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強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2016年,國家財政部下發文件,要求行政事業單位進行國有資產全面清查,以明確產權,摸清家底,為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奠定了基礎。公立醫院作為國家事業單位,承擔著醫療、科研、教學的重要任務。如何管理好公立醫院固定資產,不斷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需要從健全制度、管理協作、制度執行、績效考核、信息化建設等多方面去完善,對固定資產的申購、論證、采購、驗收、使用、維保、報廢等全生命周期過程進行嚴格管理,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關鍵詞: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問題與對策
固定資產是醫院進行業務活動的基礎,在醫院的醫療、科研、教學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大型公立醫院朝著集團化、多院區方向發展,固定資產的規模急劇膨脹,管理難度越來越大。隨著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化,加大對基層醫療機構的投入,而對于公立醫院財政投入逐年在減少。公立醫院需充分利用現有資產,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資產使用效率,有效控制醫療成本。本文從目前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背景、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的特點出發,對公立醫院在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問題進行了剖析,提出了相應的改進建議。
一、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背景
2016年財政部下發《關于開展全國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清查工作》的通知,要求行政事業單位、高校、院所資產管理部門按照財政部的布署,對所在行政事業單位展開全面的資產清查,以明晰產權,摸清家底,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各地財政部門借此機會摸清了家底,以清查后的資產數據為依據,完善資產基礎信息,對各國有單位資產實現監控。這在一定程度為規范資產的管理,維護資產的安全奠定了基礎。依據《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6號)文件,進一步規范了國有資產的日常管理,梳理固定資產的管理流程,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由于公立醫院固定資產具有種類繁多、形態多樣、存放地點分散、更新速度快、與日常工作緊密聯系等特點,使其容易產生管理制度部分缺失,形成賬外資產、重購置輕管理、科研設備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二、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執行力
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沒有隨著經濟業務的形式變化及時修訂,發生新業務時沒有制度作為依據,只好摸著石頭過河。如現階段,國有資產投資形式的多樣,捐贈、科研經費購置設備、合作經營投資設備等。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中對職責權限沒有明確規定,造成管理上出現部門間的相互推諉、扯皮等現象。內部考核制度不健全,對違規的責任人處罰標準不明確,實際無法操作,使得考核形同虛設。內部控制不到位,造成有關負責人責任意識差,對固定資產管理重視不夠。固定資產入出庫制度不完善,贈送設備、材料沒有簽訂協議,贈送的物資無法入帳,形成賬外資產,導致賬實不符。
(二)固定資產管理偏重于購置,使用管理相對弱化
醫院固定資產管理“重購置輕管理”的現象還是普遍存在。固定資產采購按單位價值萬元以上和萬元以下的設備分類管理,采購時由使用科室申請,經科室調研、設備論證、預算委員會審議同意或審批,方可執行采購。采購環節按政府采購相關規定,執行政府采購或公開招標、談價等方式,實行規范化管理。設備驗收入庫,交付給使用科室后,后續管理往往跟不上,存在諸多問題。原因來自于多方面:如資產閑置長期放在倉庫無人知曉,缺乏資產共享機制;科室搬遷致資產遺失;保修期后設備保養、維護跟不上;人員調離未及時清點資產;設備報廢流程長致隨意存放等。
(三)醫院集團化發展,給資產管理帶來不便
隨著醫院集團化的發展和日益壯大,固定資產的總量也在增大,且種類繁多、形態多樣、存放地點分散,使得醫院固定資產管理出現復雜的局面。院區間的資產借用、調劑、轉移時常發生,如果沒有及時在資產管理部門登記,會導致資產盤點時出現盤盈和盤虧現象。專職國有資產管理人員并沒有因為固定資產增多而增加,資產管理人員少是比較突出的問題。現大型醫院出于人員成本的考慮,專職國資管理人員只有2-3人,醫院集團各院區國資管理人員多是由財務人員兼職管理,財務人員自身工作繁忙,難有多余精力投入資產管理,出現問題通常是頭痛治頭,腳痛治腳,沒有時間深入地挖掘問題的根源。
(四)固定資產盤點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
