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環境監測市場化發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引言
近年來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環境保護的呼聲越來越高,在這樣的背景形勢下逐漸發展起來了環境監測市場化模式。剛開始,我國環境監測工作內容只是涉及環境執法、環境質量以及環境管理方面,然而隨著環境監測范圍的不斷擴大,加上環境監測目標日益提高,導致以前的環境監測機構力量相對薄弱,引入社會化監測機構可以很好的改善這個問題。環境監測市場化主要是指通過市場手段監測人們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問題,環境監測工作有利于促進生態環境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利用市場調節潛力將市場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有效彌補政府環境監測的不足,建立以環境質量為核心的一套環境監測管理體系,進而不斷提升環境監測質量。
2環境監測市場化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2.1無法有效確保環境質量信息的準確性
環境監測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監測各種對自然環境、人類健康有所影響的物質,監測指標包括物質的排放量及其含量,同時對環境質量進行動態跟蹤,掌握環境質量變化情況,明確環境質量水平,從而為環境治理及管理提供數據參考。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對環境監測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也越來越大,環保部門單靠一己之力已經力不從心,環境監測市場化應運而生。環境監測市場化的主要目的是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以期達到預期的經濟效益目標,一般情況下,可以利用競爭機制以及市場價格機制維持市場供需平衡。但是環境監測工作由于自身的公益性特點,因此大多數環境質量監測結果屬于社會性公共產品,具有較強的社會服務性。而且,通常情況下環境監測比較注重環境效益以及社會效益,這對于環境監測的市場供需平衡也會造成一定影響,一旦將資金投入到環境監測工作中,在短期內無法及時將資金收回,而經濟效益也無法直接產生,這樣很難有效開展環境監測市場化。另外,環境監測以前都是由政府部門統一分析環境監測數據以及實際環境狀況,并且研究分析出問題的解決辦法,個人以及企業并不用支付費用就可以基本了解、掌握環境的實際污染情況。然而環境監測市場化獲取的一般都是分散的環境質量信息,這樣也會大大降低環境監測信息的可靠性、準確性。
2.2環境監測市場化提供的環境監測信息很難確保其準確性
環境監測工作主要是負責監測大氣質量、環境污染物排放以及環境質量等,當然也會監測企業廢氣以及廢氣的排放有沒有達到相應的標準和要求,執法部門履行執法職能主要是以環境監測信息和結果為主要依據,因此從事環境監測工作的環境監測機構必須取得省級以上認證單位認證的監測資格證。但是因為環境監測市場化機制,直接由環境監測站負責提供環境監測數據,而企業的廢水、廢氣排放監測數據僅僅是一個參考,這樣會對監測數據的準確性造成很大的影響,這樣也勢必會影響到環境監測數據的有效性。
3促進環境監測市場化改革的建議
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發展的背景形勢下,以往的環境監測體制已經無法完全適應市場經濟的相關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環境監測工作的開展。想要加快環境監測市場化進程的關鍵是對當前的環境監測體系進行改革、創新。具體而言,主要有以下幾點:
3.1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測市場機制
改革環境監測機制的過程中,有必要制定完善的環境監測市場機制制度,這樣更有利于環境監測市場化發展,不僅有利于簡化政府環境監測工作,同時也有利于減輕政府的經濟負擔。在環境監測市場化模式下,政府不再是直接參與者,而是一位間接管理者,而環境監測工作也不再是以往單純的公益性行為,而是一種社會性服務行為。個人、企業以及政府需要的環境監測數據都可以在正規的環境監測機構,采用有償的方式獲得。
3.2不斷完善我國環境監測機構監測資質認證制度
監測機構想要進行環境監測工作,一定要獲得權威性監測資格證書,否則不允許進行環境監測工作,都需要在監測市場中清退。國家應該動態、持續管理環境監測資格認可,有效確保環境監測數據的可靠性、全面性以及真實性,而且應該對已經獲得監測許可的環境監測機構進行定期復審,如果發現監測機構的監測水平有所降低,監測流程缺乏規范性,提供的監測數據不夠準確,或者監測機構故意制造虛假監測數據,應該將其監測資格取消,維持正常、有序的環境監測環境。這樣可以將其他監測機構的作用以及職能充分發揮出來,避免環境保護機構會完全壟斷環境監測市場,可以更加合理、有效地配置資源。另外,創新環境監測市場機制,可以使環境監測機構真正擺脫政府的行政干預,自己完全成為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可以自我約束、自負盈虧,有效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可靠性、真實性、準確性。
3.3加強監管環境監測市場行為
環境已經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焦點、熱點問題,這些問題對人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環境監測是環境管理的科學依據、更是環境保護的手段,也是衡量環境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據,隨著社會的發展與人們對生活環境要求的不斷提高,環境監測市場化已經成為必然趨勢。為了確保能夠充分發揮市場在環境監測市場化過程中的作用,應該不斷加強監管環境監測市場行為,充分明確政府的市場職能,并且不斷完善、優化環境監測的市場監管體系,確保市場主體的多樣化,使環境監測市場化能夠正常、有序運營。政府在環境監測工作過程中應該定期或不定期監測是否出現違法、違紀行為,確保環境監測市場的有序化、規范化。
3.4促進政府機構角色轉換
環境監測的市場轉化必然會和政府機構職能調整和角色轉換相關,環境監測有效的定位和發展是一個重要問題。并且當前的政府環境監測機構在許多方面存在規模不足和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而在政府財政給養人員只減不增的大背景下,監測機構無法大規模地增加人力資源,這就使得引入市場機制增加監測服務供給能力成為必然選擇。市場化意味著打破政府對環保監測領域的大包大攬,非公共服務領域、盈利性職能要逐步剝離,同時,政府監測機構還需要其技術性和公益性,并且要提高政府監測機構的核心競爭力,并以市場化為推手,研究解決制約環境監測科學發展和監測數據發揮效力的體制性積弊,創新環境監測體制機制,促進整個環境監測事業的科學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環境監測市場化是現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斷發展的必然需求,也是人們對環境保護、環境管理、環境質量的客觀需求,進行環境監測市場化的過程中,應該建立完善的環境監測市場機制,不斷完善我國環境監測機構監測資質認證制度,并且加強市場監管,不斷提高環境監測水平。
作者:黃秋萍 單位:山東省濰坊市昌樂縣環境保護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