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煤礦開采安全管理策略與事故防范措施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0引言
中國煤炭資源豐富,已探明煤炭可采儲量約1900×108t,但總儲量估計可能高達4×1012t,如果加緊查清資源家底,運用先進科技合理化開發,可望維持供應100a甚至數百年之久。中國同時是煤炭開采大國,每年在煤炭采礦開采過程中都發生過安全事故,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因此,對煤礦開采的安全管理策略與事故防范措施尤為重要。
1煤礦采礦作業中的安全事故成因分析
在煤礦開采過程中,礦工一般都是在礦井下進行生產作業,井下環境具有光線暗、空氣少、溫度高、濕度大、粉塵多等特點,且隨時都可能受到多種災害的威脅,如礦壓、瓦斯、煤塵、突水、火災等,如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措施不到位,極有可能導致各類安全事故發生,一旦發生安全事故,輕則會影響采礦作業正常進行,嚴重時會造成井毀人亡的惡性后果。國內近幾年各大地區煤礦安全事故的統計情況。東南、東北和中部地區的煤礦安全事故呈逐年上升趨勢,中部地區每年的煤礦安全事故最多,其中最為常見的事故有瓦斯事故、冒頂事故、井下水災、火災等。鑒于此,加強煤礦的安全管理和事故防范尤為必要。引發井下安全事故的原因較多,大體上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1作業環境復雜多變
隨著中國煤礦產量逐年提高,很多煤礦的采掘作業面都逐步向縱深方向發展,開采空間深入地下較深位置。由于地底與地面環境之間存在較大差別,加之地層土質穩定性欠佳、空氣稀薄、光線較暗,給正常的生產作業帶來了一定的阻礙,在這樣的條件下進行開采作業,只要出現細微差錯或失誤,都可能引起嚴重煤礦安全事故。
1.2設備陳舊
國內大部分煤礦都興建于20世紀,井下設備在長時間運行后,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由于煤礦開采設備價格比較昂貴,更新換代需投入大量資金,所以很多煤礦企業的設備都比較陳舊,同時,受煤礦生產作業時間制約,設備維護維修很難按時進行,進一步加劇了設備老化速度,有些設備雖已出現問題,但為保證正常生產,仍帶病運行,這給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了一定隱患。
1.3人員安全意識薄弱
煤礦井下開采作業主要涉及以下人員:設備操作人員、采礦人員、設備檢驗人員、安全管理人員等,他們的安全意識高低與事故發生頻率的高低有著直接關系。通過對國內各大煤礦安全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后發現,很多意外事故都是人為因素引起的,人員的安全意識薄弱成為誘發井下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1.4安全管理不到位
很多煤礦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對安全管理工作沒有給予足夠重視,致使安全管理成為一種形式,其應有作用未能獲得有效發揮。同時負責安全管理的人員在進行安全監督檢查的過程中未能深入到礦井內部,僅僅是做一些表面功夫,致使安全管理形同虛設,給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埋下了隱患。
2煤礦采礦作業過程中的安全管理策略及事故防范措施
2.1安全管理策略
a)完善安全制度。為保證安全生產工作的貫徹落實,可將之與員工績效結合到一起,并通過構建完善的安全生產制度,規范全體員工行為。同時要加大對違規違章作業的懲處力度,以此來減少不規范的操作,杜絕安全隱患;b)加大安全投入力度。煤礦企業應進一步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力度,對陳舊、老化的設備設施要及時進行更換,降低設備引發安全事故的可能性。同時,還應積極引進先進技術,以此來預防安全事故發生,如建設井下安全管理信息系統等;c)提高員工安全意識。煤礦企業要不斷加強對員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訓,借此來提升員工安全意識,使其了解并掌握更多的安全防范措施,增強應對安全事故的能力。
2.2防范安全事故的技術措施
2.2.1防火安全技術
a)可在回采作業面的走向風道位置處加裝CO傳感器,報警值可設定為0.0024%,通過該設備能提前掌握作業面CO情況,從而及早發現高溫和火點,及時做好防火滅火工作;b)采掘作業面的專職檢查人員可隨身攜帶CO測定裝置,對作業面各個地點的CO情況進行排查,每個班次的檢查不應少于3次,一經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并進行處理;c)可在走向溜子道上設置防火工具箱,并確保箱內消防火設施齊全、性能完好。
2.2.2防水安全技術
a)在采掘作業面的準備及回采階段,測量人員應及時對舊巷和采跡進行核實,并通過聯系單的方式將舊巷和采跡與作業面的位置關系交待給施工段;b)當作業面遇舊巷前10m時,應采用套釬向舊巷和采跡打不少于2個探眼,并由瓦斯檢測人員對有害氣體的變化情況進行認真檢查,發現隱患要及時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處理,確認安全后方可進行作業。如果探眼中出現以下異常現象時:有水、有溫度、有瓦斯和CO等,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施工人員撤離現場,并向調度室進行匯報,待處理安全后,方可繼續施工作業。
2.2.3防塵安全技術
a)由專人負責對采掘作業面的防塵管路進行維護,管路接至兩道與作業面之間的距離不得大于15m,以此來確保作業面水源充足;b)設置專人對作業面進行灑水滅塵,借此來減少或杜絕井下煤塵堆積和飛揚現象。同時,在放炮前應及時進行灑水滅塵,并由專人負責定期對作業面上的各條巷道進行灑水清洗;c)應在作業面的入、排兩道距離作業面30m以內設置防塵水幕裝置,并確保霧化進行噴霧除塵。同時,在進行放貨前后必須進行灑水滅塵。
2.2.4防瓦斯安全技術
a)采掘作業面應至少配備1名瓦斯檢測人員,由其負責對作業面、回風道及存在瓦斯隱患的地點進行檢查,每班不得少于3次。同時測風員應每天對作業面風量進行一次測定,如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調整,避免因風速過低而引起瓦斯積存的情況發生;b)應按照相關規定要求,在作業面回風巷內設置2個瓦斯傳感器,并由維修人員負責對裝置進行日常檢查維護,每間隔10d左右,對裝置進行一次充氣、校正,以此來確保其靈敏度;c)應進一步加強氣壓變化預報工作,當氣壓下降時,必須做好瓦斯檢查,發現瓦斯超限或積聚時,必須及時匯報,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解決處理。
3結語
保證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的頭等大事,在這一前提下,企業必須對安全管理和事故預防工作予以足夠重視,通過采取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和事故防范措施,來確保煤礦井下作業過程的安全性,這不但有助于提高生產效率,且還能減少或杜絕人員傷亡情況發生,對于煤礦企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刁懷斌 單位:山西霍爾辛赫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督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