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多媒體與生物教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運用多媒體詮釋抽象知識
生物課本中有很多微觀的知識,肉眼看不見,用語言描述會讓同學很難理解。這時就可以用圖片和動畫展示給學生,使抽象的內容更形象化。如在講“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這部分內容時,由于受到實驗條件的限制,同學們不能親眼看見有絲分裂過程的各個時期的變化,如果單靠教師語言去描述,同學們很難理解和記住知識點。這時可以用動畫的形式將分裂的各時期的核膜、核仁、染色體的變化演繹出來。這樣使內容變得簡單化,具體化,同學們很容易接受,并激起同學們學習生物學知識的好奇心。又如在講“神經調節”這節內容時,由于“神經元”比較抽象,所以先把”神經元的結構模式圖”用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大家,同學們了解神經元的各個名稱后,再將神經元間相接處的部位“突觸結構”展示給大家。最后將整個“反射弧”的結構呈現給大家,這樣就能具體地講解出“興奮”在整個反射弧中是怎么傳導、傳遞的。許多的抽象知識都可以用多媒體教學來完成,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突出重點、簡化難點
如綠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因為整個過程主要是在細胞器內完成的,而且反應過程比較復雜,發生的化學反應比較多,學生很難理解。所以可以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用動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以C、H、O為主線,在細胞器內展示出每個過程都發生了哪些化學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分別用不同顏色的小球的集合體來表示,這樣就使反應過程形象化、簡單化了。學生們邊看邊記,既學到知識,又加深了印象。又如“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如果教師單靠語言敘述的話,學生很難理解和掌握這兩個定律的實質。如果把配子形成過程中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用flash動畫的形式演繹出來,學生就一目了然了,并把“基因的分離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也真正掌握了。
三、延伸于課外,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興趣
如在講“無氧呼吸”時,可以讓同學們課前上網去收集一些釀造葡萄酒的材料,并總結出釀酒是什么微生物起了什么作用,釀酒所需的條件有哪些。在課上再與同學們交流,課后讓同學們親自動手為自己的父母釀出一瓶葡萄酒。在此過程中既深化了知識,又培養了學生動手能力。在講“植物細胞全能性”時,可以指導學生課前學習組織培養的有關知識,并可以將知識進行擴展,如利用組織培養怎樣培養出大量的瀕危滅絕的植物,怎樣生產出人工種子等。在學習動物細胞培養時,可以讓學生了解試管嬰兒是怎么回事,克隆羊多利是怎么誕生的。在學習染色體變異時可以讓同學們收集獅虎獸是怎么來的。這樣同學們既豐富了知識,又會對生物產生強烈的興趣。
四、寓環保知識于多媒體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如在講“全球環境問題”時,利用多媒體播放一些圖片和視頻。如在浩瀚的海洋中生活著幾十萬種生物,有的奇形怪狀,有的色彩斑斕,給海洋增添了勃勃生機。可是有了人類的介入以后,打破了它們寧靜的生活。有的生物被人類捕捉,數量已經少之又少,有的生物被污染物影響后滅絕了。還有其他的環境問題,如工業廢水的排放,使原來清澈的河水成了“死水”;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引起了溫室效應,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許多島嶼將不復存在;又如植被被破壞使土地沙漠化,人均土地越來越少。工業污染物的排放使原來晴朗的天空被霧霾籠罩,人們出行不得不戴上口罩;核污染的危害就更大了,直接危害到人們的生命。這樣鮮明的對比能引起學生們的共鳴。讓學生認識到,為了保護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要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要從身邊做起,愛護環境,如不浪費紙張,不隨意丟棄垃圾,節約用電,不用野生動物制品等。
作者:郎豐單位:遼寧省鐵嶺縣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