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舞蹈藝術交流傳播探討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互聯網作為現代傳媒的集大成者,具有低成本、無限時、無地域限制、交互性、實時性、靈活性、可視性、多媒體性等諸多優點,如能科學合理地利用,將對于中越舞蹈藝術的交流傳播起到巨大的助推作用。舞蹈藝術是以經過提煉加工的人體動作作為主要表現手段,運用舞蹈語言、節奏、表情和構圖等多種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觀性和動態性的舞蹈形象,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的一種藝術形式。現代舞蹈藝術包含了音響、燈光、布景等藝術,是空間性、時間性、綜合性的藝術。作為現代傳媒技術的代表,互聯網是多媒體綜合技術,在空間、時間表達上均效果顯著。將互聯網的自身優勢與舞蹈藝術進行充分融合,提升中越兩國間的舞蹈藝術交流。
1.開設舞蹈藝術專門網站,展示中越舞蹈藝術。為展示舞蹈藝術,中越兩國均可在互聯網上開設舞蹈藝術的專門網站,介紹本國舞蹈藝術的特點,介紹某些著名舞蹈人物,介紹某些具體的舞蹈作品,介紹某些舞蹈賽事或是重要活動。互聯網的實時性、無限時性和無地域限制性等特點,可以讓兩國人民輕而易舉地實現了解對方舞蹈藝術的意愿。只要有一臺聯網的電腦,人們輕點鼠標,就可以很容易的訪問專門的中越舞蹈藝術網站,這種交流傳播的速度和受眾范圍廣度是傳統交流傳播方式例如演出傳播和紙本傳播所無法比擬的。以中國舞蹈的網絡傳播為例,建成于2006年的“中國舞蹈網”,涵蓋“舞蹈資訊”、“舞蹈資源”、“舞蹈機構”、“舞蹈院校”、“舞蹈培訓”、“舞蹈圖片”、“舞蹈視頻”、“舞蹈音樂”、“舞蹈商城”等各個舞蹈相關領域。由于互聯網的可視性、多媒體性、信息大容量性,網站圖、文、聲、像并茂,資料全面豐富,舞蹈藝術作品得以完整呈現,一方面充分展現了我國舞蹈的藝術特色,另一方面展示了各種舞蹈活動的開展狀況,綜合反映出中國舞蹈的整體概況。由于互聯網具有資源共享的特點,建立這樣的舞蹈藝術專門網站,不僅充分展現了一國的舞蹈藝術特色,還為各國人民了解該國舞蹈藝術提供了便捷的方式,推動了該國舞蹈藝術的交流傳播。
2.開設互動社區,推動舞蹈藝術的民間交流。民間交流是指人民之間,民眾之間非官方組織的交流方式。互聯網的實時性、無地域限制性還使得國與國人民之間對于舞蹈藝術的直接交流成為可能。傳統的演出傳播、紙本傳播,甚至被稱為現代傳媒的廣播、電視等傳播方式都是單向傳播,信息只能送達對方,無法了解對方的反應。互聯網的雙向傳播方式則完美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使得信息傳播及時反饋,傳播變成了交流。為了增進國與國之間的舞蹈藝術交流,可以開設一些專門的舞蹈論壇,例如,中越舞蹈藝術論壇等。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特點,參與者來自于全球各地,來自于國家的各個層面,各個行業,無論是專業的舞蹈家,還是普通舞蹈愛好者,大家都可以通過論壇發表自己對于舞蹈藝術的看法,從而深化了國與國之間的民間舞蹈藝術交流。近年來,中越兩國經常舉行舞蹈藝術演出活動,例如2009年4月23日至26日,廣西藝術學院師生一行19人隨自治區旅游局組織的代表團一起,應邀參加了越南廣寧省下龍市舉辦的“2009年下龍灣旅游節暨下龍灣第三屆嘉年華活動”,在25日下午舉行的主題為“下龍灣奇觀——相約之地”的旅游節開幕式演出中,廣西藝術學院表演了大型歌舞節目《大地飛歌》。