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文素質教育英語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人文素質”是指人們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知識、能力、觀念、情感、意志等多種因素綜合的品質發展的程度,表現為一個人的人格,氣質與修養。發展人文素質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做人,包括如何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問題。”2006年國家教育部文件指出,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是為現代化建設培養適應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需要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文件中對高職生德育要求與“人文素質”教育相一致。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已成為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是教學大綱的要求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基本要求》中明確指出:“大學英語課不僅是一門語言基礎課程,也是拓寬知識,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質教育課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這表明了高職英語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因為語言承載著它相對應的文化,掌握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更有助于這門語言的學習,掌握語言也能更好得理解其文化,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需求隨著全球一體化時代的到來,社會對人才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1世紀培養的人才素質包括:“具有人的進取心和創新精神;具有合理的知識和能力結構;具有競爭意識,效益意識,法律意識和國際意識;具有較高的人文精神和道德風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不斷開展人文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滿足21世紀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二、在英語教學中實施人文素質的途徑
高職英語課程蘊含豐富人文資源,但這并不意味著隨便一堂課就可以提高高職學生的人文素質,而是要選取合適的教學內容并運用相應的教學技巧適時,適度地進行教學,才能獲得良好的效果。通過不斷的研究探索,可以通過如下途徑實施人文素質教育:
(一)分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根據英語課堂任務及學生現有的英語水平把學生分成若干小組,讓他們進行互助合作學習。分組合作能在大合堂教學中有效組織課堂活動,這樣能使在座的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語言實踐活動中來,而不致于被留在遺忘的角落里。通過分組合作學習,學生們養成了獨立思考,敢于質疑,團隊合作的良好品質和勇于開拓創新的精神。
(二)更新傳統英語教學方法高職英語教學強調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既傳授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又培養較強的應用能力,可是書本,黑板加粉筆的傳統教學方法遠遠無法滿足當今社會的實際需要,所以高職英語教學方法必須進行改革。每堂英語課開始的前十分鐘讓學生輪流進行freetalk的活動,可以談論最近校園內發生的新鮮事及國內外大事。學生們各抒己見,討論得非常熱烈。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可以接觸大量中西方文化知識,教師引導學生分辨文化的良莠,吸收其精華,去除糟粕,從而提升學生的文化品位,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
(三)選取恰當教材并挖掘其蘊含的人文素材結合高職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本著既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又蘊含人文精神的原則,選取恰當的教材,這符合教材育人功效的初衷。劉繼華認為“外語教材的編寫,除了注意學生語言技能的提高外,更重要的是要著眼于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選取好的教材為開展更好地教學奠定基礎。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根據英語教學內容所提供的背景,增加相應的人文方面的素材。以《新編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一冊第六單元“ThedancingBeijing”中,講述2008年在中國舉辦的奧運會。教師在課堂上結合課文引導學生認識到那些奧運健兒們在賽場上樂觀無畏,頑強拼搏的愛國精神,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得。借此教師可以教育學生要想將來事業有成,必須堅定方向,目標專一,樂于進取,絕不言棄,這是一種精神動力。通過以上講解與分析,教師實現了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
(四)強化課外英語文化建設校園師生學術活動是進行人文教育的有效課程,校園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是進行人文教育的潛在課程,校園各種社團活動,文化節和藝術節等是進行人文教育的補充課程。圍繞英語可以開展多種活動,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話劇表演、英語知識大賽、英語文化藝術節、英語廣播、英語墻報、英語講座、英語角及具有專業特色的模擬英語面試等,這些活動豐富了學生的英語生活,對他們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提供了確實有效的鍛煉平臺,在實踐中開展了人文素質教育。
三、結語
人文素質教育為高職英語教學注入新的活力,也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教師實實在在把人文素質教育融入日常各種活動中,這樣令人單調乏味的語言知識課堂變得栩栩如生。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不但能學到語言知識,而且提高了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們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更強大的學習動力。學生逐步開闊眼界,學會如何以更全面、更客觀的眼光看待世界,分析人生,這將有助于學生們人格得到進一步完善,也將會促進他們向社會傳遞更多的正能量。
作者:韓秀平單位:山東交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