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人口老齡化下社會養老問題研究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口老齡化下社會養老問題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人口老齡化下社會養老問題研究

      摘要:我國的人口老齡化現象已經十分嚴重,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必須擯棄傳統的養老方式,尋求一種新的養老方式。在此背景下,社會養老應運而生,而社區養老是社會養老的重要形式,本文重點分析社區養老,從發展社區養老的背景、社區養老的一般原理、存在的問題以及對策這四個方面進行闡述,使之不斷發展,成為真正適合我國國情的養老模式。

      關鍵詞:人口老齡化 社會養老 社區養老 養老新模式

      一、社區養老背景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人們對老年的生活質量的期望更高。中國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很快,在中國人口比例呈現出年輕人口數量比重下降,年老人口比例在不斷增加。一般認為一個地區或者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該地區或者國家人口中的總比重為10%,或者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在該地區或者國家人口中的總比重為為百分之7%時,就認為這個國家進入了老齡化社會。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后,在全國逐漸開展了計劃生育的政策,使得出生的新生兒不斷下降,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我國的人民的壽命不斷的提高,最終的結果是老年人的比例不斷的上升。據統計,我國2013年超過2億的人口年齡在60歲及以上,老齡化程度在14.8%,老年撫養比從2012年到2013年的時間上升了1%,社會總不養比也在上升。

      二、社區養老基本原理

      社區的助老服務主要是由能提供正規服務的機構和社區有愛心的志愿者為老年人服務,這樣就能讓他們不脫離生活范圍實現養老。社區養老既不是傳統的在家養老生活,又不是社會養老,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獨特的形式,這種養老方式主要發揮社區資源的作用來開展。另有學者的看法是:社區養老的服務機構。有社區組織建立,主要服務于一些身體有缺陷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為他們提供有效的服務以便他們能享受到方便的生活。這種社區養老服務,可以說,既是家庭養老的一種變形,也是社會養老的一種變通”。①可以看出,后者的側重點在于社區機構養老,這屬于狹義范圍的定義,僅僅將身體不健康而難以自理的老年人列入她的對象范圍內,并且贊成對一些服務進行適當的收費。譚克儉認為,我們所說的社區養老,應該是在其他兩種養老方式不斷發展不斷變革的進程中衍生出的,它包含經濟支持、養老模式構建、監督子女以及體系建設多方面的內容。在社會上還存在很多關于社區養老的概念定義,雖然在內容上是不一樣的,但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比較一致統一的看法,即社區養老與所謂的在家養老既不相同,又區別于傳統意義上的社會養老,而是將養老服務從過去的社會范圍轉移到社區范圍內,踐行老人在社區內的居家養老。

      三、社區養老的問題

      3.1傳統觀念的束縛。

      我國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國家,極其講究孝道?!梆B兒防老”的思想自古以來根深蒂固,兒女理應成為養老責任承擔者。由于長期受到這種傳統觀念的束縛,目前還是有很多家庭選擇傳統的養老方式——家庭養老。另外,相關社會機構管理人員和國家有關部門也沒有宣傳到位,以至于廣大民眾對社區養老了解不足,意識薄弱。

      3.2相關法律法規缺失。

      眾所周知,法律是一切制度的基礎和保障,任何政策失去法律的支持都難以順利實施。同理,要建立完善的社區養老服務體系,更需要有相對健全的法律體系作為有力支撐。但是由于我國“未富先老”的現象凸顯,經濟增長速度落后于養老步伐,因此對于社區養老的立法也存在一定問題:社區養老的行業規范、制度設計、服務質量等問題缺少相應的法律法規的規定,也就難以保證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3.3資金投入不足。

      事實上,社區養老得以不斷發展和完善的重要支撐性條件就是金錢,籌資需要經過多方面,目前有政府貼補、社會集錢、私人救濟、適量收費四種。但從當前的事實狀況來看,資金來源其實并不多,反而十分單一。政府的撥款雖然逐年上升,但是由于社區養老在發展的初步階段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就形成了較大的資金缺口。另外社會捐獻和個人集資部分都未得到充分良好的使用。

