下,因此要在試驗區搭架鋼結構異型承力梁,來滿足試驗要求。安裝工人在距地面1.5~5m的高處進行移動鋼框架、擰螺絲螺母、拆裝等工作,極易發生高處墜落死亡事故。
針對前面的簡單分析,我們將利用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方法,分析安裝工人高處墜落死亡事故的致因及各因素之間關系,制定安全檢查表及對以前的安全規章制度做必要的補充和修訂,以達到控制高處墜落死亡事故發生的目的。
3.2高處墜落死亡事故分析過程
3.2.1危險性預先分析(PHA)
三部六室試驗大廳按照試驗項目可分為三個大的區域,振動環境試驗區、振動特性試驗區和強度試驗區。試驗大廳可以看做是一個封閉的系統,安裝工人有6名,身體狀況均良好,其中4人年齡在40歲以上,初中文化水平,從事安裝工作多年;2人二十多歲,中等技術學校畢業,從事安裝工作時間不長。登高設備見表1。危險性辨識:按照能量意外釋放理論分析,六室試驗大廳系統可能發生的事故有觸電事故、10T天吊起吊導彈或設備碰撞事故、安裝工人高處墜落事故、地坑內做爆炸分離試驗時物體飛出傷人事故、強度試驗中異物飛出傷人事故等,其中安裝工人高處墜落事故嚴重度最高,雖然發生概率較低,但后果是致命的,因此要重點分析、積極預防,危險性辨識見表二。
3.2.2系統安全性分析結論及整改措施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
①對于高處墜落死亡事故而言,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是最重要的,也是比較困難的;
②加強防范措施,系安全帶是最有效的控制高處墜落事故的手段;
③高空作業時,盡量在高空作業車或臺上工作;
④高空作業時,安裝工人必須配戴安全帽;
⑤在經常高空作業的危險地段增加防護欄;
因此在日常生產工作中,單位要加強職工的安全教育,及時了解職工的思想動態,落實安全防范措施,定期和不定期的進行安全檢查,把安全檢查表中的內容逐項查清落實,這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高處墜落事故的發生,保障職工的生命安全。
4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法的優缺點和發展方向
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法具有簡單易行,實用性強等特點,并利用安全性預先分析、事故樹分析和安全檢查表分析等各自的優勢,加強了對事故分析的系統性,因此在安全工作中可以廣泛地推廣和應用。但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法還有許多不易克服的問題,如在危險性預先分析中,囿于分析者的知識水平和工作經驗,無法將可能影響系統的所有危險、有害因素都考慮到,這就需要分析者多方面征求意見和搜集資料,在確定事故誘因時盡量做到考慮周詳;在事故樹分析中,基本事件發生概率的確定需要大量的基礎資料和統計數據,并且有一定的局限性,這就要求安全工作者平時注意多積累、多記錄和建立安全數據庫。
總之,系統安全性復合分析法只有在實際工作中應用和發展,才能得到不斷改進和完善,才能使我們安全工作者有了預防和分析事故的有力武器,才能保障單位財產和職工生命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張景林.安全系統工程學[M].太原:華北工學院出版社,1992.
[2]馮肇瑞.安全系統工程[M].大連:冶金工業出版社,1987.
[3]陳寶智.安全學原理[M].大連:冶金工業出版社,1995.
[4]王金波.系統安全工程[M].沈陽:東北工學院出版社,1992.
[5]隋鵬程、陳寶智.安全原理與事故預測[M].大連:冶金工業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