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科學發展觀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建立被占用耕地表土層剝離機制
多年以來,德惠市在國家重點項目的土地征收上,采取收儲新增建設用地表層的黑土用于改造劣質耕地,既可以提高復墾耕地質量,又可以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為此,我們對落位于德惠市的項目,全部實行了表土剝離。通過表土剝離,確保了耕地總量不減、質量不降,有效遏制了土地退化、沙化,改善了治理區域的生態環境,提高了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
二、建立項目開工建設保證金機制
我們實行項目開工建設保證金制度。對取得土地使用權的用地單位,嚴格按照土地純收益的20%預繳開工建設保證金。能夠在一年內開工建設的,就把項目開展建設保證金返還給用地單位;超過一年未超過兩年造成土地閑置的,我們將保證金當作土地閑置費繳入國庫,實行多退少補;超過兩年仍未能開工建設的,將無償收回取得的土地使用權。
三、建立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機制
我們從制定切實可行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規劃入手,積極穩妥地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和礦山土地二次利用開發工作。我們在制定規劃時,重點把握了四個原則:即礦山土地二次利用與城市建設掛鉤的原則、分期治理原則、因地制宜的原則、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為保證礦山環境恢復治理的質量,我們重點把握三個環節:一是把好工程設計關。聘請技術力量強、有資質的部門進行設計。二是廣泛征求意見,確保項目設計科學性。三是統一調度各方面的技術人才。由市政府組織各相關部門技術人員都參與到項目建設中,切實解決存在的技術難題,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工程質量。通過開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工作,不僅改善了生態環境,經濟效益也日益顯現,收到了盤活存量用地與減少新增建設用地“雙利”、礦山環境恢復治理與城市公共環境改善“雙贏”的效果。由廢棄的迎新磚廠治理改造成的德惠市植物園,就使城市建設規劃中減少公園等公共設施用地9.58公頃。
四、建立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機制
隨著全市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為破解土地資源需求急劇增長、新增建設用地指標不足的難題,我們根據國家關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的有關政策和文件精神,經請示省國土資源廳和長春市國土資源局同意,在全市開展了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我們采取“捆綁式”立項報批、“漸進式”拆遷安置復墾的模式,即通過批次劃定舊村莊區域,捆綁成符合立項報批條件的增減掛鉤項目。通過實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有利地推進了土地利用向高效集約化方向發展。開展“漸進式”增減掛鉤工作,可以說是一項新生事物,而且剛剛起步,即沒有現成的路子,也沒有可借鑒的經驗。我們的主要做法,一是制定了方案。經市政府研究決定,制定了《德惠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方案》和《德惠市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工作補償安置方案》。二是堅持四個符合的原則,即符合規劃要求、符合拆遷要求、符合土地權屬要求、符合復墾耕地驗收標準要求。三是做到三個落實,即組織落實、政策落實、補償安置落實。
五、建立土地執法監察機制
一是建立了土地執法監察預防機制。本著“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的原則,進一步強化了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動態巡查工作,對違法用地行為人采取說服教育為主,強制拆除為輔的工作方式,大大降低了違法用地成本,也贏得了當地群眾對國土資源工作的認可和贊譽。二是建立了聯動機制。我們在國土資源監督管理機制建設上,建立健全了土地違法行為相關制度,進一步明確了德惠市政府的相關部門在國土資源執法監察上的工作責任。由市政府高位統籌,加大國土資源違法行為打擊力度,由行政執法局牽頭,公安、法院、國土等部門密切配合,開展多次專項拆違行動,拆除在公告后搶建搶栽搶種的大棚、果樹等建筑物、構筑物,有力地保護了耕地資源,極大震懾了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三是建立了責任追究機制。為了守住德惠市耕地保護紅線,年初,德惠市政府與各鄉(鎮)政府、村民委員會層層簽訂耕地保護責任狀,在鄉(鎮)崗位責任目標中把耕地保護工作作為責任目標一項重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全面落實了耕地保護行政首長負責制,指明了市長、鄉(鎮)政府負責人為堅守耕地紅線的第一責任人。德惠市政府組織國土、農業、公安、檢察院、法院等相關單位,制定并出臺了《德惠市鄉(鎮)村行政首長違反土地管理行為問責辦法》,明確規定了各鄉(鎮)村行政首長的責任,進一步調動了各級政府領導干部落實耕地保護責任的積極主動性。
作者:金偉 單位:德惠市國土資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