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營企業轉型需解決的難題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股份制的另一個重要功能是明晰財產關系。企業通過股份制進行聯合合作時,股份占比的多少明晰了產權關系。產權明晰,產權所有者和企業是利益命運共同體,企業的向心力就大,會起到連股連心的效果。因此,股份制成為現代企業制度的根基。
用人的排他性和職業經理人使用的短期性,使民營企業的創新機制失去組織保障
1.企業是否具備創新能力取決于人力資本。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與創新成為企業生存發展最重要的條件。要實施企業績效的戰略性轉變,關鍵在于提升企業的戰略創新能力。企業是不是具有戰略創新能力,主要取決于人力資本,特別是創新型的人力資本。創新型人力資本分為戰略創新型、制度創新型和技術創新型三類。戰略創新型人力資本具有整體改變企業行為、經營方向和運行軌道,構建新的生產函數的能力;制度創新型人力資本具有改變企業管理制度,用同樣價值的生產要素,通過不同的優化組合,帶來更大產出的創新能力;技術創新型人力資本具有提高企業技術水平、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競爭力的創新能力。時代的進步,要求民營企業的用人機制必須實行革命性的變革。
2.用人的排他性和選人的狹窄性。民營企業人事工作存在兩大問題:一是管理人員未能在較大的競爭環境中進行人才優化組合,只能在一個較小的家族或親友圈中選擇,這種排他性把人事關系與利益糾葛摻雜在一起,使企業每一步變革都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嚴重干擾了企業為適應市場變化而建立創新機制,使創新因為家族內部利益的糾葛而付出難以承受的成本。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需要創新人才同家族狹窄范圍內任人唯親是一對矛盾,解決矛盾的出路是改革用人機制,面向社會,面向世界,不拘一格地選聘使用人才。
3.職業經理人使用的短期性。在國外,許多高管,包括總裁,在企業服務年數都很長(這種穩定性是在競爭和淘汰機制下建立起來的)。他們對企業有很高的忠誠度,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這樣創新的成本就大大降低,創新就有了組織保證。我國一些民營企業“高管”,“走馬燈”式的頻繁變動和高管人員的臨時觀點及短期行為,使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動失去組織保障。
科技投入嚴重不足是阻礙民營企業提升競爭力的主要障礙
1.技術創新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居戰略地位,技術優勢是企業競爭優勢的主導因素。按照經濟學家熊彼特的理論,一種技術成為優勢后將進入經濟循環的靜態軌道,隨著競爭者模仿式產品加入市場,將不會創造新的增值價值。即某項技術只能擁有一時的競爭優勢,不能擁有永久的競爭優勢。也就是說企業要保持長期的競爭優勢就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事實也是如此。比爾•蓋茨說過:“我的目標是通過不斷創新使微軟公司能保持其領先地位。”微軟公司正因不斷的技術創新,才能在個人計算機市場上扶搖直上,居群雄之首。企業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還有兩個市場機制的原因:一是要形成市場進入壁壘,獲得超額利潤,企業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設置較高的技術含量的產品入市門檻,是獲得超額利潤的常用法寶。二是市場和技術快速變化的壓力要求企業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產品壽命期不斷縮短,19世紀產品壽命是70年,20世紀上半期為40年,60年代為20年,80年代為3年,90年代為1年。目前,計算機軟件壽命可以按月計算。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不敗地位,必須不斷進行技術創新。
2.技術創新是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重要途徑。要進行技術創新,必須增加技術的投入。實踐表明,技術投入占銷售收入的2%,只能維持簡單再生產;技術投入占銷售收入的5%,才能實現企業的技術進步;世界500強,技術投入占銷售收入一般都在10%以上,這是世界500強富有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原因。而我國的民營企業,技術投入占銷售收入一般為1%左右,這是民營企業競爭力弱的癥結所在。
管理粗放是造成民營企業生命脆弱性的根源
1.制度化管理的重要性。現代企業是制度化的組織。企業文化首先是制度文化。制度的本質是企業員工行為的規范化、法律化。制度是為保護企業利益而設定的,是貫徹企業流程的重要保證,沒有制度作基礎,再好的流程設計也難以實施。通過制度建設解決運行中遇到的問題,應該成為企業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原則。民營企業要健康發展,必須走出制度缺失的泥潭,這是從粗放管理走向科學管理第一項有效舉措。忽視信息價值是民營企業決策失誤的重要原因。企業需要信息如同人需要“氧氣”一樣,信息是民營企業的決策基礎,充分的數據積累和科學的信息處理手段對民營企業的決策和管理至關重要,對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構成企業的戰略規劃能力。目前民營企業對在信息基礎上的科學決策和戰略規劃還相當缺乏,甚至還沒有把信息工作作為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企業經營處在“供氧不足”的半閉塞狀態,凡事都靠企業領導人“拍腦袋”決策,因此而給企業帶來風險并付出沉重的代價。因此,重視信息的價值,實行科學民主決策,是從粗放管理走向科學管理第二項重要舉措。
2.流程管理是科學管理的基礎。從粗放管理走向科學管理的第三項舉措是實施科學流程管理。科學流程管理要符合三條原則:一是兼顧效率與權力制衡;二是管理中不存在事務重疊和真空地帶;三是具備權責統一的制度基礎。一些民營企業還沒有實行量化管理,流程管理普遍是粗放流程。流程是現代企業管理的基礎,量化管理的目的是追求效率,權責關系是評價員工業績的主要依據。流程設計要解決企業控制不力的問題。流程設計應建立在健全的組織框架上,它是流程的骨骼,而組織機構的每一個職位,及其相適應的制度規范,是流程和血脈。所以流程管理的要義是組織、職務、權力、責任。所有的管理都貫穿著一根紅線,這根紅線就是權、責、利。權、責、利要對稱,誰對企業發展所盡責任最大、業績最好,就應給誰最大權力。
企業家的素質制約著民營企業的生命周期
1.企業家是企業創新的主體,企業成敗在于企業家。影響民營企業創新發展的第五個要素,是企業家的素質。企業家是企業的創新主體,是企業的組織者和決策者,企業成敗的關鍵在于企業家,企業家是企業車輪的軸心,是企業的靈魂。在一定意義上說,沒有松下幸之助,就沒有舉世矚目的松下公司;沒有張瑞敏,就沒有海爾集團;沒有柳傳志,就沒有中國的聯想集團公司。在一定意義上說,企業是企業家的企業,離開了企業家,企業將生命不在。企業家的素質、經營理念、創新精神是決定企業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2.企業家提升素質的幾個重要環節。民營企業要發展,企業家素質一定要提升。企業家提升素質的主要途徑。首先是使自己成為學習型領導,不斷提升自己的應變適應能力和創造未來的能力。第二,要自我超越,不滿足現狀,樹立遠大理想,把實現遠大理想作為不斷學習、進取的動力。第三,加強自我修煉,在已經取得成功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再造輝煌。第四,要深入員工群眾,虛心聽取員工意見,尊重員工,尊重員工的勞動,成為員工的貼心人。
作者:李祥洪單位:中國·豐隆液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