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挑戰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新媒體的出現為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帶來了機遇和挑戰,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深入分析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現狀,充分發揮新媒體優勢作用,在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需把握原則,對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提出了對策研究。
關鍵詞:新媒體;高職院校;黨建工作
“新媒體”的概念最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由美國P•高德馬可提出,他將“電子錄像”稱為“新媒體”,從此新媒體應運而生。新媒體是一個發展著的、相對的概念,與傳統媒體相比,其具有數字化、互動性、及時性、海量性等特點,新媒體是建立在網絡技術、數字技術的基礎上,通過衛星、網絡、無線通訊網等傳播介質,利用數字電視機、電腦和手機等終端,向用戶提供信息服務的一種傳播形態。高職院校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領域,新媒體在帶來機遇的同時,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中還面臨許多挑戰,構建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新模式成為新媒體視域下黨建工作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現狀
(一)黨建工作人員對新媒體的重視不夠
許多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人員,只是將新媒體當作一種工作手段,對新媒體的特點及作用認識不足,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使得新媒體在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中無法充分發揮其優勢,黨建工作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理論與實踐沒有做到統一
許多高職院校已重視對學生進行網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但在眾多高職院校的網站上有關黨建工作的內容較少,而且這些黨政建設網站,僅是以一個信息、電子瀏覽的形式而存在,對于黨建工作的反饋、交流和監督管理等內容,卻非常罕見。
(三)網絡信息內容缺乏創新
個別高職院校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處于被動應付的狀態,并未充分認識到網絡教育的優勢,缺乏主動性。黨政建設網站,在版面設計和內容上給人一種單一的、程式化的感覺,缺乏創新,難以調動人們的瀏覽興趣,久而久之網站的關注率下降,這也是高職院校黨建信息化進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除此之外,由于高職院校缺乏相應的維護人員,網站信息內容更新較慢,涵蓋面窄,導致訪問量低,未能達到預期效果。
(四)學生思想更加難以監管
新媒體時代,信息傳播具有多樣性、及時性、方便快捷的同時,其中不乏消極、負面、顛覆信息。也讓信息傳播不易監管控制,高職院校學生是接受新思想的首要群體,年輕易沖動,這些負面信息對于大學生的消極影響不容忽視。如果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不加以合適監管,學生思想得不到及時引導,很可能犯下錯誤。
二、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挑戰
(一)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黨建工作中學生主體性得到發揮
高職院校的傳統黨建教育中,教育者處于主動,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無法從根本上促進當前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良好發展。在新媒體時代下,以網絡為主的媒介形式的出現,在對高職院校學生進行教育時,能夠從根本上強調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從而實現學生黨員培養的自我教育發展,促使高職院校在黨建工作中學生主體性得到充分發揮。
(二)新媒體為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提供資源平臺,使得空間拓展
網站、論壇、QQ、微博、微信等這些新媒體傳播的出現,已經深入到大學生的方方面面,改變了學生的生活方式和學習行為。新媒體為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提供了豐富的教育資源和學習資源,能夠滿足高職院校的學生對黨建工作的了解認識與學習。積極利用新媒體技術能夠將傳統的黨建教育及其教育模式進行改變,可以突破時間、空間上的限制,傳統的面對面交流形式,可以轉變為多點對多點的即時互動,使黨建教育變得更具有吸引力、凝聚力。在新媒體時代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有了豐富的資源平臺,能夠對大學生黨建工作進行補充與延伸。
(三)新媒體是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的主要方式與手段