      3.4社區助老服務內容形式單一,功能不完善。老

      人普遍年齡大身體不方便,需要有人專門照料,但絕大部分老年人只是依靠退休金解決日常生活需要,無力支付更多的項目,所以他們寧愿去選擇價格低廉甚至免費的社區服務。事實上,只有一半的社區能有完整的健身設施配備,更不用更高級的服務了。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得不到滿足,這之間有較大差距。老年人對助老服務的需求范圍廣,包括醫療救助、生活照料、文體娛樂、心理輔導等,老人的身體精神狀況各異,因此照顧老年人的服務人員也要盡可能的多樣化,才能讓老年人生活的更有質量。但現在社會大眾一般都注重老齡人的物質生活享受多余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并且忽視設施配套的強大作用,再加上專業服務人員質量難以保證,老年人的不同層次的需要得不到很好的滿足。

      四、完善社區養老服務的建議和對策

      4.1轉變傳統觀念。

      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要想轉變并不容易,需要從宣傳與教育上下功夫。政府有義務把責任擔當起來,在全社會范圍內普及有關常識,使人們充分認識其優勢和社區養。老的重要性;其次,各種媒體資源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如報紙的專訪以及新聞媒體報道,通過這種方式能更大程度的提高人們對社區養老的認識;最后是政策方面,可以給與相關機構一定的政策優惠,這是一種激勵,能促進養老機構的健康發展。

      4.2健全法律體系。

      為了更大程度的保護老年人的正當利益,我們一定要利用好法律這個強大的武器。所以在憲法基礎上,要盡快制定社區養老的相關政策,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完善相關法律體系,使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遍及全社會;有了立法,還要有監督作為保障。為做好工作,要將執法監督要落到實處,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應該付諸于實際。只有這樣,老年人安享晚年才有了保障。

      4.3拓寬資金來源。

      擴大資金來源渠道是一個棘手的問題。要想使資金來源不再單一,要做到:第一,進一步明確政府責任:加大資金投入,使社區養老發展道路更加暢通;第二,施展宣傳功效,通過大眾傳媒發動社會成員的力量,開展慈善捐贈,發動慈善捐贈,這能解決社區養老資金稀缺的問題,又能減輕政府的包袱。

      4.4建立社區養老服務隊伍。

      一方面,加強對社區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和崗位知識進行的培訓??梢赃@樣做:到高校選拔優秀畢業生進入到社區工作人員隊伍中;對在職工作人員進行培訓,學習專業技能;制定相應資格標準,只有拿到資格證的人才能從事社區工作。另一方面,加強服務志愿者隊伍建設,動員有志青年加入到志愿服務隊伍當中去,年輕人熱情開朗積極向上,能給老年人的心態帶來積極影響,可謂益處無窮。

      參考文獻:

      [1]宋言奇.城市老齡社區構建問題三議[J].城市規劃匯刊,2004(5):81-84.

      [2]周德民.論社區養老服務發展特征[J].寧夏黨校學報,2002,4(6):38-40.

      [3]孫光德,董克用.社會保障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6.

      [4]李曉華.社區照顧模式與我國養老方式選擇[J].理論學刊,2005,10(10):102-103.

      作者:仇雅越 單位:西北大學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天堂|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亚洲人成在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黄网在线观看| 亚洲美女视频一区| 91情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 亚洲一区综合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人妖|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亚洲成AV人片在|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亚洲第一福利网站| 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日本香蕉视频|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色大18成人网站WWW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丁香六月|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色最新高清av网站| 亚洲精品女同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国产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观看| 亚洲图片校园春色|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 亚洲av最新在线观看网址|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亚洲国产精品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婷婷软件| 亚洲精品在线不卡| 亚洲欧洲AV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