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企業文化發展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論文摘要]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企業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而企業文化的建設和發展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此,大力建設和發展企業文化,尤其是先進的企業文化,不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更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隨著經濟全球化速度的不斷加快,市場競爭日趨激烈,世界各國的經濟結構、文化價值觀正處于不斷變動與組合之中,眾多企業因此而面臨著越來越猛烈的沖擊,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表現為企業文化的競爭,建設和發展企業文化已日益成為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的法寶,是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獲得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基礎。實踐證明,許多企業之所以能夠做大做強,關鍵就是這些企業具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所以,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建設和發展好企業文化至關重要。
一、企業文化的科學內涵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多年的發展變化過程中逐步積累凝聚而成,是一個動態、變化發展的過程。筆者認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實踐中,發展企業文化必須通過對人的有效激勵來充分發揮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潛能,具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內容: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以追求價值為導向,積極引導企業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將個人價值取向與企業的整體價值導向有機地融為一體,充分挖掘員工的最大潛能。
第二,以提高企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為目的,在企業內部倡導和營造一種積極健康、活潑和諧的精神氛圍,以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精神,滿足員工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第三,使企業具有時代特征和鮮明特色,塑造企業個性,大力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進而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二、在市場經濟中發展企業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文化建設的意義不可低估,不容忽視。企業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和社會利益都十分注重建設和發展企業文化。
第二,企業文化建設是現代企業管理理論和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企業在市場經濟中得以持續、穩定、快速、協調發展的重要保障。從許多企業發展的歷程來看,凡是企業文化建設、發展得好的,這個企業一定會是一個優秀的企業。
第三,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培育、發展好企業文化,能夠大力提升企業在市場經濟中的核心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足于不敗之地并獲得更大發展。
第四,建設和發展企業文化,一方面可以在企業內部形成導向、凝聚和規范作用,使企業內部管理走上科學化、合理化的軌道,成為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另一方面,對外可以優化企業形象,擴大企業影響,提升企業的社會知名度,鑄造企業品牌,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發展企業文化中存在的問題
第一,企業文化可以脫離員工和企業獨立存在。員工是企業文化的載體,企業文化難以在員工中體現出來不能算是真正的企業文化。假如企業的員工對于自己的企業是厭惡甚至是憎恨,那它還有何文化可言?依據企業文化可以脫離企業而獨立存在這種思想所制定的是不切合實際的企業文化,容易令企業的發展目標違背市場規律,使企業誤入歧途。
第二,企業文化是靠宣傳產生的。在公眾面前樹立企業文化的形象,使之成為廣告的一種表現形式,把重點放到媒體來影響公眾,讓公眾來認可它所制訂出的企業文化。對于內部員工更要使其感受到企業文化,進入企業就像進入標語的海洋,從廠部到班組,從辦公樓到工作現場,到處都懸掛或張貼標語口號。雖然這些口號看起來顏色鮮艷,賞心悅目,聽起來激奮人心,但是這種理念是強加的,很難講都是發自員工內心,嚴格講這不是企業文化。
第三,企業文化就是員工的行為規范。員工是統一身著企業的制服,清早排列成行,做做體操、喊喊口號,用鐵的紀律和準軍事化進行管理。能否形成企業文化,是取決于員工對制度的真心擁護,假如這種做法令員工厭惡,企業就難以形成優秀的企業文化。強化紀律不是形成企業文化的必要過程和手段。
第四,認為企業文化是以文化“治”企業。作用于企業的無形的手有兩只——制度和文化。談到“治”,只能寄希望于制度,企業制度是約束機制,保證正常的經營秩序;而企業文化存在的價值是激勵,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當寄希望手靠企業文化來“治”企業時,要么它實際是一種管理制度,要么企業文化被化成制度;這時它將變成僵化的東西,失去了文化本身的活性和生命力。
四、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企業文化的幾點思考
第一,轉變觀念,建立“以人為本”新的企業文化的管理理念。
企業文化是作為一種“無形規則”存在于員工的意識中,企業文化離開員工根本無法獨立存在,“以人為本”是形成良好企業文化的基礎。卓越的企業總是把人的價值放在首位,物是第二位的。應該尊重人的思想,在這個企業里,要能聽到不同的聲音,企業的領導者要能夠接受新思想所帶來的沖擊,這樣才能讓這個企業保持活力,也才能不斷地激發人的創造力。
第二,與時俱進,結合“三個代表”思想建立新時期的企業文化。首先,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為中心,實踐“代表先進社會生產力韻發—展要求”。著力把企業引向市場,促進企業更新觀念,建立現代企業經營管理機制。其次,企業文化建設必須以培育企業精神和經營理念為核心,實踐“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一方面要著力培養和激發職工的企業主人翁精神,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危機感,使職工與企業同生存、共憂患,為企業發展竭盡全力。另一方面要著力建設良好的企業文化環境,建立良好的勞動條件、勞動保護、娛樂休息環境,以及文化設施,活躍職工業余文化生活,建樹良好的企業形象,大力培養職工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意識、價值觀念、法制觀念等,在企業內部建立健全各種管理制度、規章,以提高職工的思想、道德、文化和業務素質,促進職工身心健康,增強企業凝聚力和向心力,推動企業健康發展。最后,企業文化建設必須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發展目標,包括企業文化建設目標,實踐“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第三,企業文化在建設發展中必須要有自己的特色,體現創新精神。“特色”就是一個企業的文化個性,是這個企業在文化上與其他企業不同的特性。它只為這個企業所有,只適用這個企業,是這個企業生存、發展條件及其歷史延續的反映。同時企業文化的力量源泉來自創新。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一成不變的結果只能是被市場所淘汰。因而企業發展中就必須不斷地揚棄過去,超越自我、展望未來,提升原有的企業價值觀和企業文化。堅持創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先進企業文化的內涵。
第四,新時期的企業文化強調協作與團隊精神。隨著各項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社會各方面的不斷發展,企業內部分工日益細致,企業中任何人的自我價值實現,都離不開人們之間的相互協作,都依賴于企業的發展。所以,沒有人們在企業運行過程中的相互協作,如果沒有團隊精神,企業就不可能高效益發展,也就不會有企業中每個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如果沒有一個自上而下的統一目標,是很難參與市場角逐的,更難于在競爭中求得發展。
第五,新時期企業文化應以提高職工素質為主要目標,這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所在。現代企業應該通過各種途徑,大力加強職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業務知識的培訓,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支適應新世紀,適應企業發展的“四有”職工隊伍,強調加強企業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建設,強化自我,不斷沖破舊體制的束縛,努力開拓創新。
第六,建設企業文化必須有一個共同的目標。企業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所擁有的員工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個事業目標既是企業對員工的一種利益吸引,也是對大家行為方向的一種界定。通過對目標的努力,員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概括、總結、提煉精神力量而得到確立,它是企業優良傳統的結晶,是維系企業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信念會使企業員工凝聚成一個整體,并在工作中遵守企業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為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家棟郭銳:企業文化學.中國商業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2]李淑華:推進學習型企業創建的探索和思考.學習時報,2006年9月
[3]張根海:企業文化剖析.長沙大學學報,2006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