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分層教學法作為因材施教的具體實施方法,對初中物理教學提高教學水平及落實科學教學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文章對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意義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策略,即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分層;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
關鍵詞:
分層教學法;初中物理;目標分層
在初中階段,學生的物理學習存在著興趣不足、理解誤差、基礎知識障礙等多種問題,導致物理學習效率低下;也有部分學生成績突出,興趣足,卻缺乏進一步的引導。在教學中采用分層教學法,能夠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需求,幫助學生快速取得進步,使整體學習效率上升。本文對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意義、方式等進行探索,以期為日后初中物理教學的發展提供借鑒意義。
一、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意義
(一)能夠照顧到不同的學生
同一個班級中的學生,對于物理學習的領悟能力可能是不同的,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工作往往是針對班級多數學生的,也可以理解為成績在班級中部的學生,而對于學優生和學困生的關注度卻不夠。初中階段學生初步接觸物理,正是興趣培養的關鍵時期,面向大眾的泛泛教學往往會打擊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對未來進一步學習物理產生不利影響。采用分層教學法,能夠巧妙地將班級學生劃分為不同層次,并為之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學習內容、作業內容及評價標準,使學生切實參與到學習中,能夠全面推進教學的發展。
(二)有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物理學基礎
初中階段是興趣培養的重要階段,也是物理學習的基礎階段,只有初中教師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學習基礎,才能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中愈發輕松。在教學中,教師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夠使學生在日后的學習事半功倍。采用分層教學法,教學工作變得更為精細化,教師就可以抽出時間了解學生,為學生進行分層,使教師對學生的輔導更具針對性,長期堅持,就能夠極大地緩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實現物理學習的突破,為學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
(一)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分層
分層不是簡單的分組,需要教師在全面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知識掌握程度、興趣所在等綜合特征進行分析與分組。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分析學生,從學生的個性特征、學習習慣、考試分數等多個角度去認識學生,而不是單純地根據學生考試成績對學生進行劃分。通常情況下,一個班級學生的構成框架為1∶2∶1,分別代表著學優生、普通生與學困生的比例。如果教師還想進行更為細致的劃分,就需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可將普通生進一步劃分為上、中、下三層,而學困生也有缺乏興趣、缺乏方法、記憶不牢等多種情況,這些都需要教師在了解學生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進行合理分層。
(二)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
在進行合理分層之后,需要教師為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比如,學優生要在學習之后進行進一步的拓展,除了在所學知識的運用方面進行拓展,更要培養他們具備獨立學習的能力、方法等。而對于中等生,其目標是要突破那道橫在自己與學優生之間的屏障———探討與學優生的差距在哪里,如何提高自身的學習水平等,這些都是普通生需要考慮到的問題。對于學困生,要培養他們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與信心,這是教學目標所在,并且要幫助他們夯實基礎,扎實的基本功才是日后進一步學習的保障[1]。針對不同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不僅要在課堂教學中得以體現,在課后的作業中也要繼續體現,實現整個學習體系的完整。
(三)為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內容
在目標制定之后,還需要教師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而不能再針對全班學生泛泛教學。教師首先要明確不同學生的特點與目標,進而有針對性地進行課堂教學組織。比如,在一節課的設計中,既要有為學困生進行基礎知識復習,也要有適應大部分中等學生的基本知識講解,還要在收尾的過程中,為學優生布置一些拓展性思考內容。物理學科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目,尤其是初中階段,教學內容與生活緊密相聯,在教學內容的制定與準備過程中還要緊緊依賴于生活實際。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并以一定的教學內容為依托,形成問題體系,難度從簡到難,讓學生能夠全面參與其中,并做進一步的探索[2]。
三、結語
分層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巧妙地提高課堂效率,關注到個體學生對物理學習興趣的培養,并且能夠全面推動物理教學的發展,實現教學目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著互動關系,教師要即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且進行分組的調整,使教學的針對性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任昌衛.分層教學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學習,2011,17(3):50-78.
[2]林壽蘭.分層遞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教育研究,2002,16(2):65-66.
作者:吳國振 單位:臨沂市第四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