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生社團黨建落實的分析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本文在分析大學生社團發展主要特征的基礎上,指出了在大學生社團中開展黨建工作的必要性,并結合學生社團工作實際,明確大學生社團黨組織的功能定位,進而提出在大學生社團中開展黨建工作的初步構想。
近年來,我國高校學生社團發展迅速,尤其是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和大學生數量的急劇增加,大學生社團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況。在高校教育、教學實踐中,大學生社團活動已成為實施素質拓展、推動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式,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提高學生素質,引導學生適應社會,促進學生成才就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新形勢下有效凝聚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織動員方式。對很多大學生來說,加入學生社團、參加學生社團活動已成為他們大學生活的重要內容。
一、當前大學生社團發展的主要特征
隨著大學生數量的大量增加,大學生社團已逐漸成為高校第二課堂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繁榮校園文化建設、促進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著特殊作用。與傳統的學生會組織相比較,大學生社團有其自身發展的特點,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種類多樣性。大學生社團不僅數量龐大,而且種類多樣。大學生社團活動幾乎涵蓋了與在校大學生學習和生活密切相關的理論學習、學術科技、學習競賽、文化娛樂、社會實踐、志愿服務、體育競技等大部分內容。與之相對應,為了便于指導和管理,在實際工作中,一般將高校學生社團劃分為理論學習型、學術科技型、興趣愛好型、社會公益型等四大類,每個大類中又包含諸多名稱各異的學生社團組織。
2.參與民主性。大學生社團是由在校大學生依據興趣愛好自愿組成的非正式組織,學生完全憑個人興趣取向加入學生社團或參加學生社團活動。從組織方式看,學生社團和學生社團活動具有開放性特征。因而,在實際工作中,不能硬性要求學生必須加入社團組織或參加社團活動。一般情況下,非會員在參加學生社團組織開展的公共性活動時也是受歡迎的,這體現了學生社團及其活動的參與民主性。
3.活動社會性。每個大學生社團都有各自興趣性、獨特性的活動。如理論學習類協會開展與理論學習探討相關的活動,而學術科技類協會則更多地開展學術性、專業性和應用性活動。在開展活動時,學生社團不僅面向自己的正式會員,而且還在擴大社團自身影響力目的的驅動下,大量吸引非會員學生參加本社團活動。不少大學生社團都有走出校園、融入社會的內在沖動,希望以此來引起社會大眾的關注和支持。因此,很多大學生社團都設有類似于對外聯絡部的機構,以便加強與學生社團外組織之間的聯系,尤其是與企業、事業單位和其它學生社團之間的交流,開展與社會大眾密切相關的各種活動。
二、在大學生社團中開展黨建工作的初步構想
在大學生社團中開展黨建工作是一項嶄新的系統工作,其出發點和根本目的是:既要加強黨對學生社團的領導,又要有利于學生社團的長期發展。從現有的條件出發,在大學生社團中開展黨建工作主要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
1.加強領導,明確大學生社團黨組織的隸屬關系。作為在新組織中建立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社團黨組織由誰領導、如何領導的問題。只有這個問題解決好了,才能探討如何開展工作、如何發揮學生社團黨組織作用等問題。在現有的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模式中,大體可以分為“統一管理模式”和“分級掛靠管理模式”兩種。前者以組建大學生社團聯合會的形式,在學校團委的統一指導下對全校學生社團實行統一的管理和監督。后者依托現有的校院團學組織系統,分級對所掛靠的學生社團進行管理和監督。與此相對應,大學生黨組織的隸屬模式也可以分為兩種。第一種模式是在符合條件的學生社團中成立學生黨支部,并在此基礎上組建學生黨總支,隸屬學校黨委領導,由校團委主要負責人承擔日常的黨務工作。第二種模式是由分級被掛靠單位的黨組織指導學生社團建立學生黨支部,并領導其開展工作。
2.注重實效,穩步推進大學生社團黨建工作。大學生社團因其本身的特殊性,不能盲目地、強行地建立黨組織。要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根據不同類型社團的實際情況,積極創新黨組織的組建模式。一是單獨組建模式。對黨員數量較多、建黨條件成熟的學生社團,可以由有關部門具體指導,采取抓樹典型、單獨建立學生黨支部的辦法,盡快建立黨組織。二是聯合組建模式。對黨員數量不夠、但建黨意愿強烈的學生社團,可以按照“同類學生社團黨組織合并建立”的原則,積極穩妥地建立聯合黨支部,以此拓寬黨的工作面。三是群團先行模式。對于暫時沒有黨員,但有較大規模的學生社團,可以先行建立共青團組織,并在此基礎上由上級黨組織委派黨建工作聯絡員,進行黨建工作的指導和聯系,積極創造條件培養黨員,為下一步建黨工作創造條件。
3.分類指導,正確處理兩類學生黨組織之間的關系。在目前高校的學生黨建工作格局中,一般以院系或年級為單位建立學生黨組織(學生黨支部),學生黨員歸屬于某一個黨支部,并在其中工作。在處理以院系或年級為基礎的學生黨支部和以學生社團為基礎的學生黨支部之間的關系時,有以下兩種解決辦法。在條件欠成熟時,無論學生社團單獨組建模式,還是學生社團聯合組建模式,學生黨員的組織關系都歸屬于所在院系或年級黨支部,學生黨員的日常管理和考核由所在學生社團黨支部負責。當學生社團黨組織發展壯大時,學生社團中學生黨員的組織關系和日常的管理考核都歸屬于所在學生社團黨支部,并對上級黨組織負責。無論實行哪種管理方式,在對大學生社團黨組織和其中的學生黨員進行指導時,都應該根據社團工作和學生黨員的實際情況,進行分類指導,著力提高學生社團工作水平和學生黨員素質。超級秘書網
4.重在建設,充分發揮大學生社團黨組織的作用。在大學生社團中組建黨組織的直接目的,是要黨組織在大學生社團中發揮應有的作用,使其成為學校黨政聯系廣大青年學生的橋梁和紐帶,成為大學生成長成才的“推進器”,成為高校改革發展事業的“穩定器”。大學生社團黨組織在發揮作用時,要注重在“結合”上下功夫。一是要以學生社團活動為中心,注重與學生社團內部管理相結合。學生社團黨組織要有所作為,首先就要找準自己的位置,不能全盤代替,更不能游離于學生社團組織之外,形同虛設,要在與學生社團內部管理逐漸結合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獨特優勢。二是要以增強凝聚力為重心,注重與學生社團干部相結合。學生社團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中的主要學生干部。黨組織在開展工作時,要切實增強干部之間的凝聚力,搭好平臺,形成合力,帶領大家為社團發展共同努力。三是要以加強自身建設為核心,注重與廣大會員群眾相結合。大學生社團黨組織的工作對象是全體會員,只有得到廣大會員的認可與支持,才能真正體現自身組織的價值,從而更好地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增強黨組織在學生社團中的影響力和向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