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規模化養殖的環境污染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污染物的主要危害。一是對水質的污染:污染物除了嚴重危害人類用水外,高濃度的畜禽有機物排入江河湖泊中,造成水體富營養化,使水生植物大量生長,而使對有機物污染敏感的水生生物逐漸死亡,嚴重影響了水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在沿海地區,有的養殖業主將污染物排放到海里面,使得海產品的數量和質量嚴重下降。據有關資料顯示,90%的畜禽場周圍的河中魚類瀕臨滅絕,有機污染十分嚴重。畜禽糞便污染物不僅污染了地面水,其有毒、有害成分還易滲入到地下水中,它可使地下水中溶解氧含量減少,水質中有毒成分增多,嚴重時使水體發黑、變臭,失去使用價值。二是對土壤的污染:由于畜禽糞便中殘存的銅、鋅、砷等微量元素在土壤中過量集聚而造成危害。當土壤中砷酸鈉達到40mg/kg時,水稻減產50%,達到160mg時,水稻不能生長,灌溉水中砷濃度達到20mg/kg時水稻顆粒無收;當土壤中銅、鋅分別達到100-200mg/kg或100mg/kg以上時可造成植物中毒。筆者曾經看到有少數的雞場周圍常被雞糞或污水浸漬的地方草木不生,地面以下50cm深的土壤都呈黑色。三是對人畜的危害:一旦水土受到污染,有害物質會在農產品中殘留,最終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類和其它動物。同時,由于糞便的處理不當,使得養殖場周圍是臭氣熏天,既對人類的生存環境、人體健康、人口素質造成不良影響又使畜禽機體抵抗力下降,影響生產性能的充分發揮,極易造成動物疫病的發生和流行。
2.造成污染源的原因。一是由于養殖業主環境保護意識薄弱,片面認為“養好豬、雞是自家的事,環境保護是大家的事”,因此在建場一開始就將糞便的排污口面向溝、河,缺乏貯糞等必要設施和管理。有的養殖場甚至搞幾條排污通道,在領取證照時嚴格按照規定標準排放,一旦驗收合格證照到手后立即改成其它的排放通道。二是化肥在農業上的大量使用,使得本是“農家寶”的畜禽糞肥越來越少有人問津;三是由于高銅以及砷制劑都具有促進畜禽生長提高飼料利用率,減輕仔豬腹瀉使豬皮紅毛亮等作用,而被一些規模養殖場廣泛使用。同時由于拮抗作用,在使用高銅、高鋅時必須適當增加鐵、錳等的添加量,從而導致畜禽排泄物中殘留大量的礦物質及藥物。四是在畜禽糞便的再利用及無害化處理方面,雖然有關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受種種因素影響都未能得到較好的推廣。例如沼氣發酵,由于電器的普及,燃料的供應,照明、燒飯不依賴于沼氣,再加之沼氣還有一定的腐蝕性,建沼氣及配套設施雖然政府有一定的補貼,但是那點補貼微乎其微,對老百姓根本就沒有吸引力,再加上雞糞中的貝殼粉(或石粉)含量較高沉淀在沼氣池內每天清理比較麻
二、治理規模化養殖業環境污染的對策
1.政府要高度重視。畜禽污染已成為農村自然環境以及水質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雖然目前國家和地方已經實行了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但對于畜禽的排污物的處置還沒有嚴格的規定和處理方案,建議政府要將畜禽污染的管理納入環境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制訂和實施切實可行的管理措
2.加強宣傳和培訓,強化全民環保意識。大力宣傳畜禽污染的嚴重性和治污的重要性,提高畜禽規模養殖場從業人員的環保意識和管理水平,針對養殖戶環保措施不到位的現實,要像對待養殖技術那樣開展環保技術培訓,提供各種污染治理技術信息。要經常進行畜牧業環境監測,并在媒體上公布達標排污情況,實行輿論監督。
3.加強對畜禽排污物的綜合利用。一方面可以大力推廣農牧結合,發展家庭農場,合理利用畜禽糞便,既提高土壤肥力又提高環境質量,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生物技術對畜禽糞便進行發酵加工,干燥后實行袋裝化向城市提供,作為花草樹木的肥料或蚯蚓的食物。
4.提高飼養技術。飼料是畜禽生產的基礎,也是產生污染的源頭,從源頭抓起,從飼料入手是解決畜禽生產污染的根本途徑。要提高飼料利用率,尤其是飼料中氮的利用率,從而降低糞便中氮的含量。另外要嚴格控制某些飼料原料和添加劑的使用,繼續加大“瘦肉精”的檢測力度,以確保畜禽產品質量和降低對環境的污染。
5.國家應鼓勵、發展和扶持從事畜禽場廢棄處理物處理的企業。目前社會普遍實行的是“誰污染,誰治理”的原則,但是,畜牧業是一個弱勢行業,如果由養殖企業承擔全部治理費用,將會引起虧損而無法繼續生產經營,勢必影響到規模化畜禽養殖業的健康發展。因此,國家應從資金、稅收及用地等方面大力扶持專業化的畜禽養殖污染物處理和利用的企業,可將環境治理費用在畜禽養殖業和社會之間分攤,共同承擔,從而達到企業擴大生產規模和增加社會效益同步實現的目的。
作者:吳繼峰單位:如東縣袁莊鎮畜牧獸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