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上市公司現組織治理機構改革策略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上市公司現組織治理機構改革策略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上市公司現組織治理機構改革策略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股東大會存在的問題;董事會存在的問題;監事會存在的問題;經理存在的問題;對策與建議等進行講述,包括了控股股東操控股東大會的問題、股東大會出席比例的問題、中小股東出席股東大會積極性不高的問題、董事會成員選聘的問題、獨立董事不獨立的問題、經理選聘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問題、限制控股股東提名董事、監視的比例、限制股東大會的出席比例、明確監事會職能,試行監事責任追究制度等,具體資料請見:

      【摘要】在上市公司治理中,法人治理結構是一個核心問題,而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又主要通過其組織機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的完善來實現。本文針對目前我國許多上市公司組織機構運作不規范等問題,提出一些治理措施和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組織機構;治理結構

      上市公司作為證券市場的基石,它的數量和質量直接影響到證券市場的規模和健康發展。在我國當前經濟體制改革進一步深入的條件下,規范國有企業特別是國有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顯得尤為迫切。特別是在當前全球資本市場遭遇金融危機,國內證券市場也持續低迷的環境下,規范上市公司的治理行為,對保持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盡快擺脫金融危機影響,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然而,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大多業績平平,有的甚至困難重重,舉步維艱。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先天不足原因(如發展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設計上的局限),又存在后天缺損因素(指的是在其發展過程中,缺乏行之有效的規范措施對上市公司進行適當約束或監管工作不到位等)。加上客觀環境的影響(如當前全球資本市場遭遇金融危機,國內外證券市場也持續低迷),上述種種原因導致了上市公司屢屢出現不規范運作的問題。然而筆者認為,在這些問題中,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是一個核心問題,其能否得到很好的解決,是上市公司能否規范運作的關鍵。而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又主要通過其組織機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的完善來實現。那么,上市公司組織機構的完善與否就成為其能否規范運作的根本。下面擬就上市公司組織機構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作一分析。

      一、股東大會存在的問題

      (一)控股股東操控股東大會的問題

      由于控股股東的出資比例在30%以上(否則便不能成為控股股東),其在股東大會上享有絕對的話語霸權,因而其往往利用自己的優勢地位,直接操控股東大會,使之作出對其有利,但卻損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東合法權益的決議;控股股東還可以通過提名董事、監事的途徑,進一步控制上市公司的董事會和監事會(因為目前由控股股東提名董事、監事人數的多少與其出資比例的大小是成正比的),進而為所欲為。這樣顯然不利于上市公司的健康發展和規范運作。

      (二)股東大會出席比例的問題

      我國《公司法》中沒有對股東大會的出席比例作出規定,而這一缺欠無疑又為控股股東行使其話語霸權,在股東大會上大搞“一言堂”提供了相當的便利。因為沒有出席比例的限制,即使沒有其他股東參加,控股股東一個人仍然可以召開股東大會,使自己的意志通過股東大會的決議順利得以實現。這樣顯然對其他股東非常不公平,也不利于上市公司的規范運作。

      (三)中小股東出席股東大會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不占控股地位的國有股東出席股東大會的積極性不高。目前我國很多上市公司的前幾名股東,除控股股東外,大多是國有股東。因為這些股東當初加盟上市公司,大多是政府牽線搭橋促成的,并非出于其本身的投資意愿,所以其對所投資的收益情況基本上漠不關心。正是這種事不關己的漠然態度,造成了其出席股東大會的積極性不高,多半不怎么出席,即使出席也是隨便派個委托人到會應付一下罷了。這一問題的存在直接導致了兩種不良后果:一個是更加放縱了控股股東權利的濫用;另一個就是國有資產的貶值和流失。

      除不占控股地位的國有股東出席股東大會的積極性不高之外,其他中小股東不出席或很少出席股東大會在目前也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這些股東行使表決權的方式是“用腳投票”,即一旦發現苗頭不對,立即拋售股票。他們與其說是投資者不如說是投機者。這一問題的存在,對于有效防止控股股東權利的濫用,維護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進而促使上市公司規范運作及股票二級市場的健康發展都是非常有害的。

