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上市公司控制的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公司控制權存在的形態
公司控制權是一個實然性的概念,其概念內涵寬泛引人注目,對公司控制權做一個宏觀的考慮,它涉及到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一方面涉及到公司的控制,另一方面涉及到對這種控制的所謂規范性認識。有關學者曾經對公司控制進行分類,主要是將公司控制分為五種形態,第一是通過近乎全部所有僅的實施的控制,第二是通過多數所有權實施的控制,第三是不具備多數所有權,但可以通過合法手段來進行實施的控制,第四通過少數所有權實施的控制,第五是通過經營者實施的控制。把這五種形態作出區別可以看出前面三種控制形態是以法律為基礎,圍繞著多數有票權股票的投票權的,后面兩種控制形態是以事實為基礎,沒有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之上,不具有合法性。雖然公司控制權被伯利和米恩斯界定義為五種形態,但是在這五種形態之間卻沒有明顯的分界線。
二、公司控制系統
根據相關學者對于公司控制系統的分類,我們可以看出公司控制系統可以分為外部控制和公司控制的內部系統。外部系統的主要組成包括政府和法律管制體系、公司控制權市場以及產品市場三部分,而對于內部公司控制系統則主要包括激勵的契約設計、股東監督以及董事會監督三部分。基于此筆者依次對公司控制外部系統以及公司控制內部系統進行了具體的論述。
1.公司控制外部體系
(1)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在公司的控制體系中,市場競爭力量發揮了強大的力量,在某種意義上說,市場競爭似乎可以提供很有效的方法來解決公司控制問題。其中,產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的競爭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但是產品市場的競爭發揮作用相對遲緩,一般都是發揮事后作用;經理人市場作為要素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理人市場的競爭對于防范經理人機會行為主義行為的產生很有幫助。(2)以資本市場為特征的公司控制權市場公司控制權市場主要以資本市場為主要特征。公司控制權市場涵蓋的各種市場行為也是繁多的,比如它包括公司接管的資產控制權轉移、公司重組的資產控制權轉移以及杠桿收購的公司資產轉移等等。這樣一來就不難理解其實公司控制權市場不但是公司控制權交易和控制權爭奪的場所,它也是資本市場對企業管理層所施加影響的方式之一。(3)政府和法律管制體系在實現對公司的治理過程中法律管制體系較之于政府管制體系,它是處于基礎的地位上,它的重要作用體現在它對公司規范有效的治理上,通過實行法律管制體系中的法律制度可以實現企業更好的融資,這樣一來也為企業提供了更好的發展平臺,開辟了更好的發展路徑。
2.公司控制內部體系
所謂的內部體系是公司的各利益相關者利用公司內部的機構和程序參與公司控制的一系列法規、制度安排的總稱,包括股東大會、董事會、經理層機構之間的權力、責任與均衡關系組成。和外部控制相較而言,內部控制系統涉及到的企業契約設計更多一點,包括的具體內容為經理人激勵、大股東的監督和內部控制系統的核心—董事會。(1)經理人激勵依現代企業理論研究文獻可以得出,對于企業股東與經理人之間的這種合約關系已經可以實現在較短的時間轉變成一種股東和經理人之間的問題。再按理論繼續分析下去,企業的股東要想實現降低與經理人之間的成本的話還需要對經理人給予必要的激勵和監督。除此之外企業股東要解決和人之間的風險行為也需要利用激勵和監督機制,通過對經理人進行激勵和監督可以為企業股東創造出最大化的利潤和收益。(2)大股東的監督對于公司的內部控制系統而言,企業大股東是在這個內部控制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的關鍵角色。比如在董事會大會上,股東就可以通過投票來使經理人按照股東的意愿行事,股東除此以外還可以實施對經理人的罷免。如此一來大股東的存在就很好地解決了各個股東和股東之間互相搭便車的行為,發揮股東在內部控制系統中的監督作用。(3)內部控制系統的核心:董事會盡管內部控制系統中股東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這個控制系統當中起著核心作用的則是董事會。董事會是公司內部系統中經理人受股東激勵的地方,也是企業股東發揮重要監督作用的場所,為此要充分認識到董事會在企業內部控制中所處的核心地位。
三、中國公司控制權存在的形態
中國公司控制權存在的形態如下:(1)以所有權為基礎的控制;(2)不以所有權為基礎的控制,其分為以下幾種情況:①法律授權或特許;②合同安排的控制;③委托投票。但是總而言之,無論如何分類,最后公司的控制權的研究還是回到正當性的層面。
四、公司控制權的運作模式
因為在股權和債權之間存在差異和兩者的結合方式的不同,使得公司控制呈現出了不同的運作模式,而不同的運作模式具有不同的控制強度和控制效應。結合實際,公司控制模式主要有兩類:制約性控制和參與型控制。制約型控作為一種間接控制機制,主要是通過股東在市場買進或者賣出股票的方式實現控制,但是其控制效應具有明顯的消極性,可能會造成公司經營行為的短期化。而參與型控制稍不同于制約型控制,它也是以股權和債權為基礎,但是股權持有人和債權人卻是同一個人,股票持有者不但擁有公司的股份,還能向公司提供貸款,也就是說控制機制可以再雙重基礎上進行運作。在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過程中,最佳的選擇是建立參與型控制機制。
五、結語
公司控制是所有者實現公司和保障自身經濟利益的手段,而公司控制的真正實現又依賴于公司治理機制的有效運轉,可以這樣講,沒有健全的公司治理就沒有切實的公司控制。以上內容是對公司控制的內容作的一些簡單的介紹,在某些方面還存在不足之處,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彌補當前研究的不足。
作者:宋明張洺望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