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臨床案例在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生物化學研究的是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和功能、物質的新陳代謝、基因的傳遞和表達等內容,是醫學生較難掌握的基礎課程之一,其邏輯思維性較強,理論知識內容較為繁瑣,與臨床醫學聯系緊密,醫學生對生化的理解程度直接影響醫學其他專業課程的學習。本文就生物化學教學實踐中應用臨床案例談幾點感想。
1臨床案例運用的意義
生物化學理論性強,要記的知識點多且枯燥。很多學生開始學還比較有興趣,等進入物質代謝章節后,越來越跟不上進度,到最后都聽不懂,自暴自棄。其原因是:生化前幾章是關于生物大分子的內容,相對比較形象,記起來可以聯系圖,有些內容中學也學過,但是物質代謝內容多且抽象,不易理解。此外,醫學生對與自已專業有關的醫學知識很感興趣,而很多教師沒有臨床背景,上課多局限于純生化理論知識,學生學了總感覺“用處不大”。因此,在教學中引入臨床案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將生物化學理論有機的結合臨床,理論聯系實際,學生學習也有的放矢,記憶也更加深刻。
2生物化學教學如何聯系臨床案例
2.1對教師的要求:
教師在課堂中不再是主角,而應該起到輔助學生自主學習的作用,幫助學生解決相關問題。教師提出案例后可為學生提煉討論內容,在討論中總結學生發言,指出問題。這就要求教師提高自身素質,不僅具有生化知識還要有一定的臨床知識,并能把知識形成連貫的體系,融會貫通,歸納總結學生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案的可行性。
2.2對學生的要求:
學生要端正學習態度,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善于利用和收集各方面的學習資料,并學會共享和溝通,在遇到問題時不急于尋求其他人的幫助,學會自已想辦法解決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學會從中總結要點,最后將知識內化。
2.3教學的實施:
課程開始前一兩周時,教師將教材中某基礎知識相關的案例提供給學生,布置討論題目。將本班學生平分為多個小組,可自由組合,也可按學號分。分組后選好組長,由組長安排組員對案例進行分析和討論,收集資料。組員積極收集資料,成員之間要經常溝通交流,可由組長安排時間地點討論個人的收集成果,這樣既促進相互的學習,且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經多次討論后組長組織匯總,整理資料,制作成課件用于課堂匯報。課堂中,各組的組長進行總結發言,用課件的形式把各組的討論結果一一展示。每組匯報完,其他同學可對該組進行提問,可由本組成員回答,如回答不了也可由其他同學回答。最后,教師把學生的所有方案進行總結性的分析,引導學生以正確的方法解決問題,評價學生的表現,指出不足之處。
2.4生物化學教學中涉及的具體臨床案例舉例
(1)例1某患者,男性,40歲,因昏迷緊急入院,家屬提供給醫生的資料是:患者5年前診斷為肝硬化,病發前,表現為行為異常、性格突變、易迷失方向,并伴有惡心、嘔血等癥狀;經檢查患者定向力減弱,黃染,腹部脹滿、頸部可見蜘蛛痣,雙手震顫、神經反射亢進,血液中氨的水平升高,其他檢測正常。教師可根據患者癥狀和化驗結果提問學生: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以上癥狀?學生在學過氨的代謝后,根據已學知識,并查閱相關的資料,得出這是氨中毒。最后教師總結并引入本章相關內容,說明氨的來源、轉運和去路,為什么血氨會升高,氨中毒的發病機理----腦中的α-酮酸與過多的氨結合而導致含量減少,α-酮酸是三羧酸循環的中間代謝產物,從而三羧酸循環受抑制,最終腦能量不足而出現昏迷。最后,再探討如何在臨床上治療這類患者。
(2)例2慢性腎臟病的營養治療。限制蛋白飲食是治療早期慢性腎病的重要環節。營養治療方案有以下幾種:①低鹽、低蛋白飲食;②低蛋白飲食加α-酮酸療法或必需氨基酸療法。問題:該患者為什么只能是低蛋白飲食?如不是會有什么影響;低蛋白飲食為什么要配合α-酮酸或必需氨基酸治療?學生結合已學內容查閱相關資料,作出初步結論:α-酮酸的去路是在體內與氨合成氨基酸,這樣就降低了血液中氨的含量,從而減少尿素的合成,由于尿素是從腎排泄出體內的,這樣就減少了腎的負擔。因此,低蛋白飲食加α-酮酸更有益。以上是對在課堂中引入臨床案例作了簡單的闡述,在實際應用時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接受水平,確定合適的問題,實施環節也可作相應調整。但不管方式如何,其目的都是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生物化學學習的熱情,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應用知識、自主學習的能力,并形成一定的創新和批判思維。
作者:王琳 單位:長沙醫學院生物化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