      二、董事會存在的問題

      (一)董事會成員選聘的問題

      目前,在我國上市公司董事會中,由大股東提名并經選舉產生的董事占相對多數(包括獨立董事),他們中的大多數甚至全部是控股股東董事會的董事,控股股東的董事長同時也兼任著上市公司的董事長。在一些上市公司中,還存在擔任其他職務的董事同時還是控股股東的員工。上述問題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把上市公司董事會完全變成控股股東的代言人,從而使控股股東得以通過上市公司董事會把持上市公司,操控甚至架空股東大會。這對于完善上市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無疑是非常有害的。

      (二)獨立董事不獨立的問題

      獨立董事制度,是我國在上市公司內部監督機構——“監事會”不能充分發揮法定作用的情況下,借鑒國外的經驗而增設的。但是目前在各類媒體有關上市公司的報道中,卻很少能夠聽到獨立董事的聲音,往往聽到其聲音之時即為其與上市公司關系破裂之日。于是,經常出現的現象即為:獨立董事對上市公司種種違法、違規行為或視而不見或三緘其口,繼而成為名副其實的“花瓶董事”。這樣一來,獨立董事的獨立監督作用就得不到發揮,獨立董事制度也就隨之形同虛設。

      既然獨立董事制度已經賦予獨立董事相當大而且相當多的獨立監督權,那么獨立董事們為何不行使呢?筆者認為,這既有獨立董事制度設計缺欠的原因,又有獨立董事自身的原因。其中,獨立董事制度設計的缺陷表現為:無論在證監會制定的《關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獨立董事制度的指導意見》①中,還是在證監會和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聯合制定的《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中,均沒有對獨立董事怠于行使獨立監督權的行為作出處罰性規定。這樣就意味著獨立董事盡可以無所作為,而不必為此付出任何代價;而獨立董事自身的原因則表現為:很多獨立董事都是控股股東或者上市公司管理層的“熟人”,既然大家都是“熟人”,那么一切事情就都好辦了!況且拿了人家錢財,就只能替人家“消災”,而不能給人家“添亂”,否則,這份毫無風險且旱澇保收的錢不就掙不著了嗎?

      三、監事會存在的問題

      監事會成員選聘的問題與董事會成員選聘的問題相似,前一問題甚至比后一問題更加突出。因為有很多上市公司監事會成員全部由控股股東提名并經選舉產生,這些監事都是控股股東的員工,而且職位、素質相對低下。試問這樣的人員構成怎么能夠起到監督的作用呢?于是,監事會就變成了“臨事會”,即在出席股東大會的時候,到會走一下過場,念念人家事先擬好的提案或報告,甚至有時事先連提案或報告的內容都不知道。這樣的監事會只是上市公司不可缺少的一個“道具”,根本發揮不了法律賦予的監督作用。

      四、經理存在的問題

      (一)經理選聘市場化程度不高的問題

      目前,上市公司的經理大多由原來控股股東所屬的人員擔任,而不是由市場化運作精挑細選而來的職業經理人擔任。這樣的經理選聘機制,不但很難保證其具備擔當上市公司實際管理人的重任,而且還會使之成為控股股東操控上市公司的“傀儡”。因此,應該進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經理選聘市場化程度。

      (二)經理激勵機制扭曲的問題

      表現為:非報酬激勵多于報酬激勵——通常采取精神激勵的方式對經理進行褒獎而不給予或很少給予物質獎勵;經理的報酬與上市公司的經營績效相關程度不高,干好干壞基本上一個樣。這樣的激勵機制顯然不利于發揮經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從而提高上市公司的整體質量。因此,這種扭曲的激勵機制亟待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變。

      五、對策與建議

      上述問題,已嚴重影響我國上市公司的生存和發展,必須從根本問題入手,多管齊下,以有效地完善我國上市公司治理機制,從根本上解決上市公司治理的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以下治理措施和建議:

