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新聞工作群眾路線論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1.踐行群眾路線,就要走基層,植根群眾
新聞工作的根在基層、源在群眾,只有植根于廣大群眾的土壤中,深入群眾、接觸群眾、了解群眾,才能汲取養分,在服務群眾中更好地實現新聞工作者的價值追求。本臺精心策劃推出了《走基層》專欄,記者深入到田間地頭、班組車間、個體業戶、社區家庭、學校醫院等基層一線,開展蹲點采訪、新聞調查和體驗式采訪,“走下去”“沉下來”,用心靈傾聽百姓心聲,將鏡頭伸向一線,把話筒對準群眾,用筆觸記錄真實……《我縣的最后擺渡者———老金》《巡特警賈巍巍的一天》等文風清新樸實;系列報道《迎新春說出您的新年新愿望》《說說您的家風家規》《我的誠信觀》等,為觀眾奉獻接著“地氣”、帶著情感體溫的新聞報道,既密切了廣大人民群眾的聯系,又增強了新聞報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踐行群眾路線,就要轉作風,貼近群眾
新聞宣傳一方面聯系著黨和政府,一方面面向廣大人民群眾。把電視節目辦新辦活,讓老百姓喜聞樂見,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為踐行“新聞為民”的職業理想信念,本臺從自辦節目的布局、設置入手,進一步完善節目板塊設計,推陳出新了一批面向基層、貼近群眾,內容豐富,服務性、娛樂性強的特色欄目。如:《百姓百味》《雪川跑裝修》《小明幫您買家電》《滿鄉夜話》《楓土人情》等欄目一經播出,深受廣大群眾喜愛。改版后的自辦節目精彩紛呈,更貼近群眾,更貼近真實,極大豐富了百姓的業余文化生活。
3.踐行群眾路線,就要改文風,服務群眾
新聞媒體采訪的落腳點是撰寫報道,而對于新聞工作者而言,報道得出彩、報道得深入人心就成了最重要的使命。文風好,就會有親和力、感染力,人們就會愛讀愛聽愛看,新聞宣傳就能實現應有的價值。《本縣新聞》是本臺新聞宣傳的重頭戲,我們在新聞稿件上下功夫,采編上實現“軟化處理”,從百姓的視角報道政務消息和經濟報道,將其地方化,身邊化,讓觀眾易于接受,寫作上多采用口語或者方言,表現形式上大量運用同期音、鮮活的百姓語言,力求內容新、文字活、形式美。同時加大服務性新聞的報道,如“:光盤在行動”“、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采摘購買山野菜需謹慎”、“冬季心腦血管疾病高發,醫生呼吁早預防”等一批鮮活稿件更是以新聞的獨特角度來提醒受眾、服務受眾。新聞工作者只有心里裝著群眾,筆下才有群眾,才能不斷增進同群眾的感情,了解群眾愿望,反映群眾呼聲,反映平凡人的工作生活,當好謳歌時代進步、記錄時代變遷的“宣傳員”,當好弘揚正氣、鞭撻歪風的“監督員”,當好真心為民、奉獻社會的“服務員”。新聞工作是一種職業,更是一種使命,踐行群眾路線的核心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新聞工作者要始終將群眾的利益放在最根本的位置,“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用我們手中的筆、手中的話筒,通過電視畫面、通過空中電波辦群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書寫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新篇章!
作者:鄭麗娜單位:本溪滿族自治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