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者必須了解新媒體的使用方法,掌握信息工作的方法,學會應用新媒體的技術手段。利用新媒體開展黨建的新工作陣地和形式,運用新的工作理念和方法,實現黨建工作內容、形式及管理等各方面的網絡化。
三、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對策研究
(一)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應把握的原則
1.思想與理論結合。
根據新媒體信息海量性的特點,高職院校黨建工作應把握堅持思想主導地位與黨建工作理論知識結合起來。黨的主流思想在高職院校意識形態中占據主導型地位,能引領著其他意識形態的發展方向,理論知識的多樣性與豐富性,其本質是在思想主導的基礎上存在與發展起來的,受到主導思想的引領。努力處理好主導思想與多元內容的關系,實現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正確發展道路。
2.數字與人文結合。
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現狀及心理需求等特性,高職院校的黨建網絡信息內容必須以人為本,采取寓教于樂、易于接受的形式,進行宣傳和教育,有計劃、有步驟地引導學生開展談論和交流,把有關黨的理論知識等內容傳遞給學生,增強黨建網站的吸引力及教育效果。
3.傳承與創新結合。
高職院校黨建工作利用新媒體和傳統媒體相結合的方式,改變傳統說教方式,利用新媒體采取寓教于樂,易于讓學生接受和理解的方式,使得學生能夠對黨建教育內容產生興趣和吸引力,有助于高職院校提高黨建的工作效率。
(二)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對策
1.深化認識新媒體的思想,打造一批高媒介素養的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
高職院校要從思想上加強對新媒體的認識,重視并充分利用新媒體的優勢推進黨建工作。同時,建設一支思想政治素質高、道德文化素質強、具有新媒體傳播理念并能熟練操作新媒體設備的專門隊伍,黨建工作人員不僅要具備扎實的黨建理論知識,還需具備必要的新媒體技術、較敏銳的信息意識、較強的信息獲取處理能力。這就要求黨建工作者要主動適應新媒體的環境,注重自身素質的提升,通過參加培訓或自學等方式學會使用新媒體技術,創新開展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務于高職院校黨建工作。
2.加強高職院校的校園網和紅色網站的建設,構建黨建網絡體系。
在高職院校的黨建工作中,思想教育工作以馬列主義、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八大精神,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是高職院校學生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基礎。利用高職院校的校園網絡整合各方面有效資源,建立一個思想政治教育、實時新聞、校園文化以及生活等服務為一體的黨建工作主題網站。
3.利用手機充分開展微信和“紅色微博”的作用。
手機現已成為我們的生活必需品,由此開發的微博和微信已成為一種最方便快捷的傳播形式。微信、紅色微博的建立,能夠充分調動高職院校學生的參與性,能夠及時方便地傳遞黨建工作的新信息和新情況,能夠更好地做開展高職院黨建工作。
4.高職院校加大投入,重視黨建新媒體平臺維護更新工作,加強內容創新。
高職院校需投入相應資金開發或購買軟件,完善黨建網站網頁,豐富和更新新媒體形式與內容,加強對新媒體陣地的領導,維護硬件建設等技術工作。同時,高職院校還應加強相關黨建方面工作的管理,確保在黨建工作中新媒體能夠順利有效地運行。
5.加強信息傳播的監管力度,建立相應的監管體系。
新媒體是一把雙刃劍,在開展黨建工作的同時,要加強對黨建網絡環境的管理。健全完善的制度、規范嚴格的管理是網上黨建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保障。首先,要加強對廣大師生黨員的管理,引導樹立正確的網絡自律觀。其次,要完善網絡管理和監控制度,對新媒體環境下的信息傳播渠道、途徑要加強監督和管理。確保第一時間能夠發現言論,對負面信息及時處理,避免虛假或不實信息對學生造成的消極影響。實行網絡實名制、責任制,通過多種渠道監控網絡信息,努力營造健康文明的網絡環境,做到新媒體全面覆蓋黨建工作。
6.傳承傳統媒體的優點,加速高職院校傳統校園媒體轉型。
高職院校黨建工作者有必要對傳統校園媒體的教育功能和地位進行重新審視,繼承傳統優點,加速傳統校園媒體轉型,使之傳統校園媒體功能充分發揮。新媒體模式與傳統模式必須要全面結合,將兩者的優勢進行整合,能更好地促進高職院校黨建工作的開展,促進高職院校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明輝.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廣西師范民族學院學報,2014,(8):118-120.
[2]查振華.網絡新媒體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機遇、挑戰與對策[J].理論導報,2010,(8):50-52.
[3]劉南洲.利用新媒體推進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探討[J].中國傳謀科技,2012,(10):36-37.
[4]丁顥,姜林林,王瑩,王傳杰,萬鵬飛.新媒體環境下高校黨建模式探析[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3,(09):14-16.
作者:王平勛 楊海瑩 楊帆 王尚宏 單位: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