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校管理與群眾路線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應成為學校德育主旋律
教育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接班人的事業,學校除了傳授科學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在道德準則上塑造一代新人。現實中工作中,德育總是包羅萬象,只要是上級布置的活動,好像都可以靠到德育上去做,失去了主次。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在中小學“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為學校德育指明了方向。要體現出德育實效,學校必須拓寬德育平臺,搭建課程、實踐、管理和校園文化多位一體的育人立交橋,謀求合力驅動,主動聯系家庭、社區,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相互配合。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要求我們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讓學生明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深厚的中華文化基礎;加強公民意識教育,引導學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培育公民美德,發揚社會公德,增強國家認同;加強生態文明教育,引導學生養成勤儉節約、低碳環保、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促進核心價值觀的內化;加強網絡環境下的德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網絡虛擬世界,處理好個人與網絡的關系。從而引領學生將核心價值觀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促進學生健康人格的形成。當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需要用一系列的活動來承載,沒有活動載體的培育是沒有生機和活力的,也就沒有持續的生命力?!吧浦驹诮?,教之本在師”,教師是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者,也應該是踐行者。在深化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中,堅持立德樹人、全員育人的原則,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著力打造學校素質教育課堂建設,突出誠信教育,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開展德育特色示范校創建活動,實施“美我美校”養成教育計劃,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改進美育教學,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二、校園文化建設應凸顯文化的內涵
優秀的校園文化對學校和諧的育人環境的形成起著決定性作用,對學生德智體美勞等綜合素質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校園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在于創設一種氛圍,以期陶冶學生情操,構建學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學生素質。而不僅僅是設立幾塊宣傳標語的牌子那么簡單。一所學校的校園精神文化是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發掘、總結、提煉出來的,它代表了一個學校的精神追求和教育價值取向,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激勵和引領的作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要發揮老師和學生的智慧,從學校辦學歷史軌跡中挖掘學校文化內涵,提煉校本文化精髓,突出時代氣息,彰顯人文特色,使校園文化成為提升辦學品位,滋養師生心靈,陶冶情操,培育健康人格,提高師生人文道德素養的有效載體。
學校管理是涉及多方面的話題,人們在日常中對管理的理解往往只是注重了管的理解,卻忽略了順和導的成分。這樣就可能會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顯得過于生硬,造成被管理者缺少主動參與其中的激情,直接影響效果?,F在的管理應更注重充分調動參與者(被管理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讓大家在實際中切實體會到進步提高和成功。讓我們以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為契機,凝心聚力,團結協作,把學校愿景和發展目標裝入心中,并滲透到各項工作之中,用我們的真愛和能力全心全意地為學生的發展成長服務,讓我們的學生以健康、自信和智慧迎接未來。
作者:曹樺單位:青海省西寧市教師繼續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