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積極性生物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充實知識容量
都說活到老學到老,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習,因為教師是傳道、授業、解惑的人,因為教師在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而且,由于生命科學本身是無止境的,當今又處于迅猛發展的時代,生物學課程內容正在不斷更新,如果不及時充實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必將因知識的匱乏與落后而無法立足于這個講臺。所以,生物學教師就更應該一生孜孜不倦地去學習,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充實自己知識容量。
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完善教學方法
與充實知識同等重要的是,教師的學習也離不開教學方法的學習與更新。也就是說,教師要掌握并不斷豐富將自己的知識傳授出去的方法,否則,再淵博的知識也將失去意義。我們都知道,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學習積極性是非常主要的。雖然興趣是積極性中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生渴望獲得知識并積極參與到各種探究活動的意向基礎,但是,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才能使學生的思維聚焦在老師的控制之下,逐步深入到教學內容的深層。所以,我認為營造出能夠吸引學生學習的教學氛圍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既然教師進入課堂首先要備課,進行一定的教學設計,那么,備課與教學設計這一環節對于良好的教學氛圍的營造就起到很關鍵的指揮棒的作用了。就這方面我再談一些個人的認識和看法:
1、備課要講究系統性一般情況下,教師在學期結束時就知道下學期所任教的課程了,那么,我們不妨在假期時“通讀”一下教材,了解教材的全部內容和各章節之間的關系,使自己能站在一個較高的角度,立足全局去備每節課,掌握相關知識的銜接,做到局部與整體的同一,避免就一課備一課,將知識打爛敲碎的現象。比如著手講解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時,應使學生注意二者的關系和它們對生物自身的意義,而不要把這兩章的內容孤立起來;講解生物進化歷程時,正是初二下學期課程即將結束的階段,我們在備課時就可以考慮將以前學過的動植物相關知識復習一下等等。我想,類似的案例在每位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也都有所注意,隨著教學經驗的豐富,每位教師都能把握好這種知識的系統性和聯系性。
2、設計教學時要最大限度地聯系實際生物學最能反映人與自然的現象和規律,因此,與學生的積極性生活實際聯系密切。生物課堂教學應理論聯系實際,注重應用,這既是生物學科特點的必然體現,也是適應素質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現。在設計教學活動時,應盡量多多準備生活、生產中的實例。比如,在“采集和測算空氣中的塵埃粒子”的探究活動中,關于五點取樣法,學生可能覺得離自己的生活很遙遠,不是自己需要的,學習興趣會下降。于是,我聯系生活實際告訴學生,農民估算莊稼產量或者其他數量大的產品的估算等方面,就完全可以應用這一方法,比如一塊玉米地,我們抽選五個小區域的產量,就能大致估算出整片地的產量了,有了這種認識,學生學習興趣就會被調動起來,就可以很容易的掌握這種探究方法的要領;講光合作用的應用時,除了教材中提到的合理密植外,還可以準備間作、套作等方面的具體實例,比如玉米與豆類套作,植樹初期,樹苗未長大的幾年中,可以在樹地耕作等。對于生活在農村的學生來說,他們有這方面的生活經驗,有些例子教師稍加引導,學生自己就能舉出來,只是不知父輩為何這樣做,通過與老師的交流,學生很自然地就能明白其中的原因。
3、備課時,注重探究與演示實驗的設計初中生物教學中,對學生的積極性自主探究活動要求不高,又由于目前各種實際情況的限制,所以,生物教師在備課時一般不予重視,使得這一環節相對薄弱。但是大家都知道,探究活動對學生學習生物科學知識、獲得科學觀念、掌握科學本領、形成嚴謹的科學態度等方面都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現在也在大力提倡探究學習,所以,教師在這方面更要多花些心思進行設計,從課堂教學實際出發,適當的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積極的、適量的選擇適合學生現狀的活動來對學生進行探究能力訓練。另一方面,教師還要注重加強課堂演示實驗的設計,除了課本上必做的演示實驗外,教師應當善于觀察,挖掘生活實例中的生物原則,設計一些實驗裝置在課堂上演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這些方法來爭取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探究的能力。
作者:徐中秋單位:鎮賚縣坦途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