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培養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初中物理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等.隨著素質教育全面展開,要求課堂教學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等,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通過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有利于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目標.本文主要對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進行分析.
一、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教學
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偏重物理理論知識教學,使學生形成了一種理論重于實驗的思想,學生對實驗的參與度不高,磨滅了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和熱情,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學目標的實現.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初中物理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和綜合素質,所以實驗的重要性就逐漸凸顯出來.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對實驗形成正確的認識,增強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實驗教學,并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提高學生動手能力的目標.例如,在講“彈力”時,對于“彈力”的實驗教學,使用的實驗器材有:彈簧測力計、鉤碼、木板、彈簧、拉力器等.要增強學生對實驗的重視程度,就要提高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橡皮筋,讓學生拉橡皮筋,橡皮筋受力后,就會發生形變,松手后橡皮筋又會恢復原狀.然后讓學生舉出生活中相關的例子,學生用一只手按住鋼尺的一端,另一只手往下壓鋼尺,就會發現鋼尺變形,松開壓鋼尺的手,又會發現鋼尺恢復到原狀.將生活與實驗結合起來,能使學生體驗到樂趣,從而調動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動作
初中物理課程內容涉及眾多實驗,通過鼓勵學生參與實驗,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利于實現素質教育的要求.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需要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只有確保實驗的準確性,才能使學生從實驗中得出正確的結論,從而增強學生參與實驗的積極性.例如,在講“彈力”時,實驗內容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將小車放在靜止的平面上,用手推動小車使其運動起來,說明力改變了小車的運動狀態;第二,將小車和一端固定、處于自由伸縮狀態的彈簧挨放在一起,小車的運動狀態不會發生變化;第三,將小車和一端固定且被壓縮的彈簧挨放在一起,松開彈簧之后,彈簧恢復原狀,小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在這個實驗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規范實驗操作.如,“靜止的平面”、第二個實驗中“彈簧一端固定、處于自由伸縮狀態”以及第三個實驗中“彈簧一端固定且被壓縮”,只有從這幾個方面出發,規范實驗操作,才能使物理實驗順利進行,并得出正確的結論,即“小車受力以后運動狀態才會發生改變,和自由伸縮的彈簧挨放在一起的小車運動狀態沒有發生改變,是因為對車沒有形成力的作用;將小車挨放壓縮彈簧,松開彈簧,小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主要是因為對小車施加了力,這就是彈力”.初中物理教學要實現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的目標,就需要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保證物理實驗順利進行,使學生在實驗中得出正確結論,在實驗中享受樂趣,進而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及時糾正學生在物理實驗中出現的錯誤
在物理教學中,教師的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學習,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在物理實驗中,教師必須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輔助學生進行物理實驗,及時檢查和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使學生對物理實驗保持謹慎、嚴謹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上述“彈力”的實驗中,第一個實驗需要保持小車處于靜止的狀態.如果將小車放置于傾斜面上,就會出現未施加力情況下小車運動狀態發生改變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難以得到正確結論.對于第二個實驗,可能出現的錯誤操作是學生對小車施加力.在這種情況下,彈簧運動狀態未發生變化,而小車運動狀態發生變化,彈簧在實驗中沒有起到作用,也難以使學生得出正確結論.在第三個實驗中,可能出現的錯誤操作是沒有將彈簧壓縮完全,松開彈簧之后,彈簧的力不夠,難以推動小車使小車的運動狀態發生改變.在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向學生詳細解釋物理實驗需要注意的要點,及時糾正學生物理實驗中出現的錯誤,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總之,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必須注意相應的教學要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初中物理教學的最終目的.
作者:朱正華 單位:江蘇建湖縣城南實驗初中教育集團開發區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