      (一)限制控股股東的表決權

      針對上市公司控股股東話語霸權的問題,解決途徑不外乎限制上市公司股東的出資比例和限制控股股東的表決權。而限制上市公司股東的出資比例既無法律依據,又無現實的必要,而且還會影響到投資主體對外投資的規模和收益,所以這一途徑是不足取的??梢詮南拗瓶毓晒蓶|的表決權方面解決這一問題。即不論控股股東的出資比例是多少,其最多只能享有20%的表決權。因為這在外國的公司法中已有規定,而且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這樣的限制既可以有效防止控股股東權利的濫用,又不會影響控股股東的合法收益,是切實可行的。

      (二)限制控股股東提名董事、監視的比例

      鑒于控股股東控制公司董事會和監視會問題的存在,對控股股東所提名董事會與監視會的人數進行適當的限制是非常必要的??梢幎?由控股股東提名并經選舉產生的董事、監視人員比例不得超過全體董事會(包括獨立董事)、監視會成員的20%,這與控股股東應該享有的表決權的最高比例限制也是相適應的。另外,還應在規定中明確:禁止控股股東董事會的董事兼任上市公司董事會的董事,禁止控股股東的董事長兼任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證券監管部門還應該加大對上市公司的檢查監管力度,敦促其將《上市公司治理準則》中關于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在人員、資產、財務上徹底分開和“監事應具有法律、會計等方面的專業知識或工作經驗”的規定真正落到實處。

      (三)限制股東大會的出席比例

      針對中小股東出席股東大會積極性不高的問題,可借鑒《國務院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第22條中的有關內容:“擬出席會議的股東所代表的有表決權的股份數達到公司有表決權的股份總數二分之一的,公司可以召開股東大會”。但是,在當前控股股東的表決權需要加以限制,而中小股東參加股東大會的積極性又不高的背景下,二分之一的出席比例是很難達到的。因此,筆者認為,在限制控股股東最多只能享有20%的表決權的同時,規定應有代表有表決權股份總數30%的股東出席,股東大會方可召開,是切實可行的。

      (四)明確監事會職能,試行監事責任追究制度

      我國《公司法》中只規定了監事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而沒有規定其怠于行使監督權時,所應當承擔的責任?!渡鲜泄局卫頊蕜t》中也沒有就此作出規定。筆者認為,這一法律空白必須予以填補,而且應該明確規定:如因監事的懈怠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該監事除了應該承當相應的賠償責任外,還將被終身取消其擔任監事的資格。

      (五)培育經理人市場,促進經理人才迅速成長

      這方面改革的重點,是建立完全市場化的經理人資源配置機制,即以市場為基礎,以經理人的企業家才能和綜合素質為標準,在操作上完全由公司董事會根據透明、合理的程序和公司的內在需求獨立地選聘公司經理人;與經理人市場發展相適應,盡快建立和完善市場化、動態性、長期性和業績導向的公司董事與高管人員報酬機制,促進公司董事與高管人員努力按照公司股東和利益相關者的最佳利益行事,最大限度地創造價值。包括形成健全的報酬決定機制和形成合理的公司董事與高管人員報酬結構。

      (六)建設良好的公司治理文化

      要保證上市公司健全運作,在制度建設上,還需要為經濟行為主體創造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制度環境:第一,不能干壞事。建立恰當的公司運作機制和操作程序。第二,不敢干壞事。建立完善的法治秩序,使干壞事者面對很高的懲罰成本和強大的威懾力。第三,不愿干壞事。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文化,形成良好的道德秩序和自我道德約束機制。在發展法律制度和市場私人合約制度的同時,構建一種公正合規、誠實守信、廉潔正直、自由平等、履行社會責任、按照委托人最佳利益行事的社會文化和行為模式。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www亚洲精品久久久乳| 亚洲色大情网站www|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网男女大片在线播放 | va亚洲va日韩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lv|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亚洲av成本人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熟女亚洲av麻豆|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播放器下载| 大胆亚洲人体视频|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国产成网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线| 亚洲色WWW成人永久网址|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狠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 99亚洲乱人伦aⅴ精品|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境外资源|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观看国产| 久久综合日韩亚洲精品色| 91亚洲精品第一综合不卡播放| 91嫩草亚洲精品|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久久亚洲2019中文字幕|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 亚洲高清不卡视频|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 亚洲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 亚洲AV无码专区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