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人事檔案管理問題與改革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
本文提出隨著國家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與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人事檔案的管理與服務方式也將隨之發生改變,通過對人事檔案管理面臨的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深入探究,提出構建高校人事檔案管理新的改革路徑及對策建議。
關鍵詞:
高校人事檔案;人事檔案服務;信息
隨著高校人事制度的不斷完善和高校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化,加之現在人才流動愈發頻繁,將會給高校的人才管理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
一、高校人事檔案管理面臨的新問題與存在的困境
1.檔案管理不規范,歸檔材料不完整
最近幾年人事制度不斷在調整變化,伴隨著高校急速發展,人才成為了高校是否能快速健康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高校頻頻出招接收這些具有高學歷的人才。然而,引進的這些高層次人才的檔案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有些單位甚至因為人事檔案管理人員頻繁變動而造成對檔案材料收集不完整、不及時,有些材料未歸檔,造成其檔案材料殘缺漏損,造成不良影響。過去傳統型檔案管理收集材料是被動的,即相關部門通過郵寄的方式將人事檔案寄送至檔案室。如果因為制度不完善或管理不到位等原因,就會造成檔案材料收集存在缺失,保存不具完整性。
2.“人檔分離”普遍,人才競爭激烈
所謂“人檔分離”,從字面意思來看,是指個人與其檔案本應是應相互依存,檔隨人走,但是在人事檔案管理過程中出現了“有檔無人”或“有人無檔”現象。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體制不斷深化,使得各高校間人才競爭與科研機構間的人才競爭趨勢愈演愈烈,人才流動現象變得越來越頻繁,尤其是一些具有高學歷、高職稱的人才,高校人事制度也隨著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張而變化的今天,其流動更加頻繁。一些高校不惜以重金引進“高層次”人才來提高辦學層次,加快學校發展。除此之外,為了引進某方面特殊人才,甚至可以以特批的形式,重新建立人事與檔案關系,這就造成了這部分人的人事檔案關系不連貫,不規范,不完整。他們既不辦理離職手續,也不辦理人事調動手續,很多單位無形中出現了許多“無頭”或“斷頭”檔案,很多單位有檔無人,現單位有人無檔的“人檔分離”現象則頻頻發生,這是人事檔案管理中的大忌。
二、高校人事檔案服務構建的有效途徑
高校人事制度要提高人事檔案信息資源的利用率、適應改革、順應改革的需要和發展,就必須構建有效的高校人事檔案服務路徑。根據上述觀點,結合有關情況,應注重以下路徑的構建。
1.編排有序,分類科學
在我國,各行業之間的關于人事檔案管理的方法都是大同小異的。在改革開放前,工人檔案、學生檔案、干部檔案是我國人事檔案的三大主要組成部分。因此,高校人事檔案也依據此類方式分類,這其中以干部檔案為主要范例,其他檔案則參考干部檔案管理方式。改革開放以后,隨著高校體制改革與人事制度的變化,高校人事檔案管理變為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工勤人員等三類形式,取代了之前的兩大類管理。因此,傳統的人事檔案管理和新時期高校人事檔案的管理已經不能同日而語,按照分類的要求,則應建立新的分類體系,按照高校人事檔案新的特點和中組部《干部檔案工作細則》實行分類管理,做到分類準確、編排有序、目錄清楚,使每卷檔案達到真實、完整、實用的要求。為了確保檔案材料事實準確、內容完整、手續完備的要求,學校要不斷增強組織和個人的檔案意識,提高高校人事檔案工作的自覺性,并指派專人擔任檔案管理員,做到隨時收集隨時歸檔、追蹤收集做好記錄,對不同類型檔案材料進行統一甄別和審核,進行科學分類,裝訂整理。
2.加快檔案信息化進程中人才隊伍建設
高校檔案人員管理和合理應用的重要前提是領導的重視,也是檔案人才隊伍形成的有利保證。同時,高校領導在做學校整體發展規劃時,要把建設檔案人才列入其中,要充分認識到現代檔案信息化管理與以往的老舊的“人盯人”式的管理方式完全不同,因此,根據高校改革發展的現實需要以及服務人才需要制定可持續的人才發展戰略,建立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培養和儲備機制與檔案人才培養體系,以健全的機制和多元渠道培養,這其中既包括培養高層次人才帶動、引領人才隊伍建設和全力提升檔案人才隊伍的知識水平改善知識結構,又要注重加強檔案人才的實踐培養和鍛煉,通過舉辦各類不枯燥但有意義的培訓方式,組織檔案專業人員參加互動式學習研討,提高管理業務工作能力和拓寬服務視野。
參考文獻
[1]鮑春燕.從人事制度改革看高校人事檔案管理[J].黑龍江檔案,2009(2).
[2]高校數字檔案館建設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武志芳.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12(02)
[3]從人事制度改革看高校人事檔案管理[J].鮑春艷.黑龍江檔案.2009(04)
[4]全面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N].中國人事報.2007(007)
作者:趙子葉 單位:西安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