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企業的變革及管理創新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關鍵詞:
中小型企業;管理創新;變革
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潮下,國有中小企業在新經濟常態下,競爭越來越激烈,很多企業面臨著市場競爭中被淘汰出局的命運,要么與時俱進選擇變革,要么墨守成規選擇死亡。如何讓中小型企業健康持續發展,是迫在眉睫的任務。
一、中小企業經營模式
隨著中小企業集群的建立,中小企業以柔性、互聯網+、合作共享和快速反應等為原則進行制度創新,以適應市場需求的不斷變化。通常有四種經營模式可供選擇。1.分工協作經營模式。即把為大企業配套作為企業發展走向市場的途徑。成功的中小企業非常注意避免直接與大企業競爭,而是盡可能與大企業合作,做大企業發展中必不可少的伙伴。中小企業在為大企業配套時要在成本領先的基礎上尋求差異化,要主動研發不同類型的產品為多個大公司配套,以分散自己的經營風險。2.特許權經營模式。這是連鎖經營的一種主要形式,這種經營模式有助于中小企業在不需要大量資金的基礎上快捷拓展業務,同時,特許經營機構還會為中小企業提供必要的培訓,彌補中小企業在管理上的先天缺陷,并獲得經營上的支持。中小企業選擇該種模式時應考慮以下因素:其一,特許經營的成本。其二,經營規模的限制。其三,獨立性的喪失。授權企業在獲得支持和輔導時,往往會喪失企業的部分獨立經營和控制權。3.專一經營模式。專一經營模式是指通過對市場的細分,企業集中力量于某個特定的目標市場,或嚴格針對一個細分市場,或重點經營一個產品和一項服務,創造出產品和服務優勢。通過選擇一個特殊的專一市場,企業的戰略更突出表現為企業家對顧客和競爭對手的決策。與大企業相比,中小企業在滿足消費者多層次需求方面最具競爭力,該模式的弊端在于差別優勢容易消失,或由于經營模式被模仿,或由于市場結構變化,使得差別市場不復存在。正是由于專一經營模式不能保持持續的競爭優勢,所以中小企業生存發展的目標并不在于保持長久的競爭力,而在于創造出一連串的短期競爭優勢。采用該模式的中小企業必須不斷增強競爭實力,在現有競爭優勢喪失之前,將公司的戰略競爭優勢轉移到新的領域或產品上。4.“互聯網+”經營模式。上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和信息通過對傳統生產要素即資本市場、勞動力和土地等自然資源的整合和改造,為企業的發展創造了一種新的經營模式——“互聯網+”經營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企業只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業知識和技術依賴性強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分互聯網+化,通過借助外力進行整合,其目的就是在競爭中最大效率地利用企業資源,互聯網+企業采用信息技術,使企業的交易成本大大減少。這種模式在突破了傳統經營模式的同時也有一些弊端,例如一旦出現一些缺陷或需要改善系統方式時,就必須對整個經營模式進行重建。
二、中小企業如何創新發展
根據目前現實情況,筆者從體制、機制、管理、技術、文化等層面,淺析中小企業如何適應當前市場需求和自身生存發展。1.體制方面。要打破統一固定模式,引入股份制、混合制、民營制的競爭格局,形成百舸爭流、百花齊放的局面,實現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鼓勵企業員工參與入股,真正做到共同打拼奮斗,共同分享成果,共同擔當風險,從而實現共贏。使企業組織結構更加扁平高效,使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釋放,從而使企業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分配方法、思維觀念等都產生深刻變化和創新。建立明確的責權責任體系,從組織形式到內容,從結構到制度全面創新與變革。2.機制方面。由于引入了股份制、混合制、民營制,企業的組織結構建立更加科學、合理、高效,更能符合市場的需求。業務流程更加明晰、優化,責任意識更加明確,員工的主人翁意識和危機意識更加強烈,管理者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真正把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落到實處,企業不養閑人,團隊不養懶人。人人有崗位,人人有責任,人人有危機,從而激發人的更大潛能和工作熱情。機制創新是把觀念創新、技術創新和組織創新等創新活動制度化、規范化,是實現管理創新的前提和保證。3.管理方面。摒棄不合時宜的舊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與時俱進,創新管理模式。要從人、機、物、料、環等方面入手,全面創新管理。要以人為本,制定符合人性的激勵機制,為那些能管理、善于管理者搭建管理平臺,給那些愿意多奉獻、兢兢業業工作的員工應得的報酬,打破干好干壞一個樣,干多干少一個樣的局面,完善計件工資制,建立科學的激勵機制,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完善崗位管理體系、績效考核體系、薪酬體系以及員工升遷考核體系。4.技術方面。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氛圍,鼓勵技術人員從事技術發明,并將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率,鼓勵技術操作人員進行技術改革、工藝創新,創建學習型員工、學習型企業,不斷提高每位員工的操作技能和操作水平,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企業整體科技水平,讓科技成為企業最有活力的要素,為企業持續發展、健康發展,注入永久動力。5.文化方面。將“廠衰我恥、廠興我榮”的理念根植于每位員工。通過企業內刊,建立員工無縫對接、全方位平等交流的平臺,杜絕內耗,建立自律高效的精英管理團隊,讓每位員工自覺做到如下幾點。靜一點:在公眾場合,保持安靜,做事要靜下心來,多思考,認真謀劃每一項工作。凈一點:保持工作場所,如車間、辦公室等清潔衛生,今日事,今日畢。盡一點:員工要盡職盡責,用老板心態對待工作,力爭最好。敬一點:員工要相互尊重,人人平等,愛崗敬業。禁一點:員工嚴禁做與工作無關的事,嚴禁有與廠規廠紀不符的行為。進一點:員工要成為學習型的員工。提高技能,敢于創新,不斷進步。近一點:員工之間的心要貼近些,有團結戰斗力的隊伍,與市場客戶要求貼近一點。緊一點:員工要有“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把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扎實做好。勁一點:員工要有干勁沖天的朝氣,把所有干勁全部用于工作中。精一點:員工要有強大的精神支柱和頑強必勝的信念,不畏一切困難險阻,保持昂揚斗志。錦一點:員工要錦上添花,雪中送炭,相互鼓勵扶持,共創美好明天。任何一個企業,要找準自身在市場中的定位。要揚長避短,準確判斷和推測企業外部、內部的環境因素,把握好內外部因素發展趨勢。對專業性和行業經驗要求比較高,并且不確定性比較大的因素,最好由有經驗的專家來進行分析和推斷,增加預測的準確性,減少誤判。要清楚自身優勢和劣勢,如國有企業的優勢:有品牌優勢,有較大工業模式,有齊全的產品線,有成熟的管理團隊,有穩定的職工隊伍。民營企業、混合制、股份制企業有靈敏的市場信息,有“春江水暖鴨先知”的過人知覺,有靈活的機制和管理模式,有瞬息萬變適應市場的經營方法。中小企業要正確處理好企業的發展與后勁的問題,才能解決“切膚之痛”,體現到位的執行力,完成企業真正意義上的變革。
作者:汪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