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參與的中學生物教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進行引導式、啟發式的教學
學習的過程其實就是從提出問題開始,通過對問題進行分析,最終以解決問題告終。由于高中生的思維能力和辯證能力比初中階段已有了較大的進步,學生往往對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更感興趣,對問題的思考能力也更趨成熟。教師應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注意如何為學生設置疑問,因勢利導。提出問題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教師設計和鼓勵學生自主提問。例如:在上《伴性遺傳》這一節課時教學可提問學生:“如果某人患有色盲,他的外公也有色盲,但他的父母和妹妹卻是正常的。為什么會有這個現象呢?”由此引起同學對于本門課程的好奇。教師這時可自然地引導學生從色盲的基因在染色體上,會隨著染色體遺傳給后代這個知識點出發,應用推理方法得出正確結論。如在上“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時,可向學生提問:“我們如何從生物學角度來實施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同學們會給出各種不同的建議,如提高人口素質、控制人口數量;合理利用資源、杜絕資源浪費;防治污染、保護環境;植樹造林等。教師還可提問學生:“我們如果想要將某珍稀動物的遺體完好的保存,應該如何做?”有的同學會說“做成動物標本”,有的會回答“可放在福爾馬林液中”,有的會說“存放在真空環境里”等等。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得出結論:“無論我們采用哪種方法,只要保證沒有分解者的存在就可以了”。這樣通過多角度的思考,使得學生提高了參與教學的熱情,擁有積極正確的學習態度。
(二)創設情境,組合思維
有效的教學方法應該是讓學生處于所提問題的情境之中,通過學生自己去體驗和解決問題。情境設置不僅能夠促使學生對新舊知識進行鞏固和整合,更能在情景中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這將成為學生自主參與學習的強大動力。而組合思維,就是通過對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啟發,從而進行一系列思維活動。適當地運用組合思維,能夠促使學生開展思維活動,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性的學習能力。如在“現代生物進化”的教學中,教師可向學生提問,學生根據自我知識的掌握情況來評價拉馬克的“用進廢退”學說。有的學生會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說明“用進廢退”學說是否正確,有的學生會從思想性的角度來評價“拉馬克在當時的環境下能夠提出此種理論已是難能可貴。通過對問題的分析和解決,學生會對自己知識的掌握水平有清晰的認識。教師利用學生對同一生物問題所持有的不同看法這一現象,設置問題情境,不僅可有效激發學生的整合知識思維,更能提高學生辯證科學的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根據學生不同情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由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是存在差異的,每個學生對于課程感興趣的方向也不同。因此教師在學習內容的安排上應考慮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授課內容應有一定的彈性,讓學生可以有自主選擇的空間。以此讓學生感覺“這是我感興趣的內容,這是我自己的選擇”來激發學生對自我選擇的責任感。例如教師應采取哪種教學方式更好;教學進度要快點還是慢點;單元測試由教師出題還是學生出題,如果是教師出題,教師可出兩到三套題目讓學生自主選擇用哪一套測試,如果是學生出題,則學生要出兩到三套題目,教師來決定最終使用哪一套,諸如此類都可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會大大增加學生對于學習的參與性。
二、結語
讓學生參與生物教學的有效方法還有很多種,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對授課的方法進行調整和提高,不斷學習和創造新的方法,找出最科學、最適合的授課方式,為學生日后進修或步入社會找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和有利的競爭條件。
作者:白麗華單位:內蒙古烏蘭察布市察右前旗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