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高校校園文化是高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學校整體價值觀念,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校園文化是高校育人的軟環境,是高校文化特色的體現,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推動高等教育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高校 校園文化 建設
1986年,“校園文化”這一概念在中國高等教育史中首次提出,校園文化建設這一課題開始被國內眾多教育學者展開研究。2004年12月13日,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標志我國大學校園文化建設進入一個高起點研究階段。該《意見》明確指出:“高等學校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對于推進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
1高校校園文化的內涵
高校校園文化是高校在長期辦學過程中形成的學校整體價值觀念,是高校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校園文化作為學校的整體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必然受社會各類因素的影響,因此既有社會化特征又具有高校自身的特色。高校校園文化主要有四個重要組成部分:(1)主體;(2)特征;(3)功能;(4)價值。
1.1主體
高校校園文化的主體指在高校中學習、工作和生活的師生員工。歷屆學生、歷任職工通過創造文化、傳播文化與傳承文化使得高校校園文化體系化,得以全面持續的發展。
1.2特征
高校校園文化是在高等院校中形成的,因此有區別于其他文化的典型特征,具有該所高校的鮮明特色,即個性化;因為無法脫離社會文化而存在,又具有社會性。
1.3功能
高校校園文化最直接的功能就是改變校園主體的行為方式,使其有區別于非校園文化主體的個性化特征;此外,由于校園文化的整體性,有利于樹立整體價值觀,形成無形的凝聚力,增強對高校的歸屬感,團結一致創造更大價值。
1.4價值
創造知識價值是校園文化的重要價值,課堂之外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文化主體對知識的追求,從而加深對課堂之上科學文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校園文化還可以使學生獲得書本知識之外的社會經驗,對適應社會有重要價值;此外,校園文化還具有文化整合的社會價值,校園文化產生于高校校園之中,與其他文化相比具有較高層次的氛圍,不僅僅能夠傳遞文化更容易創造新的文化,社會文化決定校園文化的發展方向,但是校園文化又引領社會文化更新的方向,兩者相互影響,才能夠使得社會大文化更積極更迅速的發展。
2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任務
高校校園文化是社會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不僅對大學生思想教育、綜合素質有重要影響,對推動高等教育發展,社會文化更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高校校園文化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是:
(一)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深入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規范為基礎,深入進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
(二)重視和加強校風建設,培育良好的教風和學風,形成對教職工具有凝聚作用、對學生具有陶冶作用、對社會具有示范作用的優良校風。
(三)積極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于文化活動之中,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協調發展。
(四)加強校園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建設,建造精神內涵豐富的物質文化環境,努力營造良好的育人氛圍。[1]
3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途徑
3.1校園文化建設要以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為主導
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與社會文化聯系密切,高校是各國文化開放的窗口,文化思潮的聚集地,因此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導地位,堅持社會主義的價值取向。在加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基礎上,開展有意義有思想的文化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3.2明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
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首先要明確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目標是在社會大文化中,注重自身特色,在現有文化的基礎上,根據時展和校園規劃不斷更新與完善,在體現學校精神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教職員工的群體意識與共同信念,這是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最重要的目標。
3.3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高校肩負著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使命,高層次人才不僅僅需要有良好的科學文化知識,更要在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下形成較高的文化素養、思想道德品質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樹立正確價值觀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要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才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使學生提高思想觀念、文化修養,改變行為方式,只有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價值導向功能,使文化對高校主體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才能更好地培養高精尖人才。
3.4豐富高校校園文化內容,提高文化層次
目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內容單一,層次偏低,要注重提升文化層次,豐富文化內容才能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一致,發揮高校校園文化的價值導向。豐富校園文化內容,需要在目前以學生文體活動為主要形式的基礎上,融入人文社會科學知識,以文化為載體,不僅滿足學生的興趣,更多的是鍛煉學生的創造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提高校園文化層次,要引導大學生積極開展高品位、高格調、高層次的文化活動,能夠啟發學生思考,提高人文素養文化,脫離低級趣味,在高校校園環境中,要多開展飽含學術及科學理論色彩的活動。
3.5注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綜合性
高校校園文化從內容上講,包含了物質、制度與精神三個層面,從主體上講,包括教師、職工和學生三個主要部分,校園文化建設的綜合性,在范圍上應當涉及和滲透到所有領域。[2]校園文化建設的內容要為人才全面發展服務,不僅是物質層面,更要融合制度,加強精神層面的溝通;校園文化建設不只是學生工作部門的任務,文化的力量可以推動教學可以更高層次的發展,也可以推動后勤行政部門更高水平的服務,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題是構成校園整體的所有成員,不僅學生,學者、教授、員工的廣泛參與,才能引導校園文化向更高層次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共青團.中央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意見[N].2004年12月13日.
[2]蘇煒,楊榮星,李玲跨.越時空的校園文化理念開放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研究[J].山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7(36).
作者:陳舒潔 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