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上市公司社會責任管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企業在生產運作中社會責任的缺失現象逐漸增多,與我們倡導的和諧社會背道而馳。通過激勵與控制理論相結合,研究如何讓企業自主的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關鍵詞:社會責任;激勵;控制
1上市公司的特性分析
上市公司是指所發行的股票經過國務院或國務院授權的證券管理部門批準在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
司。中國的上市公司有僅1000多家,但是上市公司是經濟能夠迅速發展的催化劑,是當地財政的主要收入。其顯著特征之一就是把其資本分成等額股份,吸引眾多的投資者。該特征就使得上市公司在社會影響上具有廣泛性。企業社會責任作為一個正在成長的發展理念,應當首先在上市公司實施,起模范作用,從而實現企業和社會的共贏。另外一個特征就是經營權與所有權相分離。作為公司的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股東本身也想通過承擔社會責任來提高公司形象。
2天平理論
在現實生活中,公司常常無視國家法律,繼續在損害社會公眾的利益上實現它們各自的利潤最大化目標。于是公司、監管機構和社會公眾博弈由此展開。在只有“承擔社會責任”的口號下,沒有相應的控制與激勵措施,那么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和構建和諧社會的目標是難以實現的。
我們可以用一個數學模型來說明相關利益群體的博弈結果。
即:F(X,Y)=AX-BY
X表示承擔社會責任的收入;Y表示承擔社會責任的成本;X,Y表示各自的概率。當AX>BY時,企業就會自主的履行義務;當AX基于這個簡單的模型,筆者認為,政府應該發揮其宏觀調控作用,使那些自愿承擔責任的群體真正得到實惠。在這個模型當中,收入可以看作是在稅收方面的優惠、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廣泛宣傳從而借此提高企業知名度等。成本就是履行義務的所付出的代價。“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這個收入一定要大大超出成本。
從企業的角度來看,企業是有限理性的,當投資有回報時,企業就會主動承擔責任。
從政府的角度來看,在中國“先污染后治理”的現象很多,在治理的過程中耗費要比事先預防的成本多很多。這筆資金是由企業、社會大眾的納稅所得。政府如果能把這些治理費用作為物質獎勵,并使之制度化。這樣會大大激發公司承擔責任的積極性。
由此來看,當天平在收入一邊時,那么企業社會責任缺失的現象就會減少。
3激勵理論
3.1股東對管理層的激勵
股東作為企業的所有者,其利益與企業的長遠發展密切相關,希望能使企業做大做強。但在這樣的社會,企業只能通過不斷地變革,積極貫徹“全球契約”的基本精神,樹立良好形象,其生產出來的產品才能被公眾所認可。2006年度中國最佳誠信企業名單,所有的企業都實現了雙贏,既實現了可持續發展,又獲得很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基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股東在業績考核上,不把股價作為衡量管理層績效的唯一因素,要把社會責任也作為一項重要指標。當實現了一定的目標時,除了給予物質上的獎勵,更要給予精神上的獎勵。另外,可以讓管理層擁有一定的股份,真正做到與企業共命運。
還有一種隱性激勵也可以促使管理層努力回報股東和社會。比如,某某公司業績大幅度改善,會使高層管理人員(董事長、總經理)的身價大大提升,從而在經理人市場上受到更多的歡迎。或者因為高層管理者的工作績效明顯,而被授予眾多的榮譽、稱號以及得到提升等。
3.2政府對公司的激勵
盡管部分股東轉變觀念,但是由于存在著信息不對稱,追逐短期利益等,公司有可能偏離正常的軌道,鋌而走險。例如,有的化工企業排污指數達不到國家標準。此時政府就應該發揮起宏觀調控的作用,下達硬指標,比如企業對公司污染指數只允許達到國家質量二級標準。如果實現了指標,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否則,進行嚴厲的罰款。政府尤其要對那些保護環境和節約資源,積極支持和參與生態保護的企業給予稅收優惠。
3.3媒體對公司的激勵
媒體作為信息傳播的主體。我們知道,媒體經常追蹤誠信、優秀企業,其初衷也是讓企業發揮帶頭作用。
上市公司為了使自己的產品為公眾所知,媒體在其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們知道公司在宣傳產品或服務時,營銷費用占很大比重。上市公司可以通過承擔社會責任、回報社會等舉措擴大企業本身的知名度。比如2006年度中國優秀誠信企業名單的公布,無形之中就讓公眾對企業有了好的印象,從而認可其產品或服務。
筆者認為,社會責任能否貫徹,要看這樣的激勵有沒有到位,激勵力度也夠不夠。根據天平理論,有效的激勵會促使上市公司自覺履行義務。
4控制理論
4.1相關的法律、機構
通過《責任網》了解到國內99%的企業沒有專門負責企業公民或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部門設置。但是西方國家的企業社會責任機制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發展。我們可以借鑒西方國家的舉措——實行國家統一管理和企業分級管理。首先國家建立相應的部門,負責宣傳保護環境、節約能源、預防事故等社會責任。為了能使執行有法可依,必須完善法律體制。要對1000多家上市公司進行追蹤,根據行業的不同指定不同的指標,然后再下達這些指標。讓上市公司在經營的時候,有一個框架。其次,企業作為承擔社會責任的主體。為了減少企業承擔更多的負擔,可以增加獨立董事和監事會的職責。如果是國有企業,就要增加職工代表大會的職權。每年在公司年檢的時候,工商管理部門要對社會責任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
4.2輿論壓力
媒體也要積極追蹤上市公司的發展動向。一旦發現公司有破壞環境、拖欠工資、浪費資源、提供虛假會計報告等社會責任缺失的現象,要在證券報等有權威的報紙或電視上予以公告。這樣可以企業可以增加憂患意識,在生產運行過程中時刻提醒自己,以免因社會責任缺失影響到公司形象和公司的長期發展。
5結論
為了能是公司的重心偏向天平的收入一方,筆者認為,要通過不斷地優化激勵的方式、強度,形成良好的激勵文化和激勵機制,另外,要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形成強有力的執行體系,二者共同作用、良性循環,才能使股東、高層管理者和相關的利益群體真正承擔起社會責任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