固定資產盤點制度執行不嚴:未按要求定期盤點或盤點監督;盤點結果不賬務處理,盤盈資產不入賬,盤虧資產不處置消賬,造成固定資產賬實不符。固定資產的盤點結束后,對于盤虧資產沒有追究資產管理人的責任,無法落實資產損毀賠償。在盤點中發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長此以往,固定資產管理就會出現松懈,造成管理者不負責任或互相推卸責任,則無法保證固定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使得固定資產管理流于形式,效果不理想。
(五)科研經費購置固定資產管理松懈
科研經費購置固定資產管理不到位,因其資金來源多是財政撥款,不用醫院出資采購科研設備,醫院往往忽視了對科研經費購置的固定資產的管理。科研設備、物資常由科研人員自行采購,而科研人員忙于工作研究,對科研儀器、設備的市場價格并不了解,就會出現科研儀器、設備、耗材采購價格虛高、設備不及時入庫、科研經費使用時未及時登記,導致科研項目經費使用超支等問題。
三、公立醫院固定資產管理改進建議
(一)完善相關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使之成為日常資產管理的準繩
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相關管理制度,使得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能夠隨著經濟業務的形式變化及時調整,引導固定資產管理由原來的粗放型逐步向精細化過渡,既要兼顧全面性,又要突出重點,避免固定資產管理出現盲區。采取合理的績效考核辦法,提高醫院管理者對固定資產管理的重視,加強責任意識,把管理責任落實到人,對管理中取得的成績進行獎勵,對違規行為進行懲罰。確保各項管理制度執行到位,成為日常固定資產管理的準繩。
(二)固定資產管理應基于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形成閉環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是對固定資產從計劃、采購、安裝、驗收、入出庫、領用、使用、維修、報廢處置等全過程管理,是基于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醫院應借助信息化的手段,聯合資產管理、財務、采購、預算等部門和使用科室一起,引進ERP綜合運營管理系統,把固定資產的所有管理環節納入到信息系統中去,方便資產管理部門和使用科室及時了解固定資產狀況,做出正確的處理,為管理者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實現固定資產的智慧管理,不斷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質量。
(三)規范管理流程,實現資產共享,促進固定資產協同管理
固定資產管理應加強院區間的資產調劑管理,規范資產轉移相關流程,借助辦公信息化平臺,辦理資產的轉移手續,以明確資產歸屬科室,落實資產管理責任。建立閑置資產共享平臺,定期公布科室閑置資產,合理確定設備的內部轉移價格,有償提供設備,供有需求的科室使用,以盤活資產,促進資產共享共用,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發揮使用科室資產管理員作用,加強資產管理相關知識的培訓,聯合固定資產維保部門密切合作,以促進資產協同管理。
(四)加強資產管理績效考核,關注設備使用效率
嚴格執行固定資產盤點制度,按要求定期盤點固定資產,在盤點中發現的問題及時解決,盤點結果及時上報并做賬務處理,確保固定資產賬賬相符、賬實相符。同時對于盤虧資產,依規追究管理者責任,落實資產損毀賠償制度。定期對設備使用科室和管理員進行績效考核,促使其加強資產管理責任心,提高資產管理質量。關注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開展設備使用效益分析,以此督促設備使用科室合理配置資產,提高設備使用效率。
(五)借助科研經費管理系統,逐步完善科研設備管理
醫院應加強科研設備的管理,規范科研儀器、設備、耗材的采購行為,要求科室、研究所定期申報采購計劃,醫院采購部門統一招標、談價采購。如因特殊情況需自行采購的,應書面說明理由,經審批后再自行采購,否則產生的費用不予報銷。為了完善科研設備管理,還可借助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對科研經費的使用情況實時監控,杜絕科研項目經費使用超支等問題。督促使用科室及時辦理科研設備、耗材入出庫手續,逐步完善科研設備的使用管理。
四、結束語
公立醫院固定資產是醫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財務管理的重要內容。管好、用好固定資產,需要不斷完善固定資產相關制度,提高資產管理者的責任意識,借助信息化管理手段,對固定資產的全生命周期進行跟蹤。管理者要嚴格執行相關制度,對違規管理資產行為按章辦事、嚴肅處理,杜絕資產管理中出現的各種不合規現象,固定資產管理才會更加理性、順暢、有序。此外,對固定資產的管理還需關注設備的使用效益,開展資產的使用效益考核,合理處置閑置設備,優化醫院資產配置,實現資產共享,避免設備閑置造成損失,有效節約醫院設備購置成本,最終達到降低醫療成本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駱笑紅.基于預算績效評價的高校固定資產管理探討[J].經濟研究參考,2017(14):90-93.
[2]崔長歡,張雯,馮靜.資產清查后地方高校國有資產管理探索與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9,(7):37-39.
[3]黃電.重資產模式下共享經濟提升資源價值創新研究-基于固定資產共享模型與管理會計應用[J].財會通訊,2019(7):33-36.
[4]郭曉婷.提高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的思考[J].納稅,2019(26):198.
[5]程平,魏友婕.基于數據倉庫的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內部控制評價[J].財會月刊,2019(14):57-62.
作者:王荔 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