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在游戲中用快樂的方式學好數學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游戲是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把游戲引入課堂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小學生普遍活潑好動,而數學知識本身又較為抽象和乏味,如果單純地依靠教師講解,學生的數學興趣很難被激發出來。因此,運用游戲的方式,把數學知識巧妙地融入其中,不僅能夠有效地消除學生的厭學心理,而且讓他們在唱唱、跳跳、聽聽、畫畫、玩玩中啟迪思維,增長智慧,實現寓教于樂。
一、激情引趣,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愛因斯坦曾言:“如果把學生的熱情激發出來,那么學校所規定的功課就會被當作一種禮物來領受。”顯然,數學游戲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具有誘惑和魅力的。它不僅能夠促進兒童智力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具有愉悅性、自主性、趣味性等特征。在游戲活動中,參與者不會再產生諸如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取而代之的是興奮、愉悅的心理狀態。在這種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會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例如,筆者在講解“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時,就通過選題目做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先利用FLASH內置的隨機函數功能,設計了若干道選擇題。然后將學生分成若干學習小組,每次游戲都由組內一名成員選擇題號,在出示相關的計算題目后,由全班學生們進行搶答,搶答者如果口算無誤即為該組得1分。如4+4+4、7+7+7+7、9+9+9+9+9等題目一出示,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大家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被充分地激發出來,在思考過程中,學生潛移默化地掌握了乘法的口訣。
二、啟迪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想象能力
思維是數學的核心,想象是思維的主要形式之一。在游戲教學中,教師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形象直觀的視覺沖擊,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拼圖游戲,引導學生先將剪好的一些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圓形、半圓形等涂上顏色,然后用這些圖形拼出各種實物圖或圖案。在游戲的過程中,學生要通過想象構圖,拼出圖案后又要通過想象把圖案化為具體事物。這種拼圖活動自由度大,可以充分發揮“小設計師”的想象力,又有審美價值,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的一種好方法。因此,數學游戲是促進兒童認知內化的重要途徑之一。課堂教學中,通過游戲可以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也為學生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引領成長,爭做全面發展的優秀少年
數學在人類的生活生產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和應用空間,它對于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等方面有著獨特的作用。而數學游戲在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過程中,不僅鍛煉了他們的數學思維,而且提升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學會了團結與協作、競爭與謙讓,克服了自我中心化,進一步增強了社會角色扮演的能力,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教學“認識人民幣”一課時,筆者就以“商店購物”的數學游戲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在學生完全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掌握1元=10角、懂得兌換人民幣的基礎上,通過模擬購物活動,引導學生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功能和作用,感悟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為了提高游戲的真實性,筆者在課前準備了玩具狗、轉筆刀、筆記本、鋼筆、小音箱等實物,價格由“店主”(由幾名學生扮演)自己定,將一些模擬紙幣(各種面額)分發給學生,再找一些學生扮演顧客。通過現場購物,看哪些學生能夠買到質優價廉的商品,并自己進行說明。為了提高小學生識別真偽人民幣的能力,筆者還專門讓學生編排了一個小品———《假幣真情》,講述幾名小學生為了搜集販賣假幣的犯罪嫌疑人(由學生扮演)的犯罪證據而與其斗智勇,最終幫助孤寡老人劉大爺(由學生扮演)挽回經濟損失并成功報警,將其繩之以法的感人故事。幾名學生的詼諧演出,既惟妙惟肖,又生動活潑,而且在表演中還向大家講解了真偽人民幣的辨別方法,不時贏得大家的陣陣喝彩。
著名數學科普作家馬丁•加德納認為:“喚醒學生的最好辦法是向他們提供有吸引力的數學游戲。”的確,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適時的穿插游戲,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還能啟迪他們的思維,增長智慧,學生也必然在游戲活動中獲得更多的情感體驗、數學知識,而他們的想象能力、推理能力以及社交能力也得到了相應的發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