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農村中小學教師精神文化構建措施分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教師的精神文化作為學校文化建設中的核心,對學校的文化建設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對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精神文化構建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困惑做出簡單的分析,通過更新教師傳統的教學理念、倡導教師學習全新的文化、重視教師團隊合作精神、提升教師的職業素養等諸多措施來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精神文化水平,促進農村中小學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小學教師精神文化教學理念團隊合作職業素養
1當下農村中小學教師精神文化構建過程中出現的困惑
1.1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育理念落后,教學思想較為保守
農村中小學教師精神文化構建過程中存在的一個顯著問題便是教師缺乏一定的開放精神,造成教育理念的落后以及教學思想的保守。農村中小學教師受環境和教育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少教師的年齡偏大而且對新知識和新理念等先進的精神文化較少涉及,教師的整體素質有一定的欠缺,影響了農村中小學的教學管理工作和課堂教學的整體質量。尤其是課程改革的逐漸實施和推行,農村中小學教師開放精神的缺乏,導致其對新知識和新教學理念不能及時領會和掌握,造成農村的課程改革嚴重制約了學生的發展,也影響了教學管理工作的正常開展。
1.2教師的角色定位有偏差,缺乏學習的動力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不少農村中小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以及教學管理工作中的定位存在一定的偏差,不但影響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而且帶來了教學管理過程中的諸多問題。比如,有相當一部分教師把農村中小學課堂教學變成了教師一個人的“獨角戲”,學生只是單純地接受知識。這樣既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降低了課堂教學的質量。教師的角色定位有偏差,反映到教學管理工作中便是驕傲自大,缺乏科學的自我認識。不少教師不重視自我的學習與培訓,造成教學管理模式落后。可以說,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精神文化建構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本身的態度和行為。當前教師的角色定位不科學,缺乏學習的動力,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農村中小學精神文化建設工作的正常開展。
1.3教師缺乏團隊合作精神,教學的方式方法比較單一
傳統農村中小學教育中教師比較獨立,教師之間、師生之間都比較缺乏有效的互動交流。這就造成教師的教學方式和管理方式比較單一,影響了課堂教學以及教學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制約,農村教師更為重視的是知識的講解和傳授;受工作環境等多種因素的制約,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教學行為大多是較為封閉的,遇到教學與管理問題更多的是憑借個人經驗去探索和解決,農村學校的教師之間缺乏有效的教學交流和溝通,團隊意識不足。這些都增加了農村中小學精神文化建構的難度,不利于農村中小學精神文化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2解決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精神文化構建中存在問題的措施
2.1轉變教師觀念,重塑教師的精神文化
首先,轉變教學的思想觀念。農村中小學受經濟、環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教師的思想文化建設一直都比較落后。為此,學校可以通過定期發放學習期刊、報紙來幫助農村教師轉變思想觀念,重塑教師的精神文化。其次,強化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知識觀念。通過強化教師的知識觀念來改變傳統的“填鴨式”授課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最后,轉變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價值觀念。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精神文化建構最主要的是幫助農村中小學教師樹立全新的價值觀念,讓農村教師更加主動和有效地完成農村中小學的課程教學以及教學管理工作,實現中小學教育的基本目標。為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以及教學管理工作中必須要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個性的孩子提出具體的培養和管理方式,真正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實現個人價值以及知識價值的統一,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
2.2重視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
農村中小學學校管理人員應當重視對教師團隊合作精神的訓練和培養,這是做好農村中小學精神文化建構工作極為重要的一部分。首先,學校應當為教師搭建相關的合作平臺。農村學校應當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組織優秀教師開展公開課,充分發掘學校內部的教研資源。比如可以通過選取農村中的骨干教師來講專題課,充分發揮那些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為農村年輕教師的課堂教學和教學管理提供寶貴的經驗和指導。其次,精神文化建設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便是教師之間的團隊合作。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教師開展知識競賽或者是戶外活動來增加農村教師之間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以此加深農村教師之間的工作交流。良好的團隊精神不但能夠促進農村教師之間的感情,還能夠幫助教師開展班級的管理工作,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2.3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素養
農村中小學的教學管理與課堂教學工作任務比較繁瑣,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素養深深影響著農村學校教學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為此,通過提升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素養來實現農村教師精神文化的建構顯得十分重要。要轉變教師的價值觀念,讓農村教師充分意識到教師的責任感以及使命感,只有教師自己從精神上真正轉變了舊有的觀念,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課堂教學與教學管理工作中來。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素養,具體來說可以從加強培訓、組織學習、開展交流、定期考核等多種途徑實現。唯有農村中小學教師提高了職業素養,才能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貫徹落實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精神文化建設工作。
3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精神文化建構對于實現農村中小學的健康發展、科學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應當從轉變教師觀念、重塑教師的精神文化、重視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職業素養等幾個方面入手,努力做好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精神文化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石蘭榮.新課程改革中農村教師文化建設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2,(8).
[2]丁宏,孟毓梅.人文校園背景下農村小學教師精神文化建設[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1,(9).
[3]尤文晃.農村中小學教師精神文化建設的困惑與對策[J].新課程(教研),2011,(6).
作者:劉燁 單位:黑龍江第二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