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戲劇舞臺空間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近20年來英國新建的主要劇院都包含了小型而靈活的小劇場。國家劇院的科爾斯羅特別為此而建,巴比堪中心的皮特劇院(原本是排練場)也因此而改建。這些小型劇場在過20年里創作了新穎獨特、制作精巧的舞臺設計———毫無疑問,這要歸功于有限的舞臺空間。有些情況下,這些小劇社的創作非常成功,甚至超過了主流大劇團。其他劇場演出的許多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創作的作品,其所具有的興奮性和直接性使藝術家們清楚地看到了大劇場———皇家莎士比亞劇場創作的困難,這些認識促使了藝術家們建造了另外一個劇院———天鵝劇院,這個劇院由排練場轉換而來,空間緊湊親密,現在用于上演莎士比亞以及同時代的戲劇作品。
傳統的劇院向相應的演出場所的轉變,向設計師發出了挑戰:設計師必須要面對、再思索,并對他們固有的職業思維重新定位。自喬登•克勒律治和阿道夫•阿皮亞的時代以來,“從本質上來說,戲劇是訴諸于視覺和聽覺的奇跡,而不是用于閱讀的文本”,已經成為不言自明的至理名言。談到戲劇空間,舞臺設計既要充分利用不斷變化的舞臺空間,也要確定整個戲劇空間、地理位置以及舞臺同觀眾的關系。在這樣的情況下,導演和舞臺設計師之間那種僵化的等級分工被打破,他們需要進行共同努力合作來創作出舞臺的空間感和想象中的三維立體效果。這樣一來,在作為替代品的小劇院里,舞臺設計師的作用加強了———具備了與通常意義上的高科技的“設計舞臺”完全不同的意義。這主要表現在20世紀80、90年代的一些重要戲劇作品中。重要的是,不能忽視這些看上去雖然不具有很強的視覺效果,但卻非常具有革命性的發展。
那么實踐“貧困戲劇”方法的設計師,如何完成設計戲劇事件的任務呢?設計師的任務開始于既定的戲劇空間的戲劇特性,或者說,去尋找那種適合于戲劇事件的建筑物。設計師也可以遵循克律芝的創作原則:“設計要腳、眼并用”。沿著舞臺走,感受它的大小和空間感。然后,可以塑一個模型,塑些人物來代表演員。設計師所感受到的所有東西要與導演、劇作家,演員、作曲家、編舞家共同分享。由此,整個團隊緊密聯系起來,挖掘所有的可能性,使文本充滿了新鮮的感受和視像。這樣做的目的,自然是找到講述故事最簡單的方式,幫助演員展現藝術技巧,并發現能夠觸動觀眾心靈和想象力的視覺途徑。
集體為一個特定場地創作的舞臺設計須深深根植于此,并且不會輕易改動。想要轉移或挪走這些設計必須要仔細斟酌。彼得•布魯克的作品《摩訶婆羅多(Mahabharata)》,最初上演于巴黎的BouffesduNord,是個音樂廳。當這部作品在英國格拉斯哥老交通博物館上演時,進行了重新設計,非常成功。另一方面,有些小創作特意為流動演出而創作,布景的搭建也可以調整以適應不同的情況。皇家莎士比亞劇團一直給予舞臺設計師足夠的自由去設計適合移動的布景和整體舞臺,可以搭建在休閑的場館或運動場里,這樣,在那些沒有很多劇場的小鎮里也可以看到他們的作品。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流動演出的《馴悍記》,導演德•特維斯(DiTrevis)和舞臺設計師帕米拉•哈羅德(PamelaHoward)的舞臺設計,著重于使演員小范圍聚集,設計思路和導演思路對此考慮得非常多,使作品看上去從通常意義上講,毫無設計可言。但是,為了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并領會作品的深刻內涵,必須要做非常細致而仔細的工作來創造出準確的環境氣氛。觀看這類演出作品的觀眾應該感受到文本的內涵由單純的身體語言和演員的張力所表達出來,只是因為表演者的身體特性是舞臺設計中的基本因素。
對非正規劇院的設計者來說,表演者的身體能量、正確利用演出場所的建筑結構來增加戲劇氣氛和道具的精良制作,都是非常重要而且互相影響的因素。這種著重于表演者的張力和表現力的舞臺設計在布萊希特和他的設計師卡斯帕•奈爾(CasparNeher)的創作中表現得尤為突出。他們一起重新界定了演員作為敘述者的戲劇藝術。設計師卡斯帕•奈爾(CasparNeher)是劇院里的畫家,他非常精確地理解了如何進行“人物繪畫”,以最經濟的方法在舞臺上創作了震撼人心的戲劇人物形象。非正規大劇院的設計在最開始采用繪制各種不同的演員群體的形式來創作,這樣之后可以更仔細地選擇道具或舞臺意象。
最重要的是,非正規劇院的舞臺設計提供了逃避戲劇舞臺空間的幻覺的限制的機會。國家劇院的外墻陽臺在演出《情欲》(ThePassion)第一次上演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效果,這部作品根據比利•伯頓(BillBryden)的《神秘》(TheMysteries)改編,文本托尼•哈里斯(TonyHarrison),舞臺設計威廉•達德利(WilliamDudley)。在國家劇院演出之后,這部作品移到了科特斯洛劇場演出,最后又移到了洛克廳和老利西姆劇院的舞蹈廳里上演,但舞臺設計的魔力效果一直都存在。分享體驗劇團(SharedExperience)前身是謝菲爾德克魯西波劇團,現在于倫敦soho區一棟舊洗衣房里創作演出。愛丁堡特維斯劇團很小,舞臺很靈活,啟用了很多新藝術家,并嘗試創作了一系列清晰、形象、讓人印象深刻的舞臺設計。格拉斯哥老交通博物館也因同樣的目的得到永久改建,使英國擁有了另一種國際舞臺的表演空間,可以供給國外大型劇團的演出,同樣也上演英國自己的戲劇作品。清晰強烈的主題畫面,傳達設計訴求與消費者產生共鳴。在這里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涂鴉藝術都適合被融入到平面設計的進程中去,這就需要設計師根據市場需求,進行涂鴉藝術的選取和感悟,通過整體運用和局部運用的方式盡可能保留涂鴉固有的魅力和特色,將其注入到設計中去,將涂鴉藝術所蘊含的文化底蘊發掘出來,在促進平面設計更具魅力的同時,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今涂鴉作為一種美的代表形式正在不斷的風靡擴張,涂鴉藝術借助于它清新脫俗的淳樸、充滿活力的激情以全新的方式滲透到了流行文化的各個層面,融入到生活的每個角落,隨著涂鴉藝術在平面設計中的進一步滲透和升華,定會帶給人們一個更為精彩的感官世界。
作者:李高華單位:吉林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