又如2012年6月,廣西藝術學院與越南高等舞蹈學校進行了聯合演出,合作演出了如越南舞蹈《永久的月亮》、中國舞蹈《子君》等一系列舞蹈節目。這些演出交流取得的成功,增進了兩國官方層次的交流,引起了觀看人員的強烈反響,然而局限于演出傳播的特點,它的受眾仍然是有限的,影響仍然是較小的。“舞蹈藝術的繁榮需要更多人的參與和支持。互聯網作為一個免費的、開放的、信息共享的空間,任何人都可以在平等交流中探討舞蹈的焦點問題、最新動態。網絡論壇讓更多的人可以不受規定限制的平等、輕松交流,展開對舞蹈作品深層的批評和分析,并發表與權威左右的個人意見。”因而如果能將這些節目視頻放上舞蹈藝術論壇,作為論壇討論的主題,吸引更多的兩國人民的參與,則將肯定會更大的推動中越兩國舞蹈藝術的民間交流。
3.發揮互聯網的優勢,推動中越舞蹈藝術的研究交流。互聯網本身的特點為中越的舞蹈藝術研究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舞蹈藝術是非文字藝術,是借助于身體語言展現文化的藝術表達形式,人們不是親身觀察體驗則難以體會其中的情感傳達和藝術精髓。互聯網首先為舞蹈藝術的交流傳播研究提供了充足的素材,互聯網的開放性、多媒體傳播特點,使得無論是越南舞蹈藝術家,還是中國舞蹈藝術家,都可以輕易地獲得對方國家的舞蹈聲像資料,為雙方的舞蹈藝術研究交流提供了便利。互聯網還為中越舞蹈藝術研究指明了研究的發展方向。互聯網上具有海量的研究信息,例如中國知網提供了大量的研究文獻,從這些研究文獻資料中,舞蹈研究人員可以了解到中越舞蹈藝術交流的研究狀況及研究前沿,從而為舞蹈藝術交流的研究指明了發展方向。“中國舞蹈的蓬勃發展,從來離不開同異國舞蹈的相互交流。”由于互聯網的互動性,舞蹈藝術的信息能及時得到受眾的反饋,這對于舞蹈研究人員而言至關重要,因為他們可以從中獲取受眾的藝術需要信息,從而可以使得舞蹈藝術的發展不斷地以滿足人們的藝術需要為方向,升華了舞蹈藝術的品質。
4.加強舞蹈藝術的翻譯工作,為互聯網傳播舞蹈藝術提供條件。雖然舞蹈是一種幾乎可以逾越語言障礙的藝術,但舞蹈藝術的傳播交流終究還是一種跨文化傳播交流,互聯網雖然為中越舞蹈藝術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然而舞蹈藝術的跨文化交流仍然離不開語言這一溝通介質。網站的舞蹈藝術介紹需要語言溝通,論壇的交流也必須要以理解對方的語言為前提,舞蹈藝術研究也要理解文獻文字內容,因而作為跨文化、跨語言、跨社會的翻譯工作十分重要。在利用互聯網進行中越舞蹈藝術交流的過程中,要強化互聯網技術與翻譯技能的融合,例如在網站的介紹中配以中越雙語,在圖像視頻中予以翻譯解說,在論壇交流中予以翻譯轉化,在舞蹈藝術研究交流提供翻譯文獻等等。加強舞蹈藝術的翻譯工作,才能為使用互聯網交流傳播中越舞蹈藝術提供條件。
二、結語
中越兩國山水相連的地域特點奠定了兩國的舞蹈藝術交流傳播的悠久歷史,演出傳播、紙本傳播等傳統交流傳播方式在此過程中長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現代傳媒的發展給兩國的舞蹈藝術交流帶了更大的發展機遇,拓寬了舞蹈藝術交流傳播的認識。互聯網作為現代傳媒的集大成者,它所具有的一系列特點使得它對于中越舞蹈藝術的交流傳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可以通過建立專門舞蹈網站、開設中越舞蹈藝術論壇,發揮互聯網本身的特點,促進舞蹈藝術研究,加強中越舞蹈藝術翻譯工作使之與互聯網融合等方式,推動中越舞蹈藝術交流的進一步發展。
作者:黃藝平單位